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诗歌文体的本质出发审视诗歌教学,发现传统诗歌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如"探究诗眼"和"炼字"存在的弊端,提出诗歌教学的三种策略:探究需叙述顺序、理解情感矛盾、体会意象内涵.试图在此基础上,还原诗歌的生命,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情感,提升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2.
诗歌是用语言培育的生命,欣赏诗歌要用生命去灌溉每一个灵动的字眼,诗人和读者要有心灵的碰撞。因此,新课程下的诗歌教学应当把审美放在第一位,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体会形象,品味情感,领悟个性作为唯一的中心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诗歌教学中用心灵和自己的生活参与诗人的创造,让学生在诗歌鉴赏过程中发展自身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新标准的要求,结合笔者自身的实践活动,了解到高中英语诗歌教学缺乏的现状,阐述了将诗歌教学融于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并结合高中英语课本外研社版第八册Module6的"Cultural Corner:The Golden Age of English Poetry"上了一节诗歌欣赏课,让学生从诗歌中感受生命之美,爱情之美与道德之美。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缺乏激发学生思考与运用鲜活语言的两大问题。基于诗歌是"理性和丰富情感的再现"和"展现生命状态的语言艺术"的本质特征,通过在教学中适度渗透诗歌理念、专题讲座、诗歌创作会等,以提高学生思维与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5.
童诗语言优美,情真意切。儿童都喜欢诗,喜欢读诗,对于刚刚接触诗歌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何引导他们读诗、品诗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时,教师可从局部和整体两个方面构建诗歌意境;让学生在真实和想象中同诗歌进行对话;在"放手"与"牵手"间,让学生在诗歌中徜徉。  相似文献   

6.
面对新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提出的要求,以及学生对鉴赏诗歌无从下手、甚至畏惧的现状,让语文老师和学生在诗歌的教和学上面临挑战。针对这些现象,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以及鉴赏诗歌的能力,交给学生一个有效的方法无疑是重要的。本文以《望岳》和《春望》为例,略谈由"题目切入"有效解读诗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语文学科不仅蕴涵着丰富的生命因素.而且蕴涵着人类的生命价值观。诗歌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学习诗歌不仅会影响学生对生命内涵的认知,而且会使学生提高文学修养,提升和丰富精神境界与生命体验。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短歌行》教学为例,就在诗歌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理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余桂兰 《考试周刊》2014,(55):19-20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发掘插图、文字、形象、音律等各种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领悟诗歌的优美意境,在诗情画意中让生命诗意地栖居。  相似文献   

9.
"陌生化"理论与英语诗歌教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英语诗歌课堂教学中,适当地以陌生化理论作指导,能有效地避免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促使教师坚持对教与学进行研究,重视诗歌的讲授之道,把对诗歌本质的体会、理解和精神传授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诗歌教学真正成为文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构建高中数学"生命课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数学素养,谋求学生生命健康发展,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和谐。以"对数"教学设计为例,探究高中数学"生命课堂"的构建,以设计数学"生命课堂"教学目标为落脚点,注重教学过程中文化的渗透,突出"生命课堂"中教学语言的重要性,倡导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通向"生命课堂"。  相似文献   

11.
在古诗词教学中,所谓"涵泳",就是将学习主体的身心浸润在诗歌意境之中,促进其对诗歌意蕴的内化与吸收,形成对诗歌更加深切的体认与把握。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涵泳,引领学生走进诗歌的内核。具体应做到:诗性相通,让涵泳与"敬"融生;诗韵相生,让涵泳与"思"融合;诗情相伴,让涵泳与"乐"融通。  相似文献   

12.
蔡永华 《考试周刊》2013,(69):35-36
学习诗歌有利于学生感受社会风貌,体会人文情感,提高人文素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诗歌让学生吸取人类文化中的精髓,在诗歌阅读鉴赏中体会情感,进而感受生活,感悟生命.开展诗歌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与积累语言文化知识,提高语言的感悟与鉴赏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而语文教材中,最具美育功能的内容要教诗歌,它最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美育的重要部分。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诗歌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诗歌中美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那么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渗透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主要应从诗歌的"三美"——音乐美、思想美、意境美入手,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诗歌教学对于提高语文修养有着重要的价值。诗歌教学如何让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真正体会到诗歌的深刻寓意,应是诗举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教者要采用独特的方法,让学生汲取诗歌的独特意蕴,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享受到学习诗歌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面临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也常常会让教师在备课时陷入困境。我们对于诗歌教学总是存在某种教学观念上的误差,从而走入了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忽视了诗歌的涵咏功能,以及诗与诗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让学生失去了对美的体味和感悟。《锦瑟》这首诗是李商隐朦胧诗的代表作,虽晦涩难懂,却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因此,如何将"晦涩"变为"浅显",引导学生产生共鸣,便成了这首诗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6.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极具趣味诗意的诗歌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应试训练:教学目的功利化,教学过程程序化,教学氛围沉闷。此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易使学生内心抗拒诗歌,难以陶冶学生性情、滋润学生心灵。诗歌是抒情的艺术,唯有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拨动学生的心弦,才能使学生走近作者,深入诗文的内核,在润物有声的环节中,让中国诗文的"灵性"内化为学生的深层素质。  相似文献   

17.
王改菊 《甘肃教育》2020,(2):155-155
意象是中西文学共有的一个概念,有诸多解释,但作为"一种表意性艺术形象",即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主观感情的物象的说法被广泛接受。在语文诗歌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把握客观物象所蕴含的言外之意,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因素。因此,清晰而准确地辨识和理解诗歌"意象",是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走进"诗心"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诗的泱泱大国,浸透着中华民族生命的诗文化,应该最具有灿烂的诗意、夺目的美感和光彩照人的人文精神。如何发挥古典诗歌陶冶情操、纯净心灵、提高文学修养的作用,是新课程小学教学中古典诗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小学古典诗歌的教学要想有所突破,必须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如身临其境,心领神会,进而百川归海,真正实现信息时代下教育是"海"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古诗鉴赏历来是考试中的难点,教师认真教学之后的效果往往还是不尽如人意。诗歌本身的跳跃性、不确定性让学生很难准确把握到诗歌的主旨。掌握诗歌鉴赏的"打开方式"有助于学生高效地学习、提升诗歌鉴赏评价的能力,从而攻克古诗鉴赏这道难题。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诗歌教学须讲究教学的艺术性,要根据诗歌的情景交融、诗乐画一体等特点,让学生学会欣赏,打好阅读诗歌的基础。同时要不断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让其能够在今后的阅读中感受诗歌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