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着重以劳动力市场分割为视角来透析中国社会地位的不平等这一社会现实,主要原因在于由户籍制度、劳动用工政策、社会歧视等社会、制度性因素所造成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最后提出了打破劳动力市场的人为分割,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建立统一、开放、规范的劳动力市场以促进当前中国社会地位平等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发展:价值、课程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发展具有三个价值:有助于民族社会现代化;有助于经济崛起;有助于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及发扬光大。职教专业及课程设置要紧密围绕上述价值展开,通过举办民族职教中心、区域外特设专业或班级、学徒制培养、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等方式大力发展少数民族职业教育,要坚持灵活柔性的办学方式、挖掘资助文化艺术能人、交流合作、加强制度建设及进行专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有关数据和事实,分析了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最关键的因素是城镇居民长期下岗失业和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导致家庭的收入水平下降,从而提出要把扩大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建立统筹城乡就业的劳动力市场,以就业为目标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大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困难弱势群体提供就业援助.  相似文献   

4.
从我国大的经济环境看,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就业结构由农业劳动力为主导转而向服务业劳动力为主导,这就意味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社会服务建设与时代的需求是吻合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建设不仅要考虑技能的传授,更要关注社会的需求,在高职教学改革过程中加强工学结合、建立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已成为各高职院校探讨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从国际经验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还有很大空间,然而"民工荒"现象在我国各区域不同程度凸显,似乎预示"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潜力殆尽。目前我国劳务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上述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将品牌信号引入劳务市场的理论模型,分析表明,以品牌信号甄别劳务市场中的劳动力质量是可行且必要的;劳务品牌信号甄别机制发挥作用的充分必要条件是雇主雇佣高质量劳动力与雇佣低质量劳动力获得的效用之差界于低质量劳动力与高质量劳动力以品牌形式转移的成本之间。因此,加大低质量劳动力以品牌形式转移的成本和减小高质量劳动力以品牌形式转移的成本,都有利于品牌信号更好地发挥对劳动力质量的甄别功能,更有效地解决劳务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而有利于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与长效性。要积极扶持劳务品牌建设,重视劳务品牌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立劳务品牌的行业协会和输出基地,加大对假冒劳务品牌的惩罚和查处力度,并加快品牌劳动力市民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甘肃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张家川回族自治县P村劳动力的转移以青壮年男性为主、转移行业以餐饮业为主,具有文化程度偏低、转移地点主要在西部地区等特点.农民纯收入低、人均耕地少、自然环境恶略是促使P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充分挖掘民族地区优势、建立民族特色小城镇、转变少数民族群众就业观念等优势再造之路,能促进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涂尔干社会分工论视角,区分社会职业分工中“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在劳动力“异质性”假设前提下,分别从家庭、中职学校、中职教育政策、社会文化以及学生个体五个方面厘清各自的社会功能定位,分析其现状和困境,提出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十二五"就业形势需要新生劳动力更新就业观念,树立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能。笔者通过目前创业培训中呈现的思想意识、资金物质、师资力量、社会支持不足等问题,提出了营造创业文化、培养创业意识;加大政府投入,调整师资队伍;扩大政策扶持,给予社会支持等三方面建议,实现新生劳动力"想创业"、"能创业"、"敢创业"。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是全面提高我国劳动者职业素质,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就业而发展起来的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必须是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并重的教育,高职教育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培养,为了使毕业生能更快适应社会与市场的需求,还要加强对受教育者"胆商"的教育培养,才能达到使受教育者的职业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全面提高,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教育机会市场与劳动力市场是联结教育过程的起点和终点,高校是联结这两个市场的场所。为确保教育过程的良性运作,教育机会市场要与劳动力市场保持一种相对均衡的状态。政府要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以确保教育机会市场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1.
女研究生择业心理的弱势成因与强势关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研究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问题具有独特性,并不能完全归因于心理素质低。社会性别文化制约着女研究生和劳动力市场的双向选择。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分析女研究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弱势成因并提出强势关怀的对策,对提高女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造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根源.要缩小或消除这种收入分配上的差距,就必须改革造成二元社会结构的主要根源城乡户籍管理制度.使城乡间劳动力自由流动,平等就业.  相似文献   

13.
民族精神体现着社会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的价值追求,而社会文化场是培育民族精神最活跃的因素。在社会文化场视域下研究民族精神的培育路径,以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和生态文化为研究领域,主要有:优化政治文化,树立民族精神培育的精神支柱;优化经济文化,筑牢民族精神培育物质根基;优化生态文化,稳固民族精神培育的发展保障。要营造形成民族精神培育的优质社会文化场,让伟大民族精神展现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价值追求和民族力量,就得使这三个主要领域齐力推进、相互助力。  相似文献   

14.
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发展方式相对落后,制约因素较多,表现在经济政策执行力度、文化产品竞争力、劳动力素质、管理能力等方面.要推动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全面落实民族区域政策特别是经济政策,完善市场机制,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5.
文化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亦不能忽视文化的作用。在当前的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盲目性,追求速度,轻率而为等误区。文化创新要走出误区,必须树立和坚持科学的发展现。文化创新要正确对待历史文化和世界文化。要以人为本,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要讲求文化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要尊重文艺创作规律,破除迷信蒙昧意识。  相似文献   

16.
劳动力素质指的是劳动者的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它与经济增长呈正向关系。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升。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可以从加强教育投入和强化科技培训,发展职业和成人教育以及构建信息化平台等方面实施。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文化心理嬗变的历程表明:当今光怪陆离的社会百态、心理错位的价值乱象,折射出转型社会的文化失守与文化危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重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既要避免近代之前傲视群雄的文化自大,又要消除自近代以降的文化自卑;重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文化自信将成为助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村留守妇女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由于经济及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妇女的健康传播存在诸多问题。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看,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渠道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妇女健康传播中起主要作用。少数民族农村妇女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加之女性健康敏感话题的"社会称许性"因素的影响,对其研究宜采用参与式定性访谈研究方法,辅以定量调查了解。  相似文献   

19.
大学是社会的文化高地,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学责无旁贷。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就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文化建设全过程;要坚持弘扬大学精神,彰显校本特色;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师生主体地位;要遵循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建立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调研、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以特纳《仪式过程》理论为导向,以福建厦门“送王船”仪式中“阈限”范畴内的身体运动为研究对象,挖掘“送王船”仪式活动沿承的社会元素。认为,“送王船”仪式中“阈限”过程中的身体运动是该仪式活动的核心支撑及象征之展示。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原始宗教观促生了以肢体运动的象征寓意,以身体运动文化反应精神和心灵需求。这种肢体运动的内涵与外延,在海峡两岸关系和谐发展中具有积极的文化政治导向功能,对村落经济发展具有可视的补偿性功能,有利于实现村落传统文化功能激活,是时代发展中村民们的重要精神寄托,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培植将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