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旭午 《教书育人》2014,(11):79-79
董老师,有个问题一直在我心里纠结着,都有几个月了,就是“我们读书到底是为了啥”?这个问题搞得我越来越郁闷,这几天我甚至都不想继续上学了。我们现在读《优秀作文选》,就是为了模仿人家写作文得高分,有的同学干脆就去抄袭;我们读《青年文摘》《文摘周报》等,也就是为了摘抄一些写作素材,而真到了写作文时还大多用不上;我们读《文学名著阅读指导》也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时的那几道文学名著题,结果常常是背了不少,考试时就考那么一点点。总之,我们现在不管读点什么书,都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你常说“读书是有大用的”,难道读书就是为了这样用吗?董老师,我真的很想不通啊!我常想:如果读书就仅仅为了这样用,我宁可不再读书了。董老师,真的很希望在你那里得到个令我心服的答案。你能帮我摆脱这郁闷吗。  相似文献   

2.
“三线并行”抓背诵 第一线是经典背诵。从《弟子规》《三字经》到《千字文》,接下来是《论语》《孟子》等。一年时间,我和孩子们背完了《弟子规》《三字经》,背了一部分《千字文》。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竹篮     
“老师,我觉得您给我们这么多阅读课和阅读时间是没用的,是在浪费我们的学习时间。您经常说:做人欲脱俗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我姑姑是个老师,她也常常劝我要多读书。于是,我不停地读,读《红楼梦》、《安娜卡列尼娜》,读《汤姆叔叔的小屋》,读《西游记》、《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赵卓平 《课外阅读》2010,(11):29-31
儒家有“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孔圾的学生。这个孔伋就是《中庸》的作者;《大学》呢,就是孔子的学生、孔圾的老师曾子写的。所以,你看,这四书说到底,就是一本孔学。《念经语》和《孟子》你要看一下,中华书局杨伯峻译注本比较权威。  相似文献   

5.
数学家苏步青读小学时,天天背诵《左传》和《唐诗三百首》。刚进中学,老师顺口让他背《子产不毁乡校》,他一口气背完,说:“整部《左传》,我都可以背出来。”中华书局创始人陆费逵6岁随家由汉口迁居南昌,水陆途中历经84天,到南昌后,他就将沿途所经大小地名依次回答,无一遗漏。  相似文献   

6.
谈起我的爱好,读书应该排在首位。虽然今。年我才10岁,但读的书可谓包罗万象。我只要一看见书就爱不释手,什么《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中外名人故事》、《上下五千年》……我全看过。  相似文献   

7.
李科 《小学生时空》2011,(10):41-42
“烦死人了,老师又让我们读《弟子规》,啥时候是个尽头啊!” 一入学,老师就让我们背诵《三字经》。我识字不多,就常常让妈妈教。由于背会了也不理解其中的意思,我总是今天背,明天忘。到了二年级,学校增设了国学经典课,我们又开始背诵《弟子规》。  相似文献   

8.
一、云遮雾罩:迷信文本 曾听黄星红老师讲述她女儿李凌的故事。李凌上五年级时,有一次学到课文中“读读背背”,内容是论及学习的一些名人名言。她读着读着,眉头紧锁,一副疑惑不解的神态,终于她鼓起勇气,迟迟疑疑地问老师说:老师,颜真卿的《劝学》诗中写着,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是说,趁早读书老了就来不及的意思。而高尔基讲的,只要想读书,无论如何也不会太迟!这两句话明明是互相矛盾嘛!到底是谁对谁错呢?教师一听一愣,不知说什么好呢,只好支吾其词:书中是不同的人,  相似文献   

9.
关于读书,我随便说一点。 我读书不是读得最好的,有很多书别人读过,我都没读。还有别人非常热爱读的,我老读不完,比如说《战争与和平》,写得好,我也看过多次,但是读不完。还有《百年孤独》,我也读过,有一次都读到五分之三以上,快到五分之四了,我死活不读了,因为觉得这位大师的路子已经被我给掌握住了,就不想再看了。当然还有《追忆似水年华》,很多人都跟我一样没有读完。  相似文献   

10.
谈到读书,我最佩服20世纪前半叶那一代文化名人,他们读书多,读得精,动不动一部大厚书就能背下来,真是了不得的功夫。 从《八十忆双亲》里,知道钱穆9岁就能背诵《三国演义》。  相似文献   

