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莆田学院学报》2017,(1):61-66
论述辜鸿铭善"骂",一生中骂晚清当朝权贵及社会精英,骂顶头上司张之洞,骂西方文明及西方人,骂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在他一如既往的"骂"中,骂西方却赢得盛名与尊崇;骂张之洞,却被张之洞赏识与庇护;骂晚清权贵也平安无事;但骂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遭口诛笔伐,被迫几度辞职。其"骂"在中西方与不同时代的不同后果,反映了相关文化包容性及反思之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初段:心里很想骂,但又不知怎样骂,终于开始骂了,但又骂得不疼不痒,不咸不淡,口中喃喃不知所云,被骂者也是一头雾水,但毕竟是骂出了口,也算是具备了骂手的最基本的条件,故此类骂手可评为初段。  相似文献   

3.
"为了让孩子换一种活法"这句话不是教育名言,也不是出自著名的教育家之口,这只是一位普通的旗县级教育局长发自内心的呼唤。他就是赤峰市翁牛特旗教育局局长刘志宏。的确,这一句寻常简单而又朴实的话语不怎么有力,但它却不知触动了多少教育工作者的灵魂,不知激起了多少教师为教育改革而拼搏的信心。笔者是一个在教学一线工作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曾看过很多教育名著,摘录过很多教育名言,也进行了许许多多教改实验,但从未达到如此境界——让自己重新审视教师这个职业。一、为什么"要让孩子换一种活法"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回顾一下我们很多学校的教育现状。学校应该是孩子一生中最向往的地方,是幸福的乐园,是社会最尊重、家长最放心的地方,但  相似文献   

4.
教改重在改"教学方法",不能置"教材内容"于不顾;教改重在改"教学手段",不能忽略了教材中涉及的"知识与能力";教改改的是"教学模式",不能淡化了教材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改要"紧扣教材",尤其是不能脱离了教材"重难点"。教改要紧扣"教材",尤其是要扣住教材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5.
"炒作"协会     
时下的协会不少,炒作也很多,但"炒作"也成"协会",却是史料不及的,所以近日闻"中国第一家以专业炒作为主的'炒作协会'成立",舆论之间,着实吃了一惊。  相似文献   

6.
海瑞骂皇帝     
吴晗 《高中生之友》2012,(18):18-19
在封建时代,皇帝是不可侵犯的,连皇帝的名字都要避讳,一个字不幸成为"御讳",就得缺笔闹残废,不是缺胳膊,就是缺腿,成为不全的字。人们不小心把该避"御讳"的字写了正字,就算犯法,要吃官司,判徒刑。至于骂皇帝,那是很少听说过的事。真正骂过皇帝,而又骂得非常痛快的是海瑞。海瑞骂嘉靖皇帝最厉害的几句话是:"现在人民的  相似文献   

7.
《骂鸡》是兰州鼓子词中的一篇,它表现的是一个以养鸡为生的泼辣寡妇王婆撒泼骂街的故事。其实,以《骂鸡》或《王婆骂鸡》为题材的曲艺作品在国内很多地方都存在着,但又都因各地方言与民间习俗的不同而呈现出大同小异的情形。这就使得这类曲艺作品的曲调不但具有了地域性,而且唱词的内容、表达的方式和语气也具有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8.
《骂鸡》是兰州鼓子词中的一篇,它表现的是一个以养鸡为生的泼辣寡妇王婆撒泼骂街的故事。其实,以《骂鸡》或《王婆骂鸡》为题材的曲艺作品在国内很多地方都存在着,但又都因各地方言与民间习俗的不同而呈现出大同小异的情形。这就使得这类曲艺作品的曲调不但具有了地域性,而且唱词的内容、表达的方式和语气也具有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9.
板书,又叫"微型教案",是教师基本功和课堂教学手段之一。板书设计过程,是教师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结构,并使之纲要化、图表化的过程。很多研讨语文教改的文章和语文教法专著都很重视板书的设计和运用。很多教学实践也证明:设计出一个好的板书并不等于是一堂好课,但成功的语文教学决不可能没有出色的板书。  相似文献   

