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们通常认为,人在喝酒之后会感觉异性更有吸引力。这一现象被称为"啤酒眼"。而英国科学家发现,男性酒后不会感觉女性比平时更漂亮,更不会错误估计她们的年龄。  相似文献   

2.
在"比例尺的应用"教学中,让学生用公式"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解决问题时,总有生搬硬套、不会灵活应用的感觉。通过重新整合教材,从比例尺概念的原始含义出发,用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直接解决问题,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比例尺中的数量关系,又可以最大限度地简化解决问题的过程,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感觉物理比较难学。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靠死记硬背是学不会的,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出个题目还是照样不会做。特别是成绩中游偏下的学生,总有这样的疑问:上课听得懂,听得清,就是在课下做题时不会。那么,怎样才能学好物理呢?  相似文献   

4.
开心豆子     
《小朋友》2007,(6)
阳阳有一次对外婆说:"外婆,妈妈一点都不会照顾小孩。"外婆说:"你怎么知道?"阳阳说:"我自己的感觉呗!她总在我不想睡觉时叫我睡觉,在我不想起床时叫我起床。"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科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遇到这么一种情况,老师课堂上讲完以后,自己课外做题时常常感觉:"上课能听懂,题目就是不会做,而且做了也经常错。"针对这种现象,作者根据多年教学及做题经验提出一些个人觉得可行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周日,偶遇县里一名校教师,并与之闲谈。在闲谈中,那位老师告诉我说:"在最近两周的时间里,自己总是感觉很迷茫。""什么事,让您感到迷茫?"听了那位老师的话后,我一脸不解地问道。"我觉得自己越来越不会教学了,现在都不知道应该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课了。"老师苦着脸说道。"不会吧。怎么会有这种感觉?您可是我们县里专家级的人物,我多次听过您讲的课,也模仿过很多您的课呢。"我更加不解地问道。  相似文献   

7.
我一直在琢磨,怎样让别人看我写的东西不会有呕吐的感觉.翻了好多文章才发现开头字是"我"的大多数人都会看.好像那样就会显得真实.大家总喜欢听故事.从幼儿园开始,从"小红帽"开始.  相似文献   

8.
从生活到艺术的过程,是感觉的推移、衍化、笼括与物化的过程.感觉的推移、衍化、笼括,与感觉的增加有关,也与感觉的记忆有关,感觉的物化,则与语言或其他媒介的运用有关.感觉的推移、感觉的衍化和感觉的笼括,形成了范围越来越广的递进关系.感觉的笼括与整个艺术构思过程相始终,笼括感觉的任务最终是由"物化"过程或者说"物化"阶段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9.
正看多了各媒体上的校领导形象,常怀疑出自一个造型师:正襟危坐,摊一本书,执一支笔,作孜孜不倦兼运筹帷幄状。多少感觉有点"端着"。教师也有"端着"的:乐于在家长和学生面前扮权威;名师自然不会混同于一般教师,老教师也不太屑于跟年轻教师打成一片,课堂更是私人领地,旁人莫入。学生也会端着:大学生放不下"天之骄子"的感觉,不屑于干工人的活儿;重点校的看不起普通校的,普通校教改班的也明显比其他班的有优越感。  相似文献   

10.
拥有与欣赏     
"露露不会游泳,不会飞,她的小鸭子也是。露露带着小鸭子,天天到池塘边看别人怎么游泳,怎么飞,日子一样很快乐。"——《露露的功课》幾米稚拙的文字,总能给人淡淡的感觉。不管是什么,都是淡淡的。画面中的空白处、着色处恰到好处,给人以平淡的感觉。文章的作者说:"自己不曾拥有,就快乐地欣赏别人的拥有,不让日子沉沦于暗淡,不让心情陷于颓废。这,是我们一生  相似文献   

