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费尔巴哈是马克思主义之前的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但他在历史领域陷入了唯心主义,企图在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新宗教。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费尔巴哈宗教哲学中的唯心主义本质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批判。  相似文献   

2.
费尔巴哈是马克思主义之前的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但他在历史领域陷入了唯心主义,企图在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新宗教。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费尔巴哈宗教哲学中的唯心主义本质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批判。  相似文献   

3.
在中世纪,唯心主义仍在学术界占据一定位置,还有很多学者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水岭中徘徊,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便是其中一位。费尔巴哈本想通过批判宗教和神学走上唯物主义,然而,他对宗教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和彻底,他主张完善宗教,意图在唯物主义之上建立一种新的爱的宗教,他这种把人的感情和联系等同于宗教的观点显示出他对宗教认识的唯心性,表明了他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上的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4.
马尔库塞的批判社会理论与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他对唯心主义进行了批判,但他对于唯心主义的理解本身也存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他认为唯物主义哲学要使现实趋于本真化,从现实出发又对现实进行批判和改造,它为批判社会理论提供真正的基础。批判社会理论以批判开路,驻足于唯物论以超越社会现实作为自己的理想标的。  相似文献   

5.
十六世纪,我国封建社会母体中资本主义正在萌芽,社会经济尤其是手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繁荣相辅而行,促进了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冲破科举仕途的羁绊,一反空谈心性的流俗,面向生产实际,从事科学实践活动,提出了许多与自然科学紧密结合着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这批自然科学家不约而同地把锐利的批判锋芒直指阻碍科技进步的宋明唯心主义理学和方士的宗教迷信活动,在哲学斗  相似文献   

6.
费尔巴哈(1804—1872)是十九世纪初德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在抨击宗教神学和批评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斗争中,“直截了当地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13页)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过费尔巴哈从根本上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创建了自己的唯物主义。但是费尔巴哈却是一个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恩格斯曾经形象地指出过:“他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  相似文献   

7.
公元二世纪的罗马帝国是黑暗而强暴的帝国,而唯心主义和诸宗教迷信则是暴政的统治工具.正是在这宗教迷雾笼罩的时代,琉善继承和捍卫了古代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光荣传统,对宗教迷信进行了无情地批判.琉善论证神不存在的基本理论是社会不平等,他从宗教不统一、神之概念不统一、祭献之杂乱等方面论证神的不存在,从宗教仪式和祭献的起源来论证神的不存在,并通过揭露诸神的卑鄙龌龊、欺诈贪婪,说明神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并集中了人间恶行的败类.  相似文献   

8.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是属于直观的唯物主义,直观性与不彻底性是他人本学唯物主义的两大根本局限性。从自然观和认识论两个方面来看,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直观性是比较明显的。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就是他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这种不彻底性同他人本学唯物主义的直观性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9.
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一位代表,他跳出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圈子,使得唯物主义重返哲学。但是他无法把握实践这一人的根本存在方式,他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是抽象的,这使得他无论在自然观领域还是社会历史领域都难以摆脱旧唯物主义的框架。马克思从科学的实践观角度出发,深刻揭示了人的社会本质,构建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在批判费尔巴哈以及以往哲学缺陷的过程中实现了哲学史上的真正超越。  相似文献   

10.
理气关系问题是宋元明清时期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间长期争论的一个原则问题。唯心主义者认为:“理”是世界万物最终根源,“气”是“理”的派生物;唯物主义者则认为:“气”是世界万物的最终根源,“理”只是“气”的规律。清代的唯物主义者戴震,在这一问题上继承发扬了唯物主义传统,对当时唯心主义的重要派别程朱理学进行了有力揭露和批判。下面,我们就他和程朱理学在理气观上的根本对峙点,作一些辩析。  相似文献   

11.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既批判了不从人、人的实践活动和主体方面出发理解世界的旧唯物主义,也批判了离开唯物主义立场抽象弘扬入的能动性的唯心主义.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是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结合,是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简单对立的超越.我国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潮.只强调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强调人的主体性的重要,忽视了马克思对唯心主义的批判,因而并没有全面把握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2.
阿尔弗莱德·施密特(Alfred Schmidt,1931-)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在其学术生涯中,他始终以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为基础,并且他从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角度和立场对马克思的自然观进行了重释,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是批判理论即批判唯物主义。他认为,马克思的哲学不是本体论的,而是方法论的,也即马克思否定科学的、世界观的哲学。马克思是在非本体论意义上来理解自然概念的,并以“非本体论唯物主义”作为他自然观的基础。不是所谓的物质这抽象体,而是社会实践的具体性才是唯物主义理论的真正对象和出发点。这样,施密特突出了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社会历史特征。马克思的哲学旨在批判“第二自然”和突出主客体的非同一性。  相似文献   

