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编辑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将新闻作品中的错误消灭在出版之前,提高报纸质量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出现差错,是对读者不尊重和不负责任的表现。本文从宏观意识和微观意识两个方面谈到了新闻编辑纠错的重要性和作用,分析了报纸中常见的一些差错,并提出了相应的避免和改正措施。  相似文献   

2.
有错必纠是苏州日报对报纸版面出现文字差错后采取纠错改正的一种传统做法,说来已有几十年历史了。有错必纠也是报纸版面上一个很小的栏目。它没有固定的报纸版面,有时纠错二三字,有时纠  相似文献   

3.
报纸差错一直被报人和读者所深恶痛绝,可是不管怎么努力,差错总是难以绝迹。所以,防错纠错被视为报纸出版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新闻采编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也是新闻传播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而新闻采编又涉及多种因素,其中任何一种因素的缺失都有可能导致差错的出现。一旦记者在采写环节埋下“地雷”,就很难在后续的流程中加以彻底、准确的排除。  相似文献   

4.
眼下报刊上稿件的差错实在是令人头疼的事,如何防止呢?不久前,我读到鲁迅先生说的一段话:"习一字,当三识并用",即:"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这句话让我思之再三,这对我们的编辑、记者、校对、发稿人真是难得的、非常有用的防错纠错的经验之谈.  相似文献   

5.
新闻记者论     
马克思: 一个新闻记者可以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复杂机体中的一小部分.他在这个机体里可以自由地为自己挑选一定的职能。譬如一个人多描写些他和人民来往时人民的贫困状况所给他的直接印象;另一个人,譬如历史学家就研究造成这种情况的历史;感情丰富的人就描写贫困状况本身;经济学家就研究消灭贫困所必须采取的办法。 这样,只要报刊有机地运动着,全部事实就会完整地被揭示出来。报纸就是这样通过分工──不是由某一个人做全部工作,而是由这个人数众多的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担负一件不大的工作──一步一步地弄清全部事实的。 ──—摘自…  相似文献   

6.
及时地更正失实报道,是新闻职业伦理的基本要求之一。以新记《大公报》为代表的中国近代报纸在法律规定以及借鉴西方通行做法的基础上,确立了以更正为主的报纸纠错机制。虽然报纸还没有设立固定的纠错栏目,但自我纠错已成为许多近代报人的自觉意识;在实践中,更正的形式多样而且内容极为广泛。报纸纠错机制的确立体现了报业及其从业者对真实性原则的维护,以及对社会负责、对读者负责意识的彰显。  相似文献   

7.
只要报刊有机地运动着,全部事实就会完整地被揭示出来。 ——马克思 中国足球的话语空间是通过大众传媒而展现出的中国足球各个主体间的互动对话的舆论空间,是针对中国足球所表达的各种事实、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在理想情形下,这一实验性空间的最终指向乃是孕育和形成一种公平、理性的舆论和讨论机制,并对其指涉的对象——中国足球最终产生建设性的影响。本文将考察这一时段中主要的足球传媒关于中国足球的报道,分析的主要个案将包括:A、世界杯外围赛亚洲区“十强赛”报道(1997.  相似文献   

8.
悬赏捉错好     
《今传媒》1995,(5)
悬赏捉错好文/@@王树林报纸期刊的差错已成瘤疾,似乎无错不成报,不成刊。一些发行量数十万、成百万的报刊,也差错不断,漏洞百出。报刊是公开的新闻纸和信息载体,是读者大众的“文化教员”。而差错就如同美味佳肴中的苍蝇,读者看了皱眉头,“食”了倒胃口,并诱发...  相似文献   

9.
让报纸有用     
曾经有人说:"报纸如果能被读者收藏,而不是看一眼就丢掉,便是一份成功的报纸."细细分析一下,报纸之所以能被读者收藏,是因为报纸有用.报纸有用,是因为报纸所提供的信息有用.信息的有用性主要是通过报纸的服务功能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这几年,为了改变“无错不成报”的现象,不少报刊都辟有《有奖纠错》、《读者挑错》、《读者来信》、《咬文嚼字》等栏目。这自然是件好事。但令人遗憾的是有些报刊边纠错边出错,别字、错字、漏字、病句、标点符号错用以及不合逻辑与语法的文字组合现象仍旧屡屡发生。每每谈到这些差错时,我常感叹:报刊差错咋这样难治?笔者曾在莱报上发表过一篇约1200字左右的通讯。拿到样报后,先后发现了有7处差错,有错字、有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读者对报纸差错反映强烈。杜绝差错有许多工作要做,抓好报纸检查工作就是其中之一。检查是报纸出版过程中最后而又很重要的一环,因作者、记者、编辑、校对以及制版工人、印刷工人的不慎而产生的众多的差错,如能经过检查人的锐眼,在极短的时间内,迅敏地挑剔出来,并正确地给予纠正,必能大大减少见报差错。这虽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辞海>对于报纸号外的解释是:"定期出版的报刊,在前一期已出版,下一期尚未出版的一段时间内,对发生的重大新闻和特殊事件,(报社)为迅速及时地向读者报道而临时编印的报刊.因不列入原有的编号,故名."  相似文献   

