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洪 《上海教育》2006,(4A):58-59
在一所学校中,只有精神化才是真正能够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唤醒人的生命意识的化。  相似文献   

2.
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把这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教学工作的成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笔者在生物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首先,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生物课是他们是先接触的一门自然科学。通过这门课,要让他们认识自然,热爱自然,从而为将来改造自然奠定基础。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正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转向以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时期,他们好问喜动,好奇心大,求知欲强。基于这些特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在生物教学的第一课上,就应利用一些色彩鲜明的挂图,向学生展示生物类型的多样性;通过讲述生物科学与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的关系,让学生了解生物科学  相似文献   

3.
王锐 《吉林教育》2004,(12):23-23,25
良好的教学氛围能激活学生思维,主动活泼地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技能、策略,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做法。  相似文献   

4.
新的课程改革促使每一个初中语文教师不断地利用现代课堂教学理论 ,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为师生互动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新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笔者就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谈几点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正> 艺术自有其独特的抽象,艺术也离不开抽象,倘若把抽象列为艺术的禁区而大加鞭挞,那简直是要扼住艺术的喉咙以致使它窒息。视抽象为艺术之大忌的人们,往往是因为把艺术的抽象等同于科学的抽象。认为艺术如果有抽象就意味着概念化、公式化。其实不然,我们认为,只要艺术不是一种简单的摹写,需要求得内在意义上的真;只要艺术存在着象征性和浪漫性,存在着对不可穷尽的宇宙意志和主观精神的追求,抽象就不可能赶出艺术的大门。因为“这里亩存在着伟大现实性的根。物的充满和单纯所给予的外面表皮,已经是物从实用、合目的性的一种脱离,因而产生从内到外音响的作用”(《宗白华美学文学译文选》)。  相似文献   

7.
大约才、识、胆、力,四者交相为济.苟一有所歉(欠),则不可登作者之坛.四者无缓急,而要在先之以识;使无识,则三者俱无所托.无识而有胆,则为妄、为卤莽、为无知,其言背理、叛道,蔑如也.无识而有才,虽议论纵横,思致挥霍,而是非淆乱,黑白颠倒,才反为累矣.无识而有力,则坚僻、妄诞之辞,足以误人而惑世,为害甚烈.若在骚坛(泛指文学世界),均为风雅之罪人.惟有识,则能知所从。知所奋、知所决,而后才与胆、力,皆确然有以自信:举世非之,举世誉之,而不为其所摇,安有随人之是非以为是非者哉?  相似文献   

8.
现在人们都在关心经济全球化会给世界文化格局,会给民族文化带来什么样的挑战与影响。事实上在五、六年前,有的学人已在预言乃至迎接文化的全球化了。在他们那里,“文化全球化”实际上就是西方化,就是销融民族性。即使我认为这种喜迓之心未免过早,未免冒进,但我还是佩服他们的敏锐,只是我对他们的“世界主义”的学理并不敢认同罢了。我们确实需要注意并研究经济全球化影响文化的问题,这种影响必然会发生,是不可抗拒的,是不以哪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也确实需要好好地来探讨一下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的建构的关系问题。这是一个开放而非保守的更非“防卫性”的课题,所以它必然与研究经济全球化在文化上发生这样那样影响的问题有所关联。这两种探讨看似“对立”,却有深刻的联系。外来影响与传统继承的深刻联系也是不以哪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这样或类似这样的探讨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宏观课题。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它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学生主体性的尊重的培养,必须在优美的课堂环境中和由此而形成的和谐的课堂心理情绪氛围下进行,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当今急需树立的教育理念。怎样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教学具有美感,本将对此及其精神实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班级氛围与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班级氛围是指班级环境中能够给人某种强烈的精神感受的气氛和情调近几年来,“氛围”这个词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在班集体建设中也成了大家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有人曾问我什么叫“班级氛围”,一下子真的使我语塞。氛围”指的是“周围的气氛和情调”。读了《现代汉语词典》的这种解释一下使我有了新的体会:“氛围”和“环境”是难以分割的,“周围的”这三个字不就是指“实体环境”吗?离开了“周围的”环境,“氛围”气氛和情调)何以存在?因此,我们谈班级氛围,也就不能不谈班级环境。我在《班集体激励论》(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年…  相似文献   

11.
<正>1996年,江苏省镇江市桃花坞小学于"千校一面,万人同语"中宕开一笔亮色——那便是开启了"书写人生画出精彩"特色文化建设的华章。基于翰墨情缘,笔者亲历了学校以"儿童"为本位书法教育的实践研究,深为学校日益彰显的书法特色、有目共睹的书法成果感到欣慰。桃花坞小学书法特色创建成功的因素来自各个方面,有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优势,有来自上级部门和社会、家长们的大力支持等因素,最重要的关键在于该校的书法教育做到了"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2.
对于“精神·鼓励·荣誉感”这三个方面的论述,是通过学生干部高级培训班的一个素质拓展活动体现出来的,在这个活动中,充分地表现了高干班的学员个个是优秀,个个是精英,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希望,并给予很高的赞许。  相似文献   

13.
脸·人·精神     
千变万化的世界,掩映着千变万化的脸,蕴藏着千万种精神。——题记  相似文献   

14.
15.
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氛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人文素质是创新意识的重要基础。当前应从六个方面营造校园人文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6.
研究性学习是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提出的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它的基本观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三个层次:创新观念的树立、创新思维的养成、创造能力的增强。为营造一个适合于创新精神培养的氛围,结合学校工作,作如下思考:一、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激活学生的创新观念1.宣传有成就人物学生时代的志向,重视其对创新精神培养的促动作用针对学生中难有作为的思想,通过杰出人物报告会、出版报、办广播电视,宣传他们少有大志、少有大胆、勇于变革、乐于创新的精神风貌,树立“办法总比困难多,创新总能过难关”的气概,用榜样的力量促动学生创新观念的树立。2.宣传有成就人物刻苦学习的精神,重视其对创新精…  相似文献   

18.
营造宽松求索氛围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提出 :“每一个学校 ,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求知欲 ,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 ,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 ,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这精辟的见解为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指出方向。落实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我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去营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氛围和环境。营造自由安全的教学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 :自由、宽松、安全的氛围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开发 ,那种不民主的、压抑的教学气氛是窒息学生创新火花的主要因素。在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9.
韩敏 《江苏教育》2023,(36):81-83
校长在课程教学上的领导力是促进学生发展、落实核心素养目标的重要保障,也反映了一所学校内涵发展的软实力。校长课程领导力由课程架构力、重塑力、统整力三个主要维度组成,主要表现为课程结构的架设、课程实施中学习场域的重塑、课程与教学资源的统整。  相似文献   

20.
外面的世界越发精彩而我独自躲在那宁静的小屋里与书为伴书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砖瓦能建造出一栋栋辉煌的大厦书是一条条活跃的溪流能汇集成汪洋大海书是一串串金色的钥匙打开一扇扇无形的窗门书是一把熊熊燃烧得火焰将灵感烧的更旺书还是伴随在上帝身边的安琪儿纯洁神圣,美丽可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