13.
阿尔弗莱德.施密特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在其学术生涯中,他始终以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为基础,并且他从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角度和立场对马克思的自然观进行了重释,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是批判理论即批判唯物主义。他认为,马克思的哲学不是本体论的,而是方法论的,也即马克思否定科学的、世界观的哲学。马克思是在非本体论意义上来理解自然概念的,并以"非本体论唯物主义"作为他自然观的基础。不是所谓的物质这抽象体,而是社会实践的具体性才是唯物主义理论的真正对象和出发点。这样,施密特突出了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社会历史特征。马克思的哲学旨在批判"第二自然"和突出主客体的非同一性。  相似文献   

14.
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必须彻底驳倒其理论根基,批判其唯心主义的历史观、方法论和英雄观,揭露其理论基础的荒谬性.面对这种与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对的唯心主义历史观的错误思潮,要做到坚持实事求是,反对虚无捏造;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从学理的角度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有利于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  相似文献   

15.
费尔巴哈"人的本质"试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是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人的本质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以感觉主义或感性直观作为自己的根本原则.由于费尔巴哈未能汲取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因此,它具有一切狭隘的感觉主义所共有的缺陷.费尔巴哈要么在说明人的感性本质和或自然本质时陷入他自己所反时的庸俗唯物主义,要么在说明人的超感性本质或超自然本质(人的精神和社会性)时陷入唯心主义,或者说,他必然陷入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同社会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的内在矛盾之中.费尔巴哈人的本质理论的矛盾,在马克思的立足于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的新世界观当中得到了真正的克服.  相似文献   

16.
人本主义思想是费尔巴哈哲学的核心内容和本性所在。费尔巴哈在打破以往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思辨哲学的基础上确立了唯物主义自然观,把它作为其人本主义思想的出发点和基础,并以“感性思维”提出了关于人的“类本质”和“宗教情感”等人本主义观点。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立足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并以实践思维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进行了批判。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重新界定了人的本质的内涵和实现途径,即“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和“变革世界”,实现了关于人本质认识的历史性发展和飞跃。  相似文献   

17.
王船山     
王夫之(公元1619——1692年)是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字而农,号姜齐。因为他晚年居衡阳石船山,所以又称船山先生。王夫之是一个战斗的唯物主义者。为了达到战胜唯心主义的目的,他提出了“入其垒,袭其辎,暴其持,而见其瑕”的口号。正是因为这样,王夫之不仅给予宋明以来唯心主义道家以有力的打击,而且也相当彻底地批判了佛、道的宗教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18.
三、鲁迅的社会观点鲁迅是一位对科学有坚定信仰的思想家。他早年钻研过自然科学,曾对宗教迷信进行过坚决的斗争。可以肯定,在自然观方面,他一直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同时,由于他是一位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无情地揭露和批判现实社会丑恶和腐朽现象,也极为深刻地研究了某些历史问题,因此,使他的许多社会历史观点也接近了历史唯物论。  相似文献   

19.
论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是从属于他全部著述的唯一主题-宗教批判-的。黑格尔哲学在他看来是理性化、现代化的神学。他把黑格尔哲学置于近代以来整个唯心主义传统中来加以研究,因此他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显示了少见的理论力度。他指出黑格尔哲学最大的错误是颠倒了思维和存在、思维抽象和感性具体之间关系,并且分析了黑格尔陷入这种错误的认识论根源。他批判了黑格尔缺乏发生学的批判思维,因而不能如实地反映现实。揭露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是人的有限精神的异化。他还着力揭露了黑格尔绝对精神所包含的内在矛盾。他由此论证了他创立新的“感性哲学”--人本学和自然学--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追求美,追求精神自由,是庄子哲学的核心.因为他没有研究宇宙的本质,因此,他既不是唯心主义,也不是唯物主义.他的哲学没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问题.他也不研究政治问题,也没有参加宗教活动,所以也没有关于善恶的问题.从审美的角度看,庄子的自由是一种审美的生存方式,他的逍遥游是达到审美境界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