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辅导员》2011,(Z2):21
【闲言碎语】桃李常被比喻为拥有真才实学的人,比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被比喻为美人,如"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但元好问笔下的桃李却是一个"反面教材",她们不知道珍惜自己的芳心,在春风中恣意争艳,虽有容貌,但失于轻佻,不够端庄。这样的"反  相似文献   

2.
桃李 桃树、李树的果实。典出《韩诗外传》:“凡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后以“桃李”比喻所培养的学生和所举荐的人才,如“桃李满天下”。  相似文献   

3.
人们历来喜欢把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称为“桃李”。而老师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众多,则被称为“桃李满天下”。为什么要把学生称为“桃李”呢?  相似文献   

4.
教例缘起: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都喜欢让学生多用比喻,但学生由于平时积累太少.每次都是几个干瘪的比喻词,而无法用得更为深入,更生机盎然,更充满灵气。教学《满井游记》时,我发现这篇文章里的比喻并不是简单的“什么像什么”,而是将静态的事物用动词“化静为动”凄来新奇贴切.惹人遐想。于是我就以“让你的比喻会跳舞”为题,教会学生写动态的比喻。  相似文献   

5.
学会打比方     
要把一个事物描写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少不了要用比喻。比喻是一种最常用的修辞手法,它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是明喻,其公式为甲(被比喻事物)像乙(用来设喻的事物),可用“如”、“若”、“好比”、“似的”、“仿佛”等词作比喻词。二是暗喻,其公式为甲是乙,不用比喻词,而用“是”(成为、成了)表比喻之意。三是借喻,这种比喻形式被比喻的事物不出现,也不需要比喻词“像”或判断词“是”,而直接用设喻的事物乙来指称被比喻事物甲。例如:春天像一个美丽的姑娘。(明喻)春天是美丽的姑娘。(暗喻)美丽的春姑娘来到了人间。(…  相似文献   

6.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说桃李树不说话,但由于花朵和果实吸引人,人们争着前来赏花摘果,使得树下自然成了一条路。比喻人有高尚的人格,必然会有极大的感召力。班主任对班集体的形成、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如果班主任能在学生中享有极大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7.
代称趣谈     
桃李——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桃李结果繁多,“桃李满天下”比喻所栽培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极多,各地都有。唐朝宰相狄仁杰向武则天推荐了姚崇等数十个人,后来他们都成了当时的名臣。有人赞扬狄仁杰:天下桃李都出在您的门下了!因此后人就用“桃李”代称学生或所荐人才,如说“某某老师桃李满天下”。高足——优秀学生。古代评论马,以高足、中足、低足来判断优劣,高足最好。后来人们以物代人,用“高足”代称优秀学生。汗青——书册,史册。古代在竹简上书写,书写前,将青竹在火上烤,去掉水分。干后的青竹,容易书写而且不易生虫。后来人们用书…  相似文献   

8.
语文的物化     
1.鲜花作为一种植物以及拥有的物性 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一个精妙的比喻:园丁与鲜花。 这个比喻,蕴涵了语文教育几乎所有秘密。 在长期的反复使用之后,这个比喻已经变成了隐喻:学生被“物化”了——他们是“鲜花”,而不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相似文献   

9.
马希文教授(1939—2000)是我国著名数学家、计算机专家和科普作家.少年马希文天资聪颖.他15岁就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虽然花在专业课上的时间不多,但成绩却很好,因此被人们誉为“数学神童”.后来他成为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桃李无数.马希文教授写的数学科普精品《数学花园漫游记》多次再版,屡获殊荣,深受广大青少年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0.
对贵刊(90年2期)所载《比喻三戒》一文,结尾“滥用可有可无,不伦不类的比喻,只会给表达带来累赘,还不如直写来得率真传神”一句,我有些别议。当然,比喻的滥用,只会弄得痴肥臃肿,迭床架屋,但把“不伦不类”的比喻也包含在内,却未免有些绝对。智利诗人聂鲁达逃亡中写诗,用狗比喻他的祖国:“不幸的共和国啊,象狗一样被窃贼殴打,孤独地在公路上号叫,又被警察鞭挞。”(《逃  相似文献   

11.
一、物理比喻的含义 在物理教学活动中运用的比喻,我们称之为物理比喻。所谓物理比喻,就是借用学生实践活动中已认知的事物来说明与其本质不同的而又有相似之处的物理概念或论说的一种教学手法。 第一、被比喻的物理概念或论说应是学生所较难理解和接受的部份。例如概念中的“质点”、“热量”、“场”、“电容”、“电动势”等,论说中的“布朗运动”、“几率波”、“轨道量子化”等,这些是物理教学中作为被比喻物的对象。 第二、物理比喻的比喻不但要鲜明,而且要“形”、“实”、“知”。“形”是形象,“实”是具体,“知”是认知。 例如:教材中用“高度差”来比喻“电势差”。比喻物“高度差”是学生已认知的。又  相似文献   

12.
我作了一个尝试,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流行用语来探讨修辞的表达效果. 一.话想说得俏.全靠比喻用得妙 经常听学生互相开玩笑时说:“你真是个286。”开始有些不明所以,经询问才知道是借“286”这一已被淘汰的电脑处理器来比喻行动迟缓、反应较慢的人。这不正是一个形象有趣的比喻吗?“是”是暗喻的比喻词,这是一个典型的暗喻修辞,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十分切合:当我把它作为范例讲给学生时,学生们饶有兴致,不少人还会心一笑。  相似文献   

13.
一、修辞美 1.比喻美题目采用比喻的手法能生动形象地揭示文章主旨,概括文章内容。如话题为“互助”的作文,拟题“荒漠甘泉”,以“荒漠”中的“甘泉”喻困难之中的热情相助,从而以贴切的比喻增强文章的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有的比喻尤其不靠谱。但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有一个说法深入人心,那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据说这一观点可能来自于《赢在起点——中国第一本成功教例分析报告》一书,这是被称为中国第一月嫂的人写的一本有关育婴理论与实践的专著。  相似文献   

15.
乐在乡村育桃李程惠堂同志自1978年担任霍邱县来店小学校长以来,带领全体师生艰苦奋斗,辛勤耕耘,改变了学校的落后面貌.实现了“一无多有、六配套”.校园内是“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素有花园式学校之称.教育教学工作也很出色.学校先后被评为县、...  相似文献   

16.
比喻与非比喻广东丰顺县一中刘柏青在本体与喻体之间,用“像、仿佛”等比喻来表示比喻关系,是明喻的辞格。但并不是凡出现这些词语的就一定是比喻句。构成比喻的条件是:①比喻和被比喻的事物必须是两类不同性质的事物;②两者必须有相似点。这两个条件是判断是不是比喻...  相似文献   

17.
《今日教育》2011,(3):20-20
上世纪60年代,知识分子还戴着“臭老九”的帽子,被人看不起。1969年,出身教师之家的刘晓华成了一名民办教师,他说:“教师虽然清贫,但能以高尚的人格影响和培养人,能在桃李芬芳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此后,  相似文献   

18.
教师是一种特殊而高尚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其担任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角色,而班主任的工作就是在育人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培育桃李.使其开花结果.为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在大庆油田提起“何教官”,知道的人挺多。由他带的学员更是“桃李”不少.“胜于蓝”的也挺多。  相似文献   

20.
“桃李满天下”,指老师辛勤培育出大批的学生.是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常用语。然而,学生为什么不称作别的.偏要称为“桃李”呢?有这么一则典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