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春     
太平洋战争打得正酣之时,麦克阿瑟将军常常从繁忙中抬起头,注视着挂在墙上的镜框,镜框里是篇文章,名为《青春》。这篇文章一直伴随着他,也跟着他到了日本。后来,日本人在东京的美军总部发现了它,《青春》便开始在日本流传。一位资深的日本问题观察家说,在日本实业界,只要有成就者,没有不熟知不应用这篇美文的,就连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几十年来也把《青春》当作他的座右铭。《青春》是怎样一篇文章,难道它这么神吗?  相似文献   

2.
青春     
太平洋战争打得正酣之时,麦克阿瑟将军常常从繁忙中抬起头,注视着挂在墙上的镜框,镜框里是篇文章,名为《青春》。这篇文章一直伴随着他,也曾跟着他到过日本。后来,《青春》便开始在日本流传。一位资深的日本问题观察家说,在日本实业界,凡有成就者,没有哪一个不熟知这篇美文的,就连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几十年来也把《青春》当作他的座右铭。《青春》是怎样的一篇文章,它怎就这么神奇?(虹雨)  相似文献   

3.
[阅读材料] 青春杨向明(1)太平洋战争打得正酣之时,麦克阿瑟将军常常从繁忙中抬起头来,注视着挂在墙上的镜框,镜框里是篇文章,名为《青春》。这篇文章一直伴随着他,也跟着他到了日本。后来。日本人在东京的美军总部发现了它,《青春》便开始在日本流传。  相似文献   

4.
太平洋战争打得正酣之时,麦克阿瑟将军常常从繁忙中抬起头,注视着挂在墙上的镜框,镜框里是篇文章——塞缪尔·厄尔曼的《青春》。这篇文章一直伴随着他,也跟着他到了日本。后来,日本人在东京的美军总部发现了它,《青  相似文献   

5.
青春     
太平洋战争打得正酣之时,麦克阿瑟将军时常从繁忙中抬起头,注视挂在墙上的镜框,镜框里是篇名为<青春>的文章.这篇文章一直伴随着他,后来,日本人在东京的美军总部发现了它,于是<青春>开始在日本流传.  相似文献   

6.
古今中外。只要是美文.都会得到读者的喜爱。我国流传千年的数不胜数的美诗美词即是充分的例证。塞缪尔&#183;厄尔曼的《青春》能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就因为它也是这样的一篇美文。据说.美国麦克阿瑟将军生前曾把这篇文章视作座右铭。不但时常引用。还精心装裱后摆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一位资深的日本问题观察家说,在日本实业界。只要有成就者。没有哪一个不熟知不应用这篇美文的。有这么一件趣事足以说明《青春》魅力之大。  相似文献   

7.
赤日炎炎,我百无聊赖地翻开《倾听朱自清》,当读到《论青年》的开篇句:"一般人对于青年的估价超过老年之上"时,我顿时来了兴趣,一口气读完了这篇文章。我一边读一边咀嚼着"青春"。是啊,青春是美好的,同时它也是短暂的,上帝赐予我们青春,而青春赐予我们只有一次慷慨而渺茫的机会。有人说青春有崇高的价值,把它比作金子。这没错,但这不够,这都还不够!  相似文献   

8.
青春     
整体赏读优秀的作品能激励一代人,甚至是一个民族。塞缪尔·厄尔曼的《青春》就是这么一篇美文。这篇文章激励了二战后一代日本人,从普通民众到实业家,再到政府官员,都立志重建他们的家园。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几十年一直把《青春》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  相似文献   

9.
《多留一点空间》(原载《高中生·青春励志》2012年第8期)这篇文章,是我在闲暇时从《高中生·青春励志》上看到的,字数不多,故事不长,却很有哲理。文章说的是,作者的一位朋友送了5斤蜂蜜给作者,作者用5个能装一斤的玻璃瓶子来装蜂蜜,5个瓶子刚好装得满满的。由于作者急着看《新闻联播》,他就把装蜂蜜的瓶子放在茶几上,没去收拾。结果看完《新闻联播》后却发现蜂蜜溢了出来,把茶几和地毯都弄脏了,弄得作者得不偿失。后来作者才知道蜂蜜  相似文献   

10.
这篇文章是日本上田武为他本人译注的廖仲安教授所著《陶渊明传》写的《后记》。上武田说,这本书是现代中国研究陶渊明的集大成之作,很受日本学术界的推崇,所以他译成日文,使此书更广泛地流传于日本知识界,认为这也是中日文化交流中的一件快事。现在,我们发表这篇《后记》的译文,也许有助于了解日本汉学研究的动态。  相似文献   

