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努力构建军校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担负着社会发展进步和部队建设伟大使命的军校大学生来说,只有努力实现他们自身心理的和谐才能促进和谐社会、和谐部队、和谐社区的发展。本文从个体、群体、社会三个层面上分析心理和谐的科学内涵,使我们认识到军校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机制的构建,应在遵循主体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心理和谐教育的体系化机制、心理和谐教育的协调机制、心理和谐教育的活动强化机制、心理和谐教育的立体保障机制等,以确保军校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多元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个体性、选择性、差异性显著增强,如何将学生的个性行为纳入统一制度的管理范围,既能促进学生个性张扬、自由发展,又能使学生平等相处、和谐共存,从而保证育人目标顺利实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深层次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依据社会发展规律与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与思想认知规律,积极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适应性与个体适应性同构模式,进而实现大学生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推动人与社会的和谐协调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学先 《华章》2007,(12):139-139
和谐社会从心开始.和谐的心理状态,对于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重要作用.而社会的和谐最终是社会群体中个体的和谐,因此,建章立制是塑造和谐群体的关键,是培养和保持个体与群体和谐心态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的社交是学生生活基本内容之一。学生之间、老乡之间、亲朋之间、师生之间等纷繁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网络系统。这种交往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信息和感情交流的桥梁,是促进人际关系稳定和谐的纽带,是个体作为社会成员对社会的一种心理需要。教育学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最佳的交往结构形式看作是实现教育理想目标的主要  相似文献   

5.
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应有之义。促进大学生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客观要求。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和谐的具体表现.并对导致大学生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和谐的主客观原因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张勤 《江苏高教》2007,(1):135-137
女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群体,在不断强大阵容,丰富内涵,增强竞争力,愈来愈凸显其优势.女大学生加强道德建设有着多重意义,但是其特有的道德延伸性、辐射性是无可替代的.这个群体的道德建设应针对其特点,遵循其规律进行情育、心育、行育,使她们健康成长、成才,促进其心灵和谐、人格和谐,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内在需求和群体期望,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科学回答,对于培育和谐高雅的校园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把握好切入点,将着力点放在改进方式方法、加强理论课教学和党建工作、培育和谐校园文化、强化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推动工作上层次、上台阶,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群体特点及对个体影响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大学生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群体,具有价值目标明确,行为规范严格,群体意识鲜明,组织结构规范的特点。群体对大学生个体的思想认识、学习工作兴趣和效率以及个体社会化等方面有深刻而深远的影响。重视大学生不同群体的变化发展,采取有效措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深入学生群体,强化对班级群体和社团群体的指导,可以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有利的环境和积极向上的氛围。  相似文献   

9.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高度认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当前的社会诸群体中,大学生群体是影响力与社会发展成正比例关系的首要的强势群体.构建和谐高校是维护社会及政治稳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和谐高校的维稳机制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社会加速转型的特定时期,随着办学规模扩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群体、经济困难群体和学业受挫群体等特殊情况增多,心理问题学生也不断增多.如何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建设平安和谐校园,是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文化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优秀的音乐文化对于校园中的个体和谐、文化和谐以及集体组织凝聚力等方面具有促进功能,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多姿多彩的宽阔平台和丰富高雅的精神食粮,能丰富学科体系,进而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群体的精神面貌,使整个校园达到协调、和谐的发展。因此学校应重视构建符合校情、促进和谐发展的音乐文化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自杀行为不仅是个体生命的终结,还映射出该群体内在或外在的特质。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变革与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华民族振兴的主力军,不管是大学生的个体行为还是群体行为,都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本文从学生个体出发,深入分析具有自杀行为倾向的大学生的人格特征、自我意识以及社会适应性等因素,并从生命意义的角度来强调生命教育的有效作为用及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等方面开展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3.
贫困大学生作为当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等方面进行研究,对于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有序和谐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群体中的德育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尤为明显。这些是我们社会以及德育工作者所要关注的问题。在本文中,先了解德育问题主要受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影响。通过大学生对课余时间的活动安排,将大学生进行了群体分类。具体分为学习型群体、实践型群体、创新型群体、玩乐型群体和综合型群体。再通过分析这些群体的特征来探究出大学生德育问题的应对策略,德育问题应对策略主要从三个角度提出,一是净化社会环境,营造和谐融洽氛围;二是注重家庭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定位;三是加强师生交流,拓展双向沟通;从而解决大学生群体分化中的德育问题,营造美丽校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科学发展观教育是促进大学生个体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要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推进科学发展观教育工作,增强科学发展观教育的实效性,努力促进大学生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6.
在古代文学教学中贯彻性别教育,可以培养90后大学生群体互换性思维模式,促进其人际关系的和谐化发展。同时,古代文学教学中的性别意识教育可以为90后大学生个体价值观的确立提供新的思考角度,在增强其对人生深入思考的基础上,促进其对于两性在个体价值观实现过程中共性的理解,从而使90后大学生性别意识向着平等自尊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影响大学生村官成长环境的因素是大学生村官成长环境的不和谐、大学生村官思想上未"扎根"、工作上难"深入".大学生村官不良环境克服的关键是优化环境与面对挑战并举.使他们做到从关注个体转向优化环境、从回避逆境转向面对挑战、从个体发展转向社会进步.全方位、多角度优化大学生村官的成长环境,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大学生能否就业直接关系到学生个体自我价值实现、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从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出发,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盲、聋、培智学生群体受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培养他们的肢体活动及适应能力势在必行。提高盲、聋、培智学生群体的肢体活动及适应能力对个体成长具有积极意义。“平等、参与、共享、和谐”不仅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更是体育精神所提倡和要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采用社会测量法和访谈法,调查研究大学生宿舍非正式群体问题.他们的存在对于宿舍学生间人际关系的调节和控制有重大作用,对当前高校建设和谐宿舍、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