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是一种情感教学。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教学中的"动情"资源,唤起学生生命的体验,在师情、文情、生情的热烈碰撞中,使学生思维得到开拓,情感得到升华,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巧妙融合。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见,语文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小学是人文素养的初塑阶段,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特点,深入钻研教材,不断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明确人文内容,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巧妙渗透人文思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感化、吸收,甚至内化,最后变成自觉行为.那么,究竟如何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呢?下面我谈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3.
戈琳 《成才之路》2014,(32):5-5
人文培养是语文教学核心要务之一,初中语文教材重视着人文性的宣扬,重视着对学生良好品质与情感的熏陶。挖掘教材情感蕴含,内外结合提升学生领会课文中情感,教会学生正确理性欣赏教材的人文底蕴,使真善美扎根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4.
曹银治 《成才之路》2009,(30):39-39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应将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挖掘语文教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多年的教学实践也使我深深认识到:语文学习要以人文为灵魂。失去了人文这一灵魂。语文只能是行尸走肉。因此,我认为指导学生学习语文,就是指导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的语言,在学习语言中,挖掘语言文化,弘扬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作了探析,旨在阐述人文性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促进作用。教材中的文本是作者的生活感悟和思想升华的物质载体。具有丰富的人文性。教学中挖掘文本中的人文之道。理解感悟作品的深蕴,能够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丰富他们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特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在语文教学中完成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这一目标,就要求语文教师正确理解人文,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榜样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注重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拓展教学的途径方式,丰富语文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注重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文学名著是人文教育的优秀教材。语文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名著阅读活动,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然而,在农村学校,语文教学大多依然停留在知识传授、机械记忆的层面上,学生日趋严重的人格缺失既有社会的影响,也是教育的普遍问题,而语文教学人文性的严重偏废也难辞其咎。中学教育对于学生意志品质、性格志趣、人生观等人文素养的形成至关重要。所以,相对于工具性,语文教学更应强调它的人文性。 一、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文本中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就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精神意志、审美价值、人格品质等,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的教学中。课文中蕴藏着巨大的精神财富,在培养能力、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因素。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注重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文学名著是人文教育的优秀教材.语文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名著阅读活动,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特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在语文教学中完成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这一目标,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正确理解人文,并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要切实注重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拓展教学的途径方式,丰富语文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2.
李娟 《文教资料》2009,(11):111-112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注重语文的人文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应着手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资源;二是指导课外阅读;三是抓好写作训练.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且其人文性是最关键、最有辨识度的特质,是其他学科所难以媲美的。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课程标准对于语文的人文性和情感教育予以了期许,为此,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类文章,关注学生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情感升华。本文将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对高中语文情感类文章的教学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4.
统编语文教材采取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双线并行的结构编排课文,着力加强各个单元内部的横向联系,使语文要素的落实呈现出整体性与上升性。复述课文是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教学要素,借助图片、关键词句、关系图表和留白想象等,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引导学生有效复述故事,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5.
夏莹 《文教资料》2010,(25):58-59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意蕴,教师可通过挖掘文章中的人文内涵;创设情境,把握情感;启发诱导,大胆想象;教学中渗透"音视文化",使学生获得视听愉悦之感等途径引导学生体悟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和教育,使语文教学变得生动鲜活,使学生感受语文的诗意与灵性。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最能体现人文性的学科,教材中精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教学的对象———学生是生动活泼的,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往往是最具人文色彩的。《新课标》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由此看来,语文教学应注重其内涵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进行理性思维训练的同时,还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是进行人文主义精神培养的有效载体.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利用好语文教材,仔细品味,透悟人文素养 新编后的语文教材的指导思想中规定注重文化、人性的熏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与审美教育.由此可见,人文性是新编语文教材的一大特色,语文课本中佳作连篇,几乎每篇都包含着人文精神,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发挥,把人文精神挖掘出来,对学生进行熏陶,日积月累,无疑会逐步形成学生的人文意识.  相似文献   

18.
正一、充分挖掘德育因素,适量渗透语文的选文都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作为教师,要学会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性,并与工具性进行统整,更好地对学生实施教育。1.教师要做好挖掘和梳理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例如:五年级的"师恩难忘"让学生从小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传统;"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使学生明白成功离  相似文献   

19.
针对语文教学所独具的人文因素,结合目前学生现状和新一轮语文教材对人文素质越来越重视的要求,提出了挖掘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并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语文学科的人文现象,是指语文教材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是指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的语文能力有质的飞跃,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