11.
正最受好评文章《你留在悲伤里,我留在孤单里》(只有公主才能与王子在一起,即使是灰姑娘也需要有通往舞会的衣裙与水晶鞋。/周娟)《那年的青春是世界中央的一座孤岛》(看过这篇文章,仿佛拥有了另一种不同的青春。/陈倩)《最初的模样》(懵懂的我们在不知道爱情真正的意义所在时,却早已有了心动的感觉。/严玉娟)  相似文献   

12.
1980年的一天晚上,卞之琳同志给我看一篇他的旧文章,那是他的朋友从1942年2月20日香港《大公报》的《文艺》副刊上复印寄给他的。他问我:“你还记得吗?”仔细一看,原来这篇题为《读书和写诗》的文章末尾写着:“在西南联大冬青文艺社讲,杜运燮记。”他说,早已不记得发表过这篇文章,我也完全忘掉了曾做过那次演讲的记录。读完这篇文章,又逐渐记起有关冬青文艺社那一段往事。但时间太久了,许多事情都很难记得真切。  相似文献   

13.
大三刚开始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那仅仅是一篇文章。文章发在网上.迅速流行,网友们说.那是一片血泪之作。后来这篇文章被评为2004年度大学校园里最为热门的帖子.在后来《大学生》杂志选发了这篇文章.接着《青春》由全文刊登了这篇文章。我把杂志寄给我高中最好的同学.  相似文献   

14.
很多人觉得我写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就一定对青春有着更多的感悟。事实上,我和大家一样,都是青春曾经领养的孩子,你哭,他笑,我玩着一个童年的布娃娃,一不小心跌倒,感染人生第一场抑郁,又开始学会做爱情的美梦,最后醒来的时候,你就突然跟身边的人发出疑问:我们什么时候长这么大的?而就在这个时候,或者更早,青春不动声色地拿走了我们所有的伤疤。这是一个昂贵的梦。我们都输了却不自知。青春是楚门的世界,没有谁可以逃出它的掌控。青春是一场黑暗,它做了一  相似文献   

15.
青春是人生之花。作家李準在《黄河东流去》里说:“青春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它催发着青年人的躯体,启迪着他们的智慧。同时它也灌输着热烈的感情和坚强的理智。”对每个人而言,青春是美丽的,也是短暂的。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学会珍惜青春,把握青春,让自己的青春年华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6.
《雪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代表作品。它的思想内容可以赞许的并不多,而艺术技巧却别具特色、独树一帜,极富于创作个性。这与他幼年时代形成的孤儿感,青春期的失恋,受印度北传佛教和中国禅宗的影响,汲取日本古典文学和国外作家作品养分,珍爱大和民族特有的悲美,引进日本茶道、花道、绘画、庭园技术和现代电影的一些表现手法密切关联,颇象一株嫁接的大树长出各色花朵,然其本体乃是享誉寰宇的日本樱花。 《雪国》的创作个性虽呈多侧面形态,但其主要之点,是将现实幻化,追求虚幻美。川端康成在瑞典获奖时所致答辞中,曾引西行法师论明惠上人诗,来说明他的日本的或东方的虚无:“虽然歌颂的是花,但实际上并不觉得它是花;尽管咏月,实际上也不认为它是月”。他还在一篇文章中说:  相似文献   

17.
这天,尖嘴狐懒洋洋地靠在沙发上阅读着《森林导报》。突然,他发现有一篇文章的末尾居然署着自己的名字!尖嘴狐心里嘀咕道:怎么会有我的名字呢?我可从来没有写过文章啊!但他很快就明白过来:这篇文章的作者一定与自己同名同姓。就在这时,门铃响了。开门一看,原来是大灰狼。大灰狼拿出《森林导报》,有些激动地问:狐狸老弟,这篇文章是你写的吗?  相似文献   

18.
责编手记     
最近,我常常问自己:"我是一头毛驴还是一名舵手?"这个奇怪的问题,起因于前不久读了郁土先生的《毛驴与舵手》,在这篇千字短文中,他以读到的两篇文章为注释,幽默又形象地解释了"编辑是干什么的"。《观察》杂志的创办人储安平的一篇文章将编辑比喻成舵手,劈波斩浪,在茫茫大海中引领着读者们的方向;另一篇文章将编辑比喻为只知道一圈一圈拉着磨盘的毛驴,周而复始,生命不止,拉磨不息。时隔半个世纪,编辑由舵手变成了毛驴,这其  相似文献   

19.
李大钊的哲学兴趣和才能,最初表现于《民彝与政治》一文中,接着在《青春》一文中又有进一步的表现。我们研究李大钊哲学思想的时候,应该选择首先从研究这两篇文章开始,而尤其是应从《青春》开始。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本文试图对《青春》的基本思想及其特点等问题进行若干初步的考索。  相似文献   

20.
许地山的《落花生》是语文教材里的经典名篇,同时也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大多数人对它耳熟能详。然而,近期的《文学报》上发表了梁建华先生的一篇文章,指出这篇文章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材料与主旨不统一,即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