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高二物理教学中,因通常情况下小孔衍射现象不易观察,有关电磁场和电磁波理论、光电效应规律比较抽象,如果仅靠照本宣科的讲授,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讲授高一物理课本的机械波一节中,如果按照课本上图做绳上横波实验效果不佳,为了使抽象的理论具体一些,使学生对这些现象和规律感到信服,学生学习起来轻松,接受起来容易,笔者设计了学生实验-小孔衍射;演示实验-周期性变化磁场周期空间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场;改进演示实验-光电效应和绳上横波;通过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制取气体和性质实验常用分液漏斗、烧瓶和集气瓶组装成系统实验装置(如图1)。其优点是制气量大,可以系列化完成气体的性质实验,很受化学教师欢迎。但是,这一实验装置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在实验过程中,烧瓶里的气体压强稍大时,分液漏斗内的液体下不来;烧瓶内气压减小时,系统内产生了负压,极易发生“倒流”现象,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实验失败,甚至产生事故。本文介绍的装置就能彻底克服上述缺点。  相似文献   

3.
1实验装置(如图1)在实验装置中,小车在小桶重力作用下,沿光滑平板轨道加速运动,用数码相机拍摄小车的运动过程,再用影像编辑软件对录像进行分析,就能证实小车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并求出其加速度,进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相似文献   

4.
腘绳肌拉伤是当前世界竞技体育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热点与重点问题之一。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对腘绳肌致伤的风险因素、机制、评价以及训练防范机制进行梳理,认为肌肉收缩适宜长度缩短、力量不均衡、准备活动不充分是造成腘绳肌拉伤的主要因素;等速测力法与实地测试法评价腘绳肌拉伤的有效性还需进一步研究;在训练实践中建议采用腘绳肌离心训练的方式,逐渐增加训练时间、强度、频率,课次间歇至少48 h等训练策略,能够有效避免腘绳肌运动拉伤。  相似文献   

5.
现行高中物理教材第一册运动的合成演示实验在演示时存在以下缺点:①由于是手动,移动玻璃管时不能保证匀速;②演示时连贯性、对比性差;③蜡块运动径迹不能显示。为此,很多教师为了突破教学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大都采用多媒体课件替代实验,显然这样做是不可取的。针对这一现状,笔者根据实验要求,较完美地制作出运动的合成演示仪。该演示仪器操作方便,演示效果理想。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6.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和“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的关系”两个学生分组实验中,都要用到J2108型斜面小车。实验室现在通用的J2108型斜面,由于缺少对小车起保护作用的装置,学生操作时一不注意,就会出现小车冲出斜面,撞坏滑轮,摔坏车轮等现象。原来我们在木板上钉两根长钉,钉子上套条橡皮管,以此挡住小车,效果不错。后来看到《教学仪器与实验》2006年第2期吕进勇、苟炳章两位老师的《对“J2108型斜面”的小改进》一文后,感觉想法很好,就当即动手做了一些挡板,安装在上面。经本学期高一新生分组实验的考验,出现一些挡板钉子松动,甚至被拔出的情况。研究发现问题不在挡板而在木板,材质不同,有硬有软。实验时每组学生完成实验约要碰撞10次,木材较软的木板衔钉不紧,挡板松动也就不足为怪了。  相似文献   

7.
现行高中教科书让Na在充满Cl2的集气瓶中燃烧的实验,有许多的教师对其进行了改进,主要是针对其存在的不足:一是Cl2的使用量大,造成药品的浪费;二是Cl2和Na反应时,Cl2易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三是实验装置不够简易,或是操作复杂。针对以上三点,本人对该实验也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8.
易做安全效果明显的氢氧爆鸣实验江苏省姜堰市梁徐中学刘金城氢气点燃的爆鸣实验是难做的演示实验,也是教师怕做的演示实验。课文中收集氢气的装置,点燃小孔在容器正上方,点燃时手不及时拿开易伤人、伤手;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氢气湿度大,不容易点燃;用向下排空气集气...  相似文献   

9.
托里拆利实验演示装置大连理科大学附中邢晓梅一、原理1.连通器原理。2.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二、特点与用途按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演示时,教师必须手不离玻璃管,影响了教师讲课及板书;水银蒸气不利师生的身体健康,本实验装置旨在尽可能减少水银的...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一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力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实验。它利用打点计时器在运动纸带上打下的一系列点子,来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该实验原理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口),在任意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差是一个常数,即:sn+a-sn=aT^2→a=Sn+1-Sn/T^2。这也是判定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依据。笔者认为在此实验中困扰学生的核心问题不是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而是打点纸带上的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11.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改进两则刘钢(天津市咸水沽第一中学300350)一、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本实验见高级中学物理[第一册(必修)]课本254页.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按图1组装仪器后,进行实验总觉有以下不足:第一、J0203—1型电磁打点计时器(...  相似文献   

