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是教育实践的一种深度,没有这种深度,实践将是贫乏和肤浅的.追求实践美的取向使教师始终怀有寻找精神家园的永恒冲动.了解教育实践美的标准和外显特征,使我们认识到教育实践的美是"真",是"善",是思维方式,是精神追求,是一种"诗性智慧",同时也是一种遗憾的美.目前教育实践美的探讨仅停留在"思想的童年时代".  相似文献   

2.
~~美的诠释——记宁河县芦台一中青年教师赵军玉!本刊记者@未迟  相似文献   

3.
4.
5.
【设计说明】《灰椋鸟》所在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然"。作者徐秀娟是盐城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她为了寻找一只离群的丹顶鹤,不幸陷入沼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一个真实的故事》就是艺术家为她谱写的歌曲。《灰椋鸟》描写了灰椋鸟归林时  相似文献   

6.
记得小时呀呀学语的时候,就听大人们一遍又一遍的给我们朗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上学后,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们又学到了更多更美的诗文,诗中那优美的意境,常常让人诵读百遍而不忍放下手中的书,字里行间蕴藏的情感常常让人浮想联翩。那时,我就想:“如果诗中那美的意境能像电影一样展现出来,该多好呀!”  相似文献   

7.
新编高中语文教材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所选的文章都是从浩如烟海的文章和文学宝库中筛选出来的,它们“文质兼美”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因子。每一篇小说,每一篇散文,每一曲戏剧,甚至每一首小诗都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都闪烁着美的光辉。那激人斗志的壮美情,催人奋进的崇高情,令人荡气回肠的悲剧情,匡正粗俗的喜剧情,发人深省的哲理情,无不激荡着学生的心田。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资源,带领学生去感知美,发现美,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全、自由、和谐发展、个性完美的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读王润滋的短篇小说《卖蟹》,让人感受最突出的是什么呢?不是小说情节的紧张有趣,不是人物形象有多么复杂,更不是作品的主题如何深刻新颖。这些浓重的东西与《卖蟹》无关。小说给人最突出的感受是:作者精心描绘的那种清淡的美的意境和美的形象。它像一幅淡雅的国画,轻描淡写,散落有致,而每一笔都显示着作者的追求和用心。它“像碰在礁石上的一朵浪花,清新而精美,散发着海的气息”。抓住了作品美的意境和美的形象这两个支点,就把握住了作品的全部。王润滋在《要有自己的艺术追求———〈卖蟹〉创作断想》一文中,阐释作品的主题思…  相似文献   

9.
【设计说明】 《灰椋鸟》所在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然”。作者徐秀娟是盐城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她为了寻找一只离群的丹顶鹤,不幸陷入沼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一个真实的故事》就是艺术家为她谱写的歌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新编高中语文教材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所选的文章都是从浩如烟海的文章和文学宝库中筛选出来的,它们“文质兼美”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因子。每一篇小说,每一篇散文,每一曲戏剧,甚至每一首小诗都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都闪烁着美的光辉。那激人斗志的壮美情,催人奋进的崇高情,令人荡气回肠的悲剧情,匡正粗俗的喜剧情,发人深省的哲理情,无不激荡着学生的心田。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资源,带领学生去感知美,发现美,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全、自由、和谐发展、个性完美的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王文斌 《课外阅读》2011,(10):132-132
现代教育技术的参与,使得语文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处理等都发生了变化。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做到现代教学媒体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能够凸现教学内容的形式美,达到教学过程的结构美,产生教学反馈的互动美,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构建富有美感的课堂。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中,我们适度地运用多媒体,以其直观的形象、美妙的图画、艳丽的色彩及动听的音乐,充分展现语文的魅力,这势必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审美意识,收到"润物细无声"般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美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美文,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张琳 《教师》2010,(25)
"美",多么富有魅力的字眼,什么是"美"?古今中外的美学家们给了它诸多定义.纵观之,美是生活中具体可感的形象,它用美的感性形象的展现,引导教育对象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从事初中美术教学以来,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美术教学首先应是"美的教学",美术课应是"美的课".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充分挖掘美感因素,让"美"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使教学各环节始终给人以美的享受,以美激爱,以美示真,以美启善,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的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相似文献   

14.
张琳 《教师》2010,(28):40-40
“美”,多么富有魅力的字眼,什么是“美”?古今中外的美学家们给了它诸多定义。纵观之,美是生活中具体可感的形象,它用美的感性形象的展现,引导教育对象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从事初中美术教学以来,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美术教学首先应是“美的教学”,美术课应是“美的课”。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充分挖掘美感因素,让“美”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使教学各环节始终给人以美的享受,以美激爱,以美示真,以美启善,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的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相似文献   

15.
强化美的教育塑造美的心灵四平市地直街小学陈炳英,刘亚元,李桂华我们地直街小学是吉林省艺术教育传统校,多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以塑造跨世纪的合格接班人为己任,积极探索教改新路,在探索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形成...  相似文献   

16.
一、为什么要使课堂成为美的载体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发展智力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就语文课程的特点而言,有别于其他课程的关键是:它运用语言文字这一特殊途径,使自身成为"人的灵魂的教育".正如钱理群先生说,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思想.有韵味的语文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  相似文献   

17.
美术教师要通过美术教学在学生心灵上播下美的种子,培养学生用艺术的眼光看世界,以美的心灵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8.
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教师之于课堂教学的组织,犹如一个交响乐队的指挥,其语言、声音、姿势、面部表情,乃至于一个细微的手势都可以影响学生的情绪,或情绪高涨,或心情沉郁。教学的美关键在于教者能够显示其本质的力量,学生观其形而察其情,听其声而知其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言声音之高低,语速之快慢,停顿之长短,语气之强弱,情感之变化,无一不可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活课堂,给学生以美感。  相似文献   

19.
邱小兵 《现代语文》2004,(9):31-31,30
语文教育所依据的古今中外的名篇精萃,是人类思想的精华,它们表现和讴歌了生活中的美,凝聚着作者的审美理想,传递并丰富着人类所共有的美的精神与境界.这些文质兼美的文字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美育资源.我们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以培养学生的美的素质.  相似文献   

20.
美术课的教学过程是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艺术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我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根据大纲要求,针对审美这一课题,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激发兴趣,引导审美  兴趣是做好事情的动力,是求知和成才的起点,教师要充分利用美术教学内容所具有的优美情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提高审美能力。  1.通过感受美,培养审美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获得对审美对象美的感受。如讲授九年义务教育美术教材第四册《小鸟的乐园》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