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用文本分析法,以视频类的参与式新闻——拍客新闻为样本来源,分析参与式新闻文本生产中所呈现的特征以及所涉及的伦理要素.研究发现参与式新闻体现了一定的人文关怀意识、对社会不良现象的监督与批评意识,具有一定的责任理念和公共精神.从专业操作来看,参与式新闻在报道技巧上凸显不足,参与式新闻缺乏对新闻真相的深度挖掘,以及客观、...  相似文献   

2.
电视这一新的环境因素对儿童有着两方面的作用,有喜有忧,关键在于儿童收看什么样的电视节目和如何收看电视节目。本文尝试从儿童受众的心理特征出发确定儿童受众的收视需求,并以儿童受众的收视需求为出发点,探讨在转型期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儿童电视节目制作的新理念和新方式。  相似文献   

3.
张乐克 《新闻前哨》2009,(12):35-36
解决民生问题,有赖于公众充分行使法律所赋予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在民生新闻报道上搭建良性互动平台,在短时间内产生巨大的社会积极效应,使媒体发挥告知与预警、质疑与监督、代言与反馈、推动与整合等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在2006年初明确指出:“中央电视台在实施频道品牌化进程中大力倡导‘绿色收视率’,重视收视效果,但又不唯收视率,  相似文献   

5.
徐琦 《新闻世界》2010,(11):169-170
2010年央视春晚因植入性广告的明显增多和节目安排引起各界广泛热议。随着我国内地电视收视环境的开放和来自各种其他媒介的介入,媒介场的改变同时带来了电视收视环境的改变。经历了二十多年发展的春晚也必须正视媒介和受众之间关系的不断变化。本文从虎年春晚之争入手,分别从大众传播与媒介场变化两个方面出发,分析大众传播与综艺节目之间的关系,同时指出现阶段媒介场变化带来的受众收视环境的改变对于综艺节目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因素,电视也随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且也拥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电视媒体进入了一个新发展的技术环境和社会环境.特别是随着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技术的进步与快速发展,受众消费电视的心理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客观上要求媒体从业人员在进行电视栏目创新的时候对受众的收视习惯的变化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正是这样,“草根性”、“中产阶级性”、“公民性”等宏观语汇已经不能与它的深刻变迁相符合.本文简单分析受众收视变迁过程中的一些特点,并阐述这种变迁与栏目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综艺节目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拼贴"这一后现代艺术表现手法息息相关。当前,综艺节目的"拼贴"不再局限于不同艺术形式的综合性聚集,出现了生活场景拼贴、多主题拼贴、不同群体拼贴、异域文化拼贴、不同时代符号的拼贴等新型拼贴模式。多维度、碎片化的拼贴设计增强了综艺节目的娱乐性,带来无限开发空间,也使综艺节目的终极追求——互动和共鸣——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研究法就我国电视剧市场的现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电视剧发行规模庞大,部数不断下滑,平均每部剧集数不断拉长,因此总集数保持较为平稳的态势;全国电视市场的电视剧不断增加播出比重,而电视剧收视份额逐渐降低使其收视效率有下降趋势,收视高于播出,市场供不应求;中央台与省级频道在播出份额、收视份额和资源利用率的差距明显,但两者都有播出份额增加、收视份额减少的特征,两者的资源利用率也呈现下降趋势、针对我国电视剧收视市场现状特点,总结了我国电视剧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慷 《传媒》2014,(10)
正季播模式是美国电视剧普遍采用的播出模式,热播的美剧播出时间一般都可以维持至少3年以上,有利于广告商持续追加广告投入。季播模式是一种成熟的商业模式,值得我国电视行业借鉴。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我们学习美剧的季播模式,本质上是在学习如何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向特定的目标观众传递合适的节目内容",而不是简单地学习一年播出20集电视剧的季播表象。美剧季播模式的优势"季播"模式就是美国电视巨头依据电视产业特点和美国观众收视习惯而采取的播出形式。美剧季播中的"季"并不仅仅是自然意义上的季节,同样也暗示了美剧的生产周期和  相似文献   