10.
亲爱的老头     
就是要叫你"老头",如果你听了,一定会骂我这个后生无理吧。但在我贫乏的词汇中,只有"老头"才最适合你嘛!"老头"的长相嘛,就如同中国千千万万个老头的长相一样,惟一让人记住的就是"老头"的声音了。虽然"老头"已年过半百,但声音依然洪亮浑厚,"老头"在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向来不乏炒作事。其中有一种很常见,即通过对权威的适当"撞击",以达到自我闪光目的。用闻一多在一封信中的话说:"非挑衅不可……。要一鸣惊人则当挑战,否则包罗各派人物亦足轰动一时",①闻一多之"挑衅",所指为当年的创造社。其实不仅创造社如此,整个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发展似乎都有这么一种传统,非挑衅不足以解决问题。那时的文坛不单停留在"挑衅"程度上,实际要严重得多,唯"骂"之一法亦流传甚广②。杨光祖先生的文章,情况当然好多了,没有那种"骂"之话语,不过,"挑"味还是不少。杨先生的一些观点和做法也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下,各种教学模式精彩纷呈。可是,教师们对自己的课堂无所适从,课怎么上才能有效时刻萦绕在教师们的脑际,既要创新教学模式,但又被高考的压力所困倦和桎梏,感觉"教改"和"考试"矛盾至极。为此,在教学中,找到二者的"融合处",是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可以实现高中英语在转身之际也精彩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13.
10年前,我从内地移民到香港,10年过去,我已经完全融入进了香港的都市中。这个花花世界使我得到很多,也失去很多,我对她又爱又恨。我和大家一样都是学生,如果高考顺利的话,明年就可以上大学了!我们都笃信"学海无涯",但我更相信勤力未必是对岸,回头已经无路,令我唯一庆幸的是"学海"不等于"苦海",读书有苦更有乐。与各位莘莘学子共勉之!  相似文献   

14.
通常认为中国文化的特点就是天人合一的二元结构,也有天人相分,但最终归于天人合一,乃至天人未分的混沌;而西方文化是神、人、自然的三维结构,三者从未分到分化,最终目标也是重新合为一体,但三者必须经历对立过程,不能退回到未分状态.原始时代,世界各民族都是"天人合一"的,而"天"在此时既是自然,也是神,所以是"自然宗教",因而自然、神、人是浑然一体的.在中国,远古"天人合一"或混沌未分的状态并未被改变,而是沿袭下来.神和自然合称为"天道",其中,神方面和人合为一体则成为"圣人",自然方面和人合一则叫做"真人".儒家主张做"圣人",道家主张做"真人",这是两种不同意义的天人合一.西方从希腊神话起,代表自然的旧神和代表精神生活的新神开始有了分化,有了"神-人-自然"三维结构的雏形.但这种分化在中世纪基督教和近现代也体现为各种不同方式,从而表现出与中国文化模式不尽相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文化心理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常认为中国文化的特点就是天人合一的二元结构,也有天人相分,但最终归于天人合一,乃至天人未分的混沌;而西方文化是神、人、自然的三维结构,三者从未分到分化,最终目标也是重新合为一体,但三者必须经历对立过程,不能退回到未分状态.原始时代,世界各民族都是"天人合一"的,而"天"在此时既是自然,也是神,所以是"自然宗教",因而自然、神、人是浑然一体的.在中国,远古"天人合一"或混沌未分的状态并未被改变,而是沿袭下来.神和自然合称为"天道",其中,神方面和人合为一体则成为"圣人",自然方面和人合一则叫做"真人".儒家主张做"圣人",道家主张做"真人",这是两种不同意义的天人合一.西方从希腊神话起,代表自然的旧神和代表精神生活的新神开始有了分化,有了"神-人-自然"三维结构的雏形.但这种分化在中世纪基督教和近现代也体现为各种不同方式,从而表现出与中国文化模式不尽相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日常的学校生活中,学生给老师起外号的现象并不少见.称姓"田"的老师为"田鸡",称戴眼镜的老师为"四只眼"……听到这些外号,我们老师固然非常恼火,但是动手打学生、动口骂学生,未免有点过激.再说,打学生也打不掉外号,骂学生也骂不掉外号,我们应该冷静头脑,静下心来科学处理.  相似文献   

17.
三好生     
<正>上小学的时候,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他从未当过"三好生",也从未想过当"三好生",尽管他成绩不错,表现也很好。村子很偏僻,村子的东北方向有一个军营,军营子女就成了学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比农家子弟"得宠"。  相似文献   

18.
<正>是中国人就转!最烦群发的那种,不转就诅咒别人的!!"最美×××",还有什么"××哥","××姐",烦得很。"正能量",因为我还知道一个阿Q精神,我老区别不开他们。"因为这是在中国"——其实外国傻人和傻政府也有很多,很多社会现象也并不是中国独有啊!"这个社会怎么了"——什么怎么了,就是  相似文献   

19.
<正>你可知中国著名的"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你可观赏过凡·高的《星月夜》,又或者你也喜欢《圣斗士星矢》那璀璨燃烧的小宇宙?宇宙星空神秘无垠,人类从未停止追寻的脚步。古人通过夜观星象寻找规律,探寻宇宙奥秘。现代科学日新月异,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探索神奇的宇宙,而中国的探秘先锋队也步入了太空。  相似文献   

20.
我将上路     
有人骂我是"职业高考生",有人骂我"人性扭曲",还有人骂我是"应试教育的畸形儿"。我不是耶稣,做不到一味忍受,觉得很有站出来为自己说几句话的必要。我不认为会有人愿意放弃北大清华的学业去赚取几万元钱,鸟儿不会出卖自己的羽毛。我的母亲曾经因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