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媒介话语权在受众影响过程中传播模式的应用当人们力图从社会层面分析话语权与受众利益关系来试图找到平衡话语占有权有效策略时,我们更加不能忽视话语权在媒介传播过程中所运用的传播模式的影响。媒介的态度被投入公众舆论中,来制造"同意"。媒介话语如  相似文献   

2.
陈功榕 《东南传播》2012,(10):42-43
新媒体时代的公共话语权在开放性方面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它不再是权威机构向受众的单向传播,而是呈现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多向性的互动。公共话语权与公众话语权的概念不同,公众话语权是宪法赋予公民言论自由的普遍权利,而公共话语权则有特定的含意,它包含了传播话语的社会属性和受众被动接受的特征。坚持平台开放,明确责任主体,规范传播监督,促进网络自主监督机制建设,推动以过失责任可追求溯为前提的自愿实名等,是当前规范新媒体公共话语权应该坚持的重要原则和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3.
传媒公信力是公众对媒介的一种信任程度,是媒介具备社会影响力的一个核心要素。如何建设传媒公信力是当前我国传媒业界和学界都关注的热点。
  首先,需要把握传媒公信力的变化趋势。从美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的长期监测数据来看,媒介公信力都呈现下降趋势。我国大陆地区也不例外,北京师范大学传播效果实验室最近七年的有关监测数据也显示了公信力下降这一趋势。原因至少有如下几点:一是社会越来越开放,可供公众选择的媒介渠道越来越多样化,公众接触的信息来源也越来越多元;二是公众的文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媒介的批判意识也在提高;三是社会大环境的转型带给公众观念的转变;四是媒介自身功能的转变--经济功能开始突出,公众对媒介的认知有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4.
陈阳 《编辑之友》2015,(7):61-66
新闻敲诈是对媒介话语权的异化,对异化过程的探究有利于揭示新闻敲诈的深层原因.从媒介生态的角度,新闻敲诈是新闻腐败的表现形式,它折射出媒介话语权具有权力与权利叠加的特性,这一特性助长了记者对媒介话语权的滥用.从新闻生产的角度,新闻敲诈侵蚀了传媒话语权的公共性和公开性.从社会结构和功能的角度,新闻媒体位于政府与民众之间,这一中间人的身份为新闻敲诈提供了前提,这也正是新闻敲诈在世界新闻史上屡禁不绝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传播环境,如何让广播电视传播从业人员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更好地维护国家和公众利益,使我们在国际上有一定的话语权是广播电视传播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国际化视野的根本在于提升广播电视传播人才传媒英语素养. 一、传媒英语的内涵 笔者以"传媒英语"为检索词,在中国期刊网上(CNKI)进行检索,自2003年以来,共有22篇文章,其中有4篇用到"传媒英语"一词,但只有两篇对"传媒英语"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6.
新论点击     
价格战在传媒竞争中效用递减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十余项受众与传播市场的调查显示,我国传播领域受众需求正呈三大趋势: 价格的杠杆效用将日益递减。价格战是传播产品大众化进程的必经阶段。但是,随着媒介产业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传媒价格战的“支出一收效比”将呈效益递减趋势,竞争将朝更高阶段发展。 受众定位的主流化。社会核心人群将成为传媒新一轮竞争中竞相争夺的受众群。社会核心人群一般指最具社会行动能力、拥有较多“消费话语权”、“知识话语权”、“时尚话语权”、“管理话语权”的人。媒体只有力争成为这些人所倚…  相似文献   

7.
生活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如果对媒介及其传播熟视无睹应该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它无论与己与人、与国家与社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躲逃不开的.同样在今天的这个时代里,司法也已经成为社会广受关注的焦点,书店里涉及司法的出版物汗牛充栋,各种报刊涉及司法内容的专栏连篇累牍,甚至已经有了专业的电视法制频道,当然这与我们正在逐渐走向法治社会的大环境大格局密切相关.一提起媒介与司法来,人们极易陷入传媒监督司法的套圈,矛盾与冲突仿佛构成了媒介与司法关系的灰色图景.那么,我们能否跳出媒介监督司法的套圈,重新构建起媒介与司法之间科学、合理、平衡的关系框架,使得传媒对司法的监督自由而又不过度,司法对传媒监督的抵触、排斥合理而又不过分,笔者对此作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信息时代公众面对媒介的机会日益频繁,而公众媒介素养对于传媒又具有非常大的影响.随着"第二媒介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在扩张的同时又显现出新的传播特性.因此,界定新时期公众媒介素养的内涵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话语权是传播学上的概念,每个人都拥有说话的权利,但就其社会声音表达而言.’会因社会层次不同.发出不同的声音能量,产生不同的传播影响。作为强势传媒的电视,它拥有的话语权在目前是其他媒介难以企及的。那么作为一档电视栏目.从理论上来说,它也拥有相当大的话语权。对于已经细分了的电视栏目,我们除了把握必要的舆论导向外,更应该遵循其自身的操控特点。  相似文献   