10.
张斌 《现代传播》2007,(6):62-65
本文对电视剧研究的核心基础--文本进行了系统详细的研究,分析了电视剧文本的构成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电视剧文本深度解释学的基本研究框架,为电视剧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places universal service policy in telecommunications in Australia in an historical context. Given the dynamic growth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universal service should be reconceptualized within a knowledge-based discourse critically linked to considerations for deepening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discussion this article recommends that funding universal service obligations in telecommunications be based on the preferred notion of a maximally open democratic debate. The universal service obligation in telecommunications should be funded from consolidated revenue with its parameters set by democratic debate.  相似文献   

12.
韩鸿 《新闻大学》2007,1(4):74-80
参与式影像的中国实践已有十多年历史,而相关的理论研究尚未起步。本文密切关注这一新的影像实践形态,从发展传播学的视角对参与式影像的概念、来源、操作程式进行了解答,并对参与式影像在中国乡村传播的特殊价值、发展态势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3.
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中国梦,其主旋律都是改革开放,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这种巨大的变革,不仅必然包含着文化的改革创新,而且也必然包含着由文化的创新来引领、支撑和推动.创新需要文化,文化需要创新.作为文化殿堂、精神家园的大学图书馆,只有通过自身的文化创新——精神文化创新和物质文化创新等,才能保持办馆理念、信息载体以及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的先进性,进而更好地发挥大学图书馆的文化功能——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美国总统政治具有社会化表演的特征,随着网络媒介的兴起和"后真相"政治的蔓延,这种特征在当代显得格外突出。本文通过对美国总统政治网络媒介叙述文本的符号叙述学分析,综合媒介情境论、话语理论,明确了相关叙述文本的纪实叙述类型,并对其叙述内容中的"台词设计"进行辨析。同时,本文从否定性、肯定性两个向度出发,对美国总统政治的媒介话语策略及其隐含的权力关系进行分析,并强调作为解释社群的民众对叙述事件的意义解读决定着媒介叙述文本的类型、内容和叙述技巧。由此提出,对"后真相"时代美国总统政治的研究应当以关注其民众的接受状况为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化进程历经 2 0余载 ,目前已进入一个关键阶段 ,多方位的外部环境变化和历时已久的自身内部演变 ,使广电业像一只体外遭遇着狂风暴雨之难、体内承受着血脉冲撞之苦的亟待蜕变的飞蛾。合理的历史变革不可能一步到位 ,中国广电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决定了其变革所具有的探索性和渐进性  相似文献   

16.
在青春偶像剧华丽精致的现代爱情故事背后,充斥着一种男性的观看意识,剧中的一切都以满足男性的视觉愉悦为旨归.从人物的性格塑造到叙事结构的编排及镜头语言的运用,无不体现了现代人们的一种"窥淫"心理.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西安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其在凸显人文关怀、创新图书馆文化方面的实践,总结创新图书馆文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为图书馆文化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依据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作为现行影视管理制度下流通的大众文化商品,电视剧不可避免成为管理机制、商业利益和收视观众权力争夺的场域。家庭伦理剧直接卷入当下生活和热点话题,其对当代普通人及其家庭日常生活的自然主义再现,在一定程度上融通了电视收看的主体和客体。作为文化经济产品,电视剧《蜗居》的形象和主题具有多义性,面对诸多可能性,能动的观众(尤其侧重青年中年、城市白领、房奴等效忠从属关系的类型群体)最终选择正面地建构起切身相关的日常生活及其叙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单纯的画面其含义往往是游移和模糊的,往往客易产生不同的理解,所以电视新闻还必须借助文字和语言才能达到其准确和清晰,最终完成叙事的功能.只有在这时,电视新闻写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突显了出来.由于写作的介入,画面多义性得到了准确的解释和清晰的界定,受众才能通过文字和语言对电视画面中提供的新闻真实有全面准确的了解和判断,并随之进入意味深长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This essay theorizes the notion of the emplaced vernacular, a type of vernacular expression that is mobilized by the production of aesthetics in particular places. I argue that 1970s graffiti in New York City emerged as an aesthetic rupture in response to the spatial exigencies of postwar urban renewal projects. Analysis of The New York Times coverage of graffiti writers “Kilroy was Here” from WWII and “Taki 183” from the 1970s demonstrates how the force of this emplaced vernacular was disciplined within dominant spatial ideologies, producing an aesthetic that continues to enable and constrain contemporary efforts of vernacular subjectif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