11.
正悦荐任溶溶这个写过《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可爱老爷爷,原来也有被老师看着读书背书的时候,还是在这样一个叫做"私塾"的地方。很多过去的事情我们并不了解,听任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还是很有意思的。上海市长征中学蒋伟仪我小时候五岁回广州,读过近三年私塾。当时广州崇尚传统东西,私塾很多。我就带着三本红皮书进私塾了。三本红皮书是私塾的入门书。所谓三本红皮书,就是《三字经》《千字文》和另一本  相似文献   

12.
夏学杰 《师道》2014,(11):58-59
孩子自从上了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正式学古文了--我说的不是小学语文课本里的,而是学校自己另开设的--以前在幼儿园、学前班也学一些,但是要求不严。不像现在有学校自己印刷的校本课程,要求每个学生对学过的古诗、《三字经》都能背下来。儿子每天早晨想起要被老师过筛子,就急得直哭,因为很多时候他都背不下来。我问过别的省市一些家长,他们孩子学校也都有类似的校本课程,要求学生背的东西大同小异,《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论语》,等等。  相似文献   

13.
前些日子,有几个同学抱怨,说功课太紧,没有时间读书。时隔不久,几个喜欢读金庸武侠小说和琼瑶系列作品的同学又被人指责为不算读书。于是,我便有些疑惑,去请教老师。老师送我一本《中国读书大辞典》,微笑着要我自己去找答案。翻开名人读书生活,语言学家吕叔湘关于读书人的论述首先映入我的眼帘。吕叔湘认  相似文献   

14.
上幼儿园的时候.临近假期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让我们背诵《三字经》。于是放假时,我天天捧着《三字经》,读一遍背一下,读一遍背一下,结果总是记不住。刚背了一句,一会儿就忘得一干二净,气得我脸都涨红了,下定决心非把它背熟不可。可是没过一分钟,我脑袋里又是一片空白。  相似文献   

15.
读书的故事     
我爱读书,我的学生也爱读书。每隔一两周,当我更新读本的时候,总有学生跟着买跟着读:《朝花夕拾》、《悲惨世界》、《论语》——而《苏菲的世界》,竟然有6个学生同时读,一个学生还告诉我:“不太懂,古希腊人的名字好难记。什么唯心唯物的真绕人,我觉得,它其实不是一本故事书!”孩子的语气里有抱怨的成分。我笑了:“老师30多岁读它,还是读了两遍才基本弄通的。先放书架上吧.到了高中——如果你够聪明,也许到初中就读懂了。”  相似文献   

16.
我退休前担任小学语文老师,读书看报是我家的家风。从孙子满一周岁开始,生日礼物就是婴幼儿读物,什么《伊索寓言》、《365夜》等,让孩子从小就对读书产生浓厚兴趣。小孙女是我一手带大的,她上二年级时就读了《女孩快乐成长的108个故事》、《安徒生童话》等很多书。每当生日快到了,  相似文献   

17.
周倩 《学语文》2004,(6):44-44
苟子的文章,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可算独树一帜。它既不像《庄子》那样玄之又玄,诡谲浪漫;又不像《论语》寥寥数语,微言大义;也不像《孟子》雄辩磅礴,浩荡大气。《苟子》是严谨的、踏实的,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苦口婆心向人讲授道理。  相似文献   

18.
我很喜欢读书,什么《上下五千年》、《名人传》、《童年》以及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等等,我都看过。我尤其喜欢看小人书、漫画书,比如《老夫子》、《父与子》、《变形金刚》等等,可是老师和爸爸妈妈都不赞成。后来他们看我太入迷了,就严令禁止我接触它们。哎!可是我真的喜欢它们呀,它能给我带来快乐,带来趣味。它们对我很重要,我甚至觉得比在学校里学的语文数学英语都要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东东 《小读者》2012,(9):28-28
语文老师 两天内将《诗经》背出来,不愿意背诵古文那就把鲁迅的杂文集背出来,背不出来的抄写N遍。如果觉得不过瘾,下次再犯,去把《史记》抄几遍,让你爽个够。  相似文献   

20.
在“素读”了大量的文言选本之后,我带着孩子们进入高年段的经典名著阅读期。经典名著的阅读分为精读本和略读本,五、六年级的精读本锁定四本:《三国演义》《西游记》《世说新语》《孟子》。略读本是我开给学生的一长串书单,每一本附有简介,每学期学生挑选5本以上自主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