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李楠 《记者摇篮》2005,(5):11-11
采访与写作是记者的两个基本功。西方的新闻传媒在挑选记者时,十分在意他的采访功底。相比之下,我国的新闻教育就不太重视采访的思维和技巧的培训。正因如此,在实际工作中,采访给年轻记者所带来的困惑可能要比写作所带来的苦恼多。笔者在采访实践中懂得,采访要有“放”有“收”。  相似文献   

2.
就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几天前,一位老人向我们反映临安山区某地滥伐森林,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事件,再三叮嘱我们前去采访,临走时,他还特地加了一句:“那地方要翻好几座山,路不好走,你们女同志吃不消,派个男同志去吧。”几天后,当我和摄像记者翻山越岭完成了采访任务后,老人悄悄地跟我的同事说,这个女同志看看满文气,没想到真有一股蛮劲。是啊,没有一股蛮劲,怎么能做记者呢。观众看到的往往是电视记者手持话筒,在镜头前“挥斥方遒”的“潇洒”表象,实际上,记者生涯是由脑力的艰辛和  相似文献   

3.
有些记者从事新闻采访,一靠访问、二靠观察,往往却忽视了另一个采访的手段——善听。以采访对象的心理来说,在通常情况下,接受采访时总在寻找“耳朵“。这就是说,一般人是愿意将自己所了解的、所做的和所想的东西告诉别人,并喜欢有人能够坐下来听自己讲的话。训练有素的记者便迅速而从容地利用这个优势从信息提供者的嘴里获得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做到这一步,作为一个记者在采访时不应该是十分健谈,而是洗耳恭听。有一次,新闻界前辈萧乾在中  相似文献   

4.
林晨 《新闻三昧》2006,(11):49-49
新闻采访是记者和通讯员进行新闻报道时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也是关系到后期的新闻写作是否全面、真实、精彩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在新闻采访时不仅要注意方法、技巧,而且在采访过程还要有一股“韧”劲,一股“不达目的誓不休”的劲头。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正具有深度和高度的新闻作品。面对被采访者的拒绝要有锲而不舍的韧劲。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往往会碰到被采访者不合作的情况。这时,采访人不能因为一时的“碰壁”而放弃采访,使原定的新闻报道中途“流产”;也不能一味地胡搅蛮缠,激起被采访者的反感,使采访工作受到更大的阻碍。而是应该依…  相似文献   

5.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4,(22):14-14
“我只是让我的钱为我说话。” 金融大鳄索罗斯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说,他的梦想是让布什在2004年大选中败北。为此,他已向和他持相同政见的政团捐款近13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有特点的问题?那些只有由这个采访对象来回答才最为合适的问题,就是有特点的问题。所谓有特点,就是符合采访对象的特点。艾泼斯坦说:“要问的是只有他本人才能告诉你的问题,或者他能陈述他的观点的问题。这样你就进行了一次丰富多彩的采访。”  相似文献   

7.
本报总编辑对记者有一个要求:采访要带上录音机,采访后必须把采访对象的讲话整理出来,精彩的谈话要“原封不动”地用到稿子中去。最近,他亲自带领一个记者组到苏州采  相似文献   

8.
脑子有个问题库,就会使你左右逢源,本来你打算去采访这件事,会无意发现自己脑中的另一个问题得到了满意解决。不久前,我们去采访做除脚汗鞋底的专业户刘乐成,原本想采访他如何解决科技问题打开产品销路,在访问中发现他采取“集中管理,分散经营”的办法,把打背、缝纫等工序分到村民家里去  相似文献   

9.
在我采访的许多艺术家中,农民出身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宋长荣别有风采。他在艺术上的不懈追求,生活上的艰苦朴素,对民族戏剧事业的无私奉献,都给我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写一个人的“角度”,可以在采访之后产生,也可以在采访之前萌发,被采访人物的强烈的特色,往往使作者在采访之前就有这样的萌发。我第一次采访宋长荣在1983年5月初,当时他是淮阴地区京剧团团长,率团来徐州演出。当我打电话找宋长荣时,剧团的同志告诉我,他就住在剧场的后院,没有住宾馆,随时可找他。我来到剧场院子里问宋长荣在哪里,一个小演员说:他刚和我  相似文献   

10.
任啸 《新闻采编》2007,(2):30-31
采访是获得新闻的基本手段,不论写作技巧多么高超的记者,如果他不是一个卓有成效的采访者,他也不会写出好的新闻。最有价值最有独创性的新闻作品往往都是来自成功的采访,所以说采访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很重要的基本功。技巧之一:采访动机要正确新闻报道要客观、公正、真实。要做到  相似文献   

11.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5,(5):14-14
"我记得,在谈到本·拉登时,我说'不管是死是活',我们都要抓到他。我想这不是最得体的语言。"布什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采访时承认他有时说话可能过于直率,并表示在第二个任期将注意措辞。  相似文献   

