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教育评价划分为形成性教育评价和终结性教育评价两大类。发展性教学评价是形成性教学评价的深化和发展,比原始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更加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综合实践课发展性教学评价就是一种形成性教学评价,它针对以分等和奖惩为目的的终结性评价的弊端而提出来,主张面向评价对象的发展,强调对评价对象人格的尊重,强调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黄梅发  崔萍 《教育导刊》2004,(13):59-61
发展性评价不同于水平性评价和选拔性评价。它是一种重在过程、重视评价对象主体性、以促进评价对象发展为根本目的的评价。它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了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了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了评价中心的转移。发展评价具有激励、  相似文献   

3.
试论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念、过程和主要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发展性教师评价在评价理念方面,坚持以促进教师发展为主要目的,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评价,注重动态、形成性评价,强调把交流、研讨贯穿于评价过程,重视教师评价的个别差异性。发展性教师评价主要以教师自我评价、同事相互评价及多主体综合评价等为主要方法。发展性教师评价倡导简便易行的评价标准,强调把握评价的切人点,使评价成为教师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综合素质评价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研究的热点与焦点,研究内容不断深入,研究成果日趋丰富。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革新评价工具,强调过程评价、优化结果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完善综合评价,提升教育评价的客观性、过程性、科学性。大数据技术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普遍,成为评价数据收集、整合评价内容、智能分析评价数据、应用评价结果以及追踪评价结果轨迹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确立,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的诞生,更重要的是标志着现代新课程观念的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突破了传统教育评价只重视甄别与选拔功能的倾向,更强调发展性、整体性、多元化;全程性评价  相似文献   

6.
工具的设计与应用要配合内容的性质与需要。促进小学生英语学习,提高学生学科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建立了多元的、综合的英语学习评价内容和标准,那么相对应的评价工具与方法就应注重多样化,特别要强调质性的形成性评价工具的应用。因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评价就应打破将测试作为惟一评价工具的垄断,要求重视和采用开放式的质性评价工具,注意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有效的学生评价强调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化学教学中,有效的学生评价强调教师的自身理念更新;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和多样化的综合评价制度;倡导活动性表现评价、成长记录袋等质性的评价方法和传统素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重视评价的激励性与改进功能,重视学生地自主学习及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提高。  相似文献   

8.
李帮魁 《今日教育》2004,(11):36-37
评价模式:“发展性评价”与“奖惩性评价”结合。发展性评价是以建构主义的评价观和多重——成功智力学说评价观为理论基础的,强调评价应当促进发展的功能.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素质的综合考查、评价指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是新课改提倡的一种全新评价模式。奖惩性评价突出评价结果的奖惩作用,以频繁使用奖励、表扬、处罚等手段实现目标。由于奖惩性评价中的奖与惩的教师都是少数,  相似文献   

9.
吴欣歆 《福建教育》2023,(10):26-2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过程性评价。综合“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与评价要点,在过程性评价中应关注四个方面:统筹安排评价内容,调动多元评价主体,科学设计评价工具,综合运用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0.
形成性评价在外语教学中的尝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基础教育的英语课程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学习评价作为英语课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课程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多年来的传统考试缺乏对学生学习的综合分析,对学习评价的意义缺乏全面的认识,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一番反思和改革。本文提出目前评价改革的重点应当是,对学生实行形成性评价实践,强调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识课程是通识教育得以实施的载体。近年来,随着通识教育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通识课程也成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设置,对我国商科院校的通识课程建设颇有启示。商科院校在通识课程建设中应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合理规划,突出商科特色;促进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融合;设置综合性通识必修课程;打破重人文轻应用的观念;去除通识课程考核的功利性。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评价是课改中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差异性教学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综合课程发展史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关综合课程”与“经验综合课程”是早期综合课程的基本形态。而统一‘这两种原理是20世纪综合课程发展的主旋律,杜威批评了“外铄论”和“预成论”,确立起“现代连续论”,从而从理论上推进了综合课程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课程理论发生“范式转换”,走出“泰勒原理”的框束,“概念重建主义”对分科课程的深层反思为综合课程发展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从课程改革实践来看,约有140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130个综合课程,并建构了综合课程类型的框架,注重综合课程的设置,已成世界潮流。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国内外高校机械设计类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了课程教学改革方向: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文章提出了机械设计类基础课程综合教学改革的新模式,该模式通过课程内容的整合、课程进度的统筹、团队创新型课程设计的增设可从根本上改变课程间孤立无关或很少相关的缺点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师课程综合化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师课程将进入综合化阶段,其动因主要有学科、社会、学习几个广大,其主要途径有设置综合课程、整合课程结构、实行教学和研究体制的创新、设置宽口径跨学科专业、实行分段培养模式等。  相似文献   

16.
德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国各州享有中小学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的自治权,从历史上看,各州在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方面相对稳定.世纪之交,德国传统的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原则面临巨大挑战,更为灵活的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成为德国课程改革的总体趋势,而学校教学计划、教学实验、综合课等实践中的热点问题集中反映了这种改革趋势.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黔东南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教师的问卷调查与分析,知道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充分肯定了新课程的理念新,具有亲和力,体现时代性与应用性,关注学生数学发展的不同需求,但新教材内容多、跨度大、问题多,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新课程学习中学生的负担、学生自主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等情况,在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改革成为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中存在重技能、轻素质,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结合教学实践,对教学评价进行改革。首先要明确教学评价的目标,主要包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水平提高、课程不断完善。其次要创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从评价内容多元化、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多方参与评价等几个方面着手开展改革。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高校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化学类课程从专业基础课到专业选修课程,以及从本科生课程到研究生课程之间的课程连贯性,指出了在课程教学与考核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对该系列课程的衔接与连贯,从教学导入、展开和考核等多方面进行了思考与初步设计,指出了系列课程教学连贯性的重要性与意义.  相似文献   

20.
跨学科综合型通识课程《神奇的大自然》教材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跨学科综合型通识课程是现代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方向,探讨跨学科综合型通识课程教材建设对提高通识教育质量有重要意义。《神奇的大自然》是通识课程中一门重要的综合型课程。编写《神奇的大自然》教材应当体现人地关系研究的跨学科性,注重人地关系系统的综合性和可调控性,强调人地关系中人与自然观的历史演变及人类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