13.
毕维娜 《青年记者》2016,(24):57-58
自从有了报纸,差错就与报纸相伴而生.报纸的发展史同时也是报纸采编人员与差错不断斗争的历史.本文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为例,分析报纸差错的类型和产生的原因,以期找到避免差错的方法,提高报纸质量. 差错类型以文字性差错为主 《新京报》和《北京青年报》是北京两家重要的都市类报纸,将它们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特别是《新京报》,它是国内少有的在第二版重要位置设置“更正与说明”专栏、刊登其错误以致歉读者的报纸.这种举措体现了《新京报》对读者的高度责任感.笔者统计了《新京报》2015年10月1日至30日的差错,并对其进行分析.经统计,发现《新京报》在该月共出现差错37次,其中事实性差错12次,文字性差错25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读者对报纸差错反映强烈。杜绝差错有许多工作要做,抓好报纸检查工作就是其中之一。检查是报纸出版过程中最后而又很重要的一环,因作者、记者、编辑、校对以及制版工人、印刷工人的不慎而产生的众多的差错,如能经过检查人的锐眼,在极短的时间内,迅敏地挑剔出来,并正确地给予纠正,必能大大减少见报差错。这虽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也有规律可寻。长时期来,我通过工作实践和不断的资料积累,细加分析,然后综合归纳,努力找出检查中差错发生的规律。我认为,检查必须注重以下要点:——标题导语互核,不要矛盾出错。由于时间关系,编辑制作标题,或是由于匆促,未暇细究;或是  相似文献   

15.
罗筠 《传媒观察》2004,(2):62-64
《纽约时报》前发行人阿瑟·奥克斯·苏兹伯格(Arthur Ochs Sulzberger)曾宣称:“如果有谁说过他每天读完整张报纸(指《纽约时报》),那么他不是世界上读报最快的读者,就是天下头号撒谎者。”《纽约时报》被美国报业称为“全能冠军”,其容量之大,绝对超过任何一份美国报纸,它平均日刊超过百页,每页平均7000个单词,总印刷量64万,按照中国印刷行业万分之二的允许差错率,一份50万字的报纸就可以有100处差错,  相似文献   

16.
一份堪称精品的报刊,必定有过硬的编校质量。近年来,各报刊都为减少差错想方设法,作出了各种努力。有关评比结果表明,不少报社在这方面成绩斐然。各单位在防错纠错工作中有何经验,有哪些行之有效的作法,我们想通过这次调查为大家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所提问题如下: 1、你单位领导层中有无分工负责纠错方面工作的同志?并请简述对负责这项工作的想法。 2、你单位防错、纠错主要措施是什么? 3、你报成品差错率最低时多少?最高时多少?  相似文献   

17.
上海传来消息:从6月26日到7月10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和第6期《咬文嚼字》丛刊。自己给自己发难——凡读者从上述报刊中发现错字、别字、多字、漏字、颠倒字或明显用字用词不当者,认定一处,奖金千元。 千金纠错,震耳发聩。我深为上海报界同仁自己和自己过不去的精神折服,禁不住借一句维语:千金纠错“亚克西”!  相似文献   

18.
《中国记者》2014,(1):112
《衢州晚报》是地处浙江省西部的一份地市晚报,创刊15年来,在防堵差错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这本《咬文嚼字十五年——衢州晚报纠错实录》是把《衢州晚报》经常犯的错误,主要是来自大样上的各类报道中犯的错误都搜集整理出来,并大胆地给予披  相似文献   

19.
“1亩地能产5000万公斤以上西红柿吗?”一篇新闻稿见报后,读者纷纷打来电话质疑、纠错,编辑人员的答复是:错了,多了一个“万”字。但没有及时在报纸上予以更正,过了几天,又有读者打来电话:“这样的西红柿种子哪里能买?”显然读者对这家报纸保持“沉默”、对出现的差错不予及时纠正表示了不满。  相似文献   

20.
周果 《新闻前哨》2007,(1):68-69
人病需要诊治,广告语病也是如此。为进一步增强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广告竞争力,楚天广告总公司出版制作中心在编审、校对、制作、调度、夜班五个环节上,对广告语病纠错,逐步确立了“目标明,内容活,过程动”的纠错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员工综合素质和纠错技艺。自2006年4月以来,由员工轮流担任主编、每月一期的《楚天广告总公司出版制作中心纠错录》已出9期,员工署名点评的纠错成果已达500多例。此举既增强了全员防堵差错的意识,净化了广告版面,又促进了人才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