12.
朱耀东 《视听界》2004,(1):80-8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法律意识的增强,记者隐性采访侵犯隐私权、名誉权的问题日益凸显。相对于显性采访,记者隐性采访获取的事实真实,画面、音响现场感强。但记者使用这一手段时往往忽视了道德与法律的约束,给当事人造成了伤害。所以,在隐性采访中,记者的自律和他  相似文献   

13.
1985年8月30日,有个同志告诉我,他一个邻居叫寇贞娟,年轻时收养了两个孤儿,如今都已长大成才了,一个是研究生,一个是工程师,事迹很感人,就是没人去写。我一听就坐不住了,问明地址,就去找寇贞娟。门开了,接待我的是一位表情冷淡的妇女。这就是寇贞娟。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个人没点人情味”。她得知我来意后,说什么也不让采访,并告诉我,前年河南日报一位记者来采访都被她给打发走了。听后,我心里很矛盾,又想走,又不愿失去这次采访的机会。就在我为难之时,她收养的两个儿子和  相似文献   

14.
工作中不少新闻记都有这样一种经历:辛辛苦苦采访后写出来的东西,送到编辑部有时却发不出来。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往往不是稿件质量问题,相当一部分是编辑部出于当时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考虑,认为事情不宜公开报道.要作暂缓发表或改发内参报道。所以,许多有经验的记在采访中遇有重大事件或重大问题都不是急于写成公开报道,  相似文献   

15.
有家企业代表在一次会议上介绍了很好的经验,到会的一位记者采访那位代表,代表笑着说:“我们厂就在你们报社后面不远,厂子虽小,也有不少新闻哩,可不能‘兔子不吃窝边草’啊!”一句幽默话语顿使记者满脸尴尬。我敢说,这件颇有些滑稽的事儿,在新闻单位恐怕不是个别现象,报社周围的单位往往成为采访的死角。有些记者整天“海陆空”地到处跑,但对自己眼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有一个新闻工作者告诉我,一次他去某大公司采访一位总经理,这位老总自认为“蝗虫”又来了,便迟迟不见,让他在会客室等了一个多小时。后来,老总出来了,板着面孔说:“我很忙,你直说吧,要我们给多少钱?!”当时弄得他哭笑不得,连忙解释说:“我是奉命来采访的,绝不要你们一分钱!”这位老总听他这么一说,面孔顿时变了样,态度也热情了,对他说:“对不起,误解您了,我们也是被新闻界一些人搞怕了。”真是“一个老鼠坏了一锅汤”。可见,搞“有偿新闻”严重损坏了我们新闻工作者的整体社会形象,败坏了党的新闻工具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相似文献   

17.
记者在采访中有时不直接访问采访对象,而是通过静态观察,即只对新闻人物及围绕人物的一切外在社会关系、物质条件和自然条件的仔细察看来采写新闻。这样采写的新闻,也往往是具有感染力的视觉新闻。如被评为1981年全国好新闻的《副总理验锅》一文是这样写的:“十一月十九日上午,北京展览馆全国稀土产品展览会大厅,气氛热烈。在人群簇拥处,随着金属落地声,发出一阵阵欢笑。翘首可见,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也站在人丛中,观看讲解员把锅举过头顶,再让它掉在水磨  相似文献   

18.
对一些心里有话而谈不出或者不愿谈的人,人们称作“闷葫芦”,这对新闻采访者来讲,是极头疼的对象。怎样才能打开“闷葫芦”呢?我们在采访实践中有这样一些体会。充分准备反复启发这些“闷葫芦”往往因为表达能力差,思想有顾虑,或有其它原因而影响同记者的交谈,有的干脆不愿见记者。对于这样的采访对象,马上同他面谈效果往往不理想,甚至会使采访时间白白消耗掉。这就需要采访者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了解外围情况,再同主要报道对象接触。准备工作,包括翻阅他  相似文献   

19.
孔声 《新闻世界》2008,(10):52-53
对于记者而言,要想做好采访工作通常要取得被采访对象的信任。但是在采访过程中,常常有被采访对象不愿多谈的情况,往往是你问一句,他只回答一句半句,甚至干脆不回答。除了不善于表达之外,被采访对象不愿意表达的情况更应当引起重视。经过认真分析,我们发现这种“不愿意表达”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被采访对象对记者不信任。本文结合自身采访经历,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些办法。  相似文献   

20.
薛宝海 《视听界》2009,(5):118-118
最近—直在看一本名为《做最创意的节目——对话英国权威电视制片人》的书,书里采访了目前英国多位当红节目的制片人。昨天看到的一个采访最让我心动,这位英国制片人名叫马丁·斯科特,目前他是BBC伦敦娱乐部主管,也是BBC多个娱乐节目的制片人。采访交流的是已经播出7年多的《最薄弱的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