10.
论舆论监督     
舆论的产生源于劳动中的沟通、协作、道德意识、民心和正义(1)。没有公共的传媒就没有舆论,也就没有监督。新闻传媒本身并没有监督功能,只有舆论引导功能,它是舆论监督过程中的一种工具或手段。当公众运用新闻传媒或新闻从业人员通过新闻传媒对社会行政管理机构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舆论表达,继而影响公共政策和带来事情的转变,这时,舆论才发挥监督的作用。因而,公众很多时候是借助大众传媒来形成或强化关于某个问题的舆论,而传媒以其突出的传播优势正承当舆论监督的重任(2)。  相似文献   

11.
正媒介认知能力指的是获取、分析、评价与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能力,既包含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评价信息及传播信息这四个要素,又可划分为媒介信息认知与媒介社会认知两个层面。对于传媒而言,从业者如何认识媒体职能、媒体影响力,以及对于传播内容选择、传播价值判断、传播动机确定等所表现出来的专业认知能力,直接影响到传媒如何履行社会和公众赋予的媒体责任问题。因此,广电媒体从业者的媒介认知能力和水平对  相似文献   

12.
突发公共事件中媒介话语权重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赛男 《东南传播》2010,(10):45-47
媒介话语权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权力。因而,在传播实践中,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各组织、利益集团都在积极争夺对媒介话语权的控制,从而导致话语均衡的理想状态很难形成。尤其是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来自公权力与私权利的控制成为制约话语均衡的主导力量,媒介话语权也因此一度沦为"政府代言人"或"经济创收者"。为此,本文提出的重构媒介话语权仍以寻求话语均衡为目标,认为媒介话语权应该回归公共权利的本质,自觉地代表公众利益,为公众服务。也就是说,媒介话语的均衡发展关键在于媒体、公众的公共意识的树立。事实上,媒介话语权均衡状态的建构不仅是大众传媒的进步,也是对国家民主建设的推动。  相似文献   

13.
媒体在公共领域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公众社会,公众舆论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媒体在这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责任. 在现代社会的文明进步中,对政治力量以及其他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赋予新闻媒介以神圣职责.大众传播媒介是制约权力的有效方式之一,是民主制度在话语领域最主要的表现.在我国,这种功能主要体现为舆论监督,它是指公民或新闻媒体发表与传播针对政府机构或政府官员的批评性言论.  相似文献   

14.
传媒是危机传播管理中的重要主体,理所当然应在事件中承担责任.本文力图从国家传媒、商业传媒、公共传媒来解析传媒市场的身份识别,通过分析其个性角色,厘清它们在危机传播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并希望通过对国家传媒在突发性危机传播中的责任表现,解读中国市场政府、媒介、公众之间的关系所属.  相似文献   

15.
张开  石丹 《现代传播》2004,(1):81-84
近年来媒介素养一词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提起,它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多地为专家、学者们所关注和研究.那么媒介素养教育在当今的传媒环境中具有什么作用?它与传媒效果究竟是什么关系?本文将从媒体素养教育理论和媒介的传播效果两个方面探讨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时代以数据的形式重塑人和社会,核心在于预测.在高校传媒阵地建设中,利用新兴传媒技术与方法掌控媒介话语权尤为关键.在实践中,高校可以通过树立媒介话语权来控制大数据思维,完善大数据管理机制,提升运用社会化媒体的能力;要重视意见领袖的作用,合理设置议题,避免媒介失语;要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舆情预警机制,做高校网络舆情控制的积极参与者、模范践行者,以此树立高校在处理和掌控网络舆情媒介话语权方面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7.
大众传播媒介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职业传播者和大众之间的媒介体,指复制、传递信息的机械和传播组织、团体及其出版物和影视、广播节目。主要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互联网。步入21世纪,互联网飞速发展,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受到剧烈冲击而逐渐衰落,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异军突起,网络传媒时代已经到来。网络传媒相较于传统传媒而言更加普遍更加开放更具有个性,同时由于其平台的便捷性,人人均可"发声",大大提高了公众的参与度,因此,新时代网络传媒具有了更强大的力量。基于这种情况,笔者除介绍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概况外,就网络传媒的监督检举权以及问政话语权进行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大众传媒以其特有的议程设置功能,其传播内容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了广泛深入的影响,甚至建构着人类社会.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公众对媒介的依赖程度日益加剧,传媒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显要.  相似文献   

19.
新闻舆论是、种借助干新闻传媒所传播的事实而形成的公众舆论,它在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有着不容置疑的重要地位,具有一种超乎法律和行政力量的权威性、威慑力、感召力与约束力。处于转型期的中国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社会,掌握一定的信息资源与媒介能力意味着社会竞争力和地位。农民工作为中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是连接城乡二元社会的纽带,但农民工处于城市社会低层,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相对较低,往往是被社会忽略的群体,常常徘徊在媒体之外,缺少应有的传媒接近权、传播权、知情权及话语权。如何保障农民工媒介消费能力,让他们共享社会传播资源和话语权,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现实问题。本课题组于2011年6-8月在杭州、武汉、广东三个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