12.
(1)实验器材 :长纸带 ;方木块A ;托盘B ;测力计C ;砝码若干。(2 )实验装置 :如图 1所示。图 1(3 )实验方法 :将木块用测力计拉住 ,测力计一端固定在桌面上 ,木块A的下面放一长直纸带 ,纸带通过轻绳连接在托盘上 ,轻绳绕过固定在桌边沿上的定滑轮。实验时只要纸带运动 ,不管是否是匀速运动 ,木块A很块就处于静止而达到平衡状态。木块A在水平方向受到向前的滑动摩擦力f和测力计向后的的拉力F ,f =F ,因此从测力计可以直接读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改变A上的砝码个数可以较精确的找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和压力的正比关系。此外本实验还可…  相似文献   

13.
有趣的电磁实验编辑部编译这个趣味活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它由线圈和两根直导线(铁线)组成.将两根直导线穿过线圈,然后每端用一对线绳悬挂起来,使两根导线彼此平行,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互相接触(如图示)线圈可由17号实心漆包铜线绕在一个薄壁圆柱形片卡纸筒...  相似文献   

14.
曲线运动历来是教学的难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思路,是解决曲线运动的有效方法之一。而本实验是理解运动合成与分解的重要突破口。但是按教材提供的实验器材与方法存在以下不足:①蜡块移动速度、玻璃管的移动速度很难保证匀速或匀变速;②蜡块的运动轨迹无法保留下来,不便于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高一化学教材第32页[实验2~7]是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的对比实验,课本是采用在试管口套气球的方法进行操作的。按此方法实验时,首先试管口径与气球口径有时不相配,常需用线扎紧才能保证不漏气;为了把试管放置稳固,需要另外增加夹持装置。其次两手拿气球往试管里倾倒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粉末时,其操作也不太规范,  相似文献   

16.
1 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改进 (1)实验装置(如图1) (2)原实验的缺点①实验装置复杂,操作繁琐;②实验现象不明显,成功率很低;③容易造成CO泄漏,影响教师、学生的健康。  相似文献   

17.
氧气的火焰颜色是个难度较大的实验,由于点燃时使用玻璃导管,燃烧时的淡蓝色火焰受钠元素黄色火焰的干扰。多少年来有许多教师在不断地进行探索与改进,但效果一直不佳。我们根据前辈的经验与教训,在点燃装置中引入石墨导管,能达到演示实验的要求。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跳跃运动起跳时的摆腿技术特点及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跳跃起跳时的摆腿技术特点与作用分析,得出:跳跃起跳时,摆动腿在体后作折叠向前摆动过程中,摆动腿的整个环节重心作水平方向加速向前运动;在起跳腿蹬伸时所产生的垂直分力等于人体重力时相才需要摆动腿制动,达到减小人体作垂直方向运动的阻力,提高人体作垂直方向惯性运动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对百米途中跑后蹬阶段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认可的权威性实验图表分析百米途中跑后蹬阶段后蹬腿产生后蹬力和后蹬腿各个关节角度的变化,得出:后蹬阶段后蹬腿产生后蹬力使人体获得的支撑反作用力对人体运动的作用,包括人体作向前上方加速运动时期;人体作垂直方向惯性运动、作水平方向加速运动时期。在脚离地时相后蹬腿没有充分蹬直,是由于后蹬腿如果继续后蹬,后蹬腿产生后蹬力使人体获得的支撑反作用力小于空气阻力,人体无加速运动。百米途中跑后蹬阶段人体重心最低点是在人体重心在支撑垂直上方时相。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一“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和高三“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两个学生分组实验中,都要用到J2108型斜面小车。实验室现在通用的J2108型斜面由于缺乏对小车起保护作用的装置,学生在操作时,小车往往会滑出斜面,出现车轮被摔坏的故障,笔者进行了改进。用厚度为0.7mm的铁皮制作一“U”型挡板,钉在斜面带滑轮的一端,如图1所示。这样,当重锤拉动小车运动到斜面边沿时,就会被挡板挡住,从而避免了小车因冲出斜面而被摔坏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