11.
<正>(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可随着时间流逝,大多数人并没有如其所愿,于是有人就会产生一种碌碌无为的感觉。人一旦产生碌碌无为的感觉,就可能陷入焦虑,而且可能感觉很无助,甚至还会转化为负能量。(2)"碌碌无为"按字面解释是,表现平庸,没有作为。实际上,由于社会资源有限,绝大多数人都必然表现平庸,也不会有惊天动地的作为。人们之所以产生碌碌无为的感觉,可能来自如下  相似文献   

12.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贵在有情。高考优秀作文的标准之一就是感情真挚,能够打动人心,具有心灵的震撼力。经过长期的训练,绝大部分考生一般不会让"艺术的真实脱离生活的真实"而逆乎自然,违背事理,堆砌不真实的材料,而给人以矫揉造作的虚假感觉;也不会因分不清感情的积极与消极、高尚与卑劣,一味"作贱"自己,而使文章脱离真善美的人性定位,打上畸形价值观的社会印记。并且,他们大都能认识到,只有真情才能动人,因而很想张开自己的感觉之网,网住任何一个情感与思想  相似文献   

13.
<正>现在还会有人踏青吗?这个话题有没有一种老古董的感觉?会不会让我们和读者产生代沟?会不会觉得编辑部都是一群老年人?会不会以后再也不喜欢我们了……以上,是毛毛酱的心理活动o(T__T)o01踏青是什么?踏青肯定就是趁着天气好出去玩,带上三两好友,包包里装着零食,踩在青草上(这是不文明的同学们不要学),美滋滋地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  相似文献   

14.
没有问题的引导,就不会有思考的过程;没有质疑的声音,就不会有创新的实践,正如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促进学生"学"与"思"的完美结合,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学会运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要善于运用问题促进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5.
"感觉"是声乐学习中感受和获取种种技巧、方法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渠道。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将重要的技巧"感觉化":将"声门挡气"技巧寓于"搬重物"的感觉中、将"打开喉咙"技巧寓于"打哈欠"的感觉中、将"头腔共鸣"技巧寓于"面罩"的感觉中、将"字声结合"的技巧寓于"语言表达"的感觉中,可以使复杂的机理技巧变得简单和直观,使技巧的训练过程更易于掌握运用、富于乐趣、融合情感。  相似文献   

16.
小学美术课,是人们心目中名副其实的"副课",但不是可有可无的课,它肩负着对学生直接进行"美育"的重要任务。美术的课堂理应有属于自己的风格,自己的特色,其中"动"就是比较突出的一点,美术的课堂只有"动"起来才会美丽,才会精彩。一、让眼睛动起来,欣赏美的世界没有观察,就不会有发现,没有对外界的敏锐的感觉,哪里能有对美的捕捉。让眼睛动起来,才会感知这个世界的精  相似文献   

17.
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对力的分析判断一直是处理力学问题的关键.教学中发现学生经常从感觉上判断物体间有相互作用力,但实际上并不存在;对物体受力方向如何,习惯于定势思维模式,不会进行合理推断;对过程中变  相似文献   

18.
"mp3里面保存了200首歌,那mp3的重量会不会变重?"有人在网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跟帖的人当中,有人说"从理论上来看会变重,但是那种重量轻得可以忽略不计";有人说"在人的感觉里,保存了数百首歌的mp3,肯定会比一个空的mp3重"——对,"重量"有时是用人的"感觉"来称量的;有人说"保存  相似文献   

19.
如果     
如果……我又在假设了。我们总是喜欢假设——如果过去我做什么事都能更用心一点,现在会不会很优秀;如果我过去对每件事情能更留心一点,现在会不会感觉丢失的东西没那么多;如果过去我能多一点时间陪陪爷爷奶奶,现在面对着他们的相片会不会少几分歉疚……可是这些"如果"都是不可能变为现实的,它不过是我们聊以自慰一厢情  相似文献   

20.
2008年青浦进行学科情况调研,以数学学科为例发现,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感觉困难的教师占到总数的五成以上。在感觉困难的原因中,没有操作思路的也超过半数;并有近七成的教师对在课堂中落实"过程与方法"的要求感到会花费太多时间、课时不够(如下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