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红楼梦》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复杂的女性世界,这些女性和书中的建筑——大观园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大观园的建造为她们提供了独立的生活空间,和她们的命运有直接的关系,其体现出的女性意识与代表封建父权制的贾府统治者之间的关系在不断平衡和斗争,最终大观园的衰落和居住其中的女性的命运及《红楼梦》的悲剧结局形成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大观园里,才女不在少数。单就语言才华而言,王熙凤可算相当突出的一位。她的精彩表演很值得我们语教师思考。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中宝钗出身高贵、品格端方,她与《林兰香》中的燕梦卿形象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她们德才兼备却有着的悲剧命运,在婚姻上她们都是不幸的。而二者又同而不同,她们在精神层面上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前者城府极深,后者则纯真未泯。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女儿的世界,她们不仅有着如花似玉的貌,更有着琴棋书画的才,作者为了向读者展示她们的内在美与外在美,并区分她们的美,特选取具体的物象花卉来隐喻表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第48回中,初进大观园的香菱要学诗,宝钗说她“得陇望蜀”,不肯教她;而林黛玉却一口应允,说教便教,倒也像模像样。  相似文献   

6.
《抄检大观园》作为高中语文第六册《红楼梦》单元的一篇重点课文,在以往的教学中,比较重视挖掘的是其思想文本、政治文本的意义。我们认为,《抄检大观园》一课的教学不妨引  相似文献   

7.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金陵十二位女子形象,作者饱含着怜惜和痛心之情写出了她们不同的悲剧命运。在这“金陵十二钗”中,有一位独特的女尼形象——妙玉。她与大观园非亲非故,且出场不多,但却排行为正钗之六,成为书中“冠首女子”,“紧要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8.
程本《红楼梦》写到大观园“从东边一带……至西北”的一条边长是三里半。本文从大观园内建筑景点的具体描绘和《红楼梦》的思想内容需要等方面进行分析,推断出只有程本《红楼梦》中的大观园规模才是正确的,合理的,才是曹雪芹的原著。而脂评本随意缩小大观园的面积,是因为其炮制者没有读懂《红楼梦》。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中,可爱又可敬的贾府三小姐贾探春,通过"結海棠诗社"、"协理大观园"、"抄检大观园"以及最终远嫁和亲,成为一个永恒的艺术形象。她的才情、能力以及反击抗争,让我们钦佩和感动。一个鲜活而美丽的生命就永久地定格在了读者的心中。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女儿的世界,她们不仅有着如花似玉的貌,更有着琴棋书画的才,作者为了向读者展示她们的内在美与外在美,并区分她们的美,特选取具体的物象花卉来隐喻表达。文中许多章回、片断,作者纵情挥洒着生花妙笔,直接或间接地描绘了许许多多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女儿的世界,她们不仅有着如花似玉的貌,更有着琴棋书画的才,作者为了向读者展示她们的内在美与外在美,并区分她们的美,特选取具体的物象花卉来隐喻表达。文中许多章回、片断,作者纵情挥洒着生花妙笔,直接或间接地描绘了许许多多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12.
读《红楼梦》,千遍也不厌倦。看过《红楼梦》的人,都不会忘记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鲜活的人物形象。在为她们悲惨命运叹息涕零的同时,又有谁会注意到那些更苦命的红楼丫环们呢?《红楼梦》中丫环都聪敏伶俐,善解人意,姿色虽比不上“天仙似的林妹妹”,但都是蕙质兰心。只因她们出身低贱,注定一生悲惨苦命。鸳鸯聪明伶俐,小红机灵鬼怪,袭人善解人意。就因为她们身为丫环,只配侍候姑娘小姐,在这大观园里度过一生。真真应验“自古红颜多薄命”的古训。她们踏进这红楼的时候,就已断送了一生的自由。她们是奴仆,没有主宰自己命运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会发现,吟诗作对是大观园里姑娘们消遣时经常做的游戏。如第七十六回《凹晶馆联诗悲寂寞》,写的就是黛玉和湘云在中秋之夜,来到大观园的凹晶馆赏月联诗的故事。为什么她们都能成为出口成章的诗人?为什么她们能写出那么多回味无穷的诗句?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中,可爱又可敬的晴雯,通过“撕扇子”“病补雀金裘”“抄检大观园”以及最终青春生命的陨落,成为一个永恒的艺术形象。她的不合世俗,她的格格不入,她的反击抗争,让我们震撼和感动。一个鲜活而短暂的生命就永久地定格在了读者的心中。  相似文献   

15.
《华章》2008,(1)
《红楼梦》是清代长篇小说感伤之作的杰出代表,在悲剧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达到中国悲剧作品的顶峰。它揭示了社会的悲剧、道德文化的悲剧和人生的悲剧,也包括了女性的悲剧。其中,丫鬟的命运是《红楼梦》悲剧中最为惨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红楼梦》中的所有丫鬟,不论结果如何,笔者认为她们的命运都是悲剧性的。她们的命运悲惨情形却又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与《镜花缘》是明清小说中主要描写女性的两部小说。红楼女儿在理想世界大观园里充满诗意地生活,她们害怕长大,拒绝成熟,守住了个性的独立和人格的尊严,但对家庭有无法摆脱的依附性。镜花女儿生活在更为广阔的社会领域,具有自主意识和自立能力,获得了政治、经济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中的伏笔与众不同,颇具特色,是其艺术特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角度,这些伏笔又可分为预示、预铺、预设。《红楼梦》之第五回用《红楼梦》曲、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画像及判词对小说主要人物之命运遭际、小说故事情节及结局做了非常集中的预示;刘姥姥一进、二进大观园是其三进大观园见证贾府衰败的预先铺垫;贾芸、小红则是作者预先设置的八十回后的重要人物。这些伏笔各有特色,共同作用,与其他艺术手法一道,使《红楼梦》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煌煌之作。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的故事写得很精彩,细加揣摩,从中会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香菱原是姑苏城外一个小财主的女儿,五岁被坏人拐走,十二三岁被卖进了大观园当丫头。一个原不知诗为何物的香菱,后来其吟月之作却博得“海堂诗社”众人的喝彩,原因何在? 作品让我们感到不外乎以下几  相似文献   

19.
郝思嘉与王熙凤分别是《飘》和《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她们的形象感染着一代又一代读者,有着极强的艺术魅力。她们的家庭出身相同,性格基本相似,命运却不相同。读者对她们的评价也相差甚大。本文试图分析其内在原由,并揭示其文化与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20.
《金瓶梅》与《红楼梦》是中国世情小说中的两部力作,《红楼梦》的创作受到《金瓶梅》的启发,这在人物的塑造方面体现的尤为明显。《金瓶梅》的女主角之一李瓶儿和《红楼梦》中的尤二姐形象在出身、性格等方面就有很多相似之处,她们都背负"不洁"之名,她们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同时她们又都以悲剧结局,但两人的悲剧意义又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