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王学进 《生活教育》2011,(15):71-75
儿童写作作为人类的前写作状态,它应以开掘儿童的生命潜能为发展需要,以养护儿童的言语自信为追寻意趣,以生长儿童的言语生命为价值旨归。为使儿童言语生命能自由滋长,我们从写作发生学、言语动力学的角度对写作意识的走向进行了厘清:体察意识——在自主与自需中"留住自我";读者意识——在交流与发表中"映射自我";评价意识——在培信与立格中"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2.
习作意识居于习作核心素养的中心地位,对于儿童言语生命的生长起到关键的作用。涵养学生的习作意识,可以实施四种策略:创设语境,激发表现意识;习作存留,养护内视意识;跨课程写作,培养文体意识;重视交际,培养读者意识。这样,儿童的言语潜能、兴趣会不断熔铸为言语信念与理想,最终养成一颗热爱写作的文心。  相似文献   

3.
在当下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教”儿童写作上,但对写作主体——儿童却缺乏足够的体认,对儿童写作行为的发生以及运动过程更是知之甚少。因此,我们所看到的儿童写作只是一种外在于儿童精神世界的“作文行为”,而不是蕴藏在言语和精神深处呼之欲出的“写作意识”,这就是“文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童话写作主体的读者接受意识为着力点,在“儿童化”与“成人化”外另辟奚径,构建双重读者接受意识机制;在此基础上对童话写作中的重要因素——幻想——进行深入拓展,阐述创新性幻想应着力于构筑包括成人在内的双重精神寄托;并对童话写作的语言风格进行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5.
南朝钟峰《诗品》关于江滩梦笔的述议,是中国写作史上的难解之谜。江淹梦境表达的是主体对灾祸恐惧、对生命忧患的深层意识;他写梦的真实动机,是为了避祸优生,从而决定此后“少写作”,甚至“不写作”。他将“梦”写入《前后集》有多重用意:既是对自己前段写作的“总结”,又是对此后写作的“预告”,更是他从此封笔即停止写作的“宣言”。这才能合理地解释江淹梦笔后、为何立即“为诗不成”或“为诗不美”了。在封建专制主义“亏名”、“亏形”双重压迫、威胁下,江淹不得不选择了“封笔”这一颇有“自我埋没”意味(实为自我保护)的悲喜剧结局。这喜剧是生命和生理上的,这悲剧则是文化和写作史上的。今后出版者要收录有关江淹的成语,建议不妨以有美学价值和深层次意蕴的史实——“江淹梦笔”,来取代“江淹才尽”。”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倡导“儿童作文”,要让作文教学回归儿童生命的本真,关注儿童的内心真实体验,在引导自由表达与真情流露中展现儿童的生命活力.的确,儿童的自由写作状态十分重要,但我们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放而不收”,因为写作规则的指导和学习,同样也十分必要——“收是为了放”.  相似文献   

7.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地球。”言语是人类生命意识的表征,生命是言语创造的不竭动力。真正的言说,是生命的歌吟,是从心灵中流淌出来的。言语表现,是人的生命的本然。然而,作为人生命的另一种存在,语言却成为人们的痛苦。这在儿童学习写作的时候已经清晰而无奈地表现了出来。儿童因为缺少一个“支点”,无法也无力撬起自己言语生命的“地球”,那种我口写我心,我手写我口的美妙变得那么地暗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不过不是口头说话,而是笔头说话。”的确,写作是儿童对生活状态的表达,是对自身心灵的抒发,是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对生命记忆的定格。追求童趣是写作的核心,作文是儿童“为心灵舞蹈,让文字绽放”的个性生命活动,它不仅仅是一种生命的倾诉和表达,更是一种生命的创生和超越。  相似文献   

9.
莫莉 《现代语文》2006,(11):118-119
写作本是一种生命活动,是把想要说的话转化成书面的语言字,应是言为心声的生命活动。可是一直以来,写作却为广大师生所苦恼。学生一到作便无话可说,教师无论怎样教也无法让学生写出满意的作。写作没有起到开启学生心智的作用,没有成为学生言说生命的自然而真实的流露,反倒成了学生害怕的东西,成了学生生命中的一块绊脚石。当学生在写作中有话可说的时候,往往是“他人话语”,而非“自我话语”。“他人话语也称集体话语,是在他人语言上建筑起来的他人个性言语。他人言语是指社会语言,包括统一的民族语言的各个内部层次,有社会方言、团体话语方式、职业行话、题材性语言、昙花一现的时髦语言、以及甚至以小时计算的社会政治语言。”  相似文献   

10.
整本书写作,是宽泛意义上的儿童写怍指向,是一个完整习作主题统领下的文本言语汇集。它的形式可以是一组故事叙述为载体的连环图画,可以是一篇篇内容相关或情节连贯的叙述、说明、描写性文字,可以是一组意义完整的、图文交替的小说、童话体文本。它不一味追求文学取向,不一味关注文学少年的培养,而是旨在给每一个儿童一个明晰的写作目标,希冀达成一个明确的写作成果,使其真正体验到写作所带来的成就感;旨在让每一个儿童心怀伟大的写作梦想,孕育一颗饱满的“文心”,用心灵和言语搭建一个理想的童年生活世界。文本即对“整本书写作”的实施意义、实施前提与实践操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吴勇 《新课程研究》2013,(10):76-78
马正平先生认为:"写作是一个人精神秩序的建构。"儿童之于成年人,在生理特征、认知方式和知识经验方面大相径庭。因此,儿童写作有着自己的"精神秩序",是一个生命个体在童年期独特的"时间窗口"和存在表现,无论在精神层面还是言语层面都有着相对独立的自我空间。因此,面向儿童的习作教学,应当自觉建立"儿童写作"的教学观念,除了将儿童的言语和精神发展面向未来的社会需要之外,一个不可或缺的取向就是儿童的表达述求和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2.
柴小倩 《文教资料》2013,(36):34-35
本文对福建师大潘新和教授在著作里所提出的“写作本位”理念提出质疑,并对“写作本位”理念提出的背景、原因及其必要性做了思考,认为“言语表现意识”是“写作本位”理念的核心,然而学生的“言语表现意识”能否通过削弱阅读教学的地位、强调写作教学的地位而得到更好的培养和发展,还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3.
写作教学是对学生的言语表现、言语人生的教育。正确的人格意识是塑造学生言语人生的根基,正确的言语人格意识包括言语活动彰显生命意志,言语表现追求人生价值,言语主体敢于担当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儿童写作是儿童言语生命力的表现。发现式写作,彻底解放了儿童的头脑、眼睛、嘴巴、双手,是儿童作为写作主体的胜利突围。发现式写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敏化儿童的心灵感受,发现生命世界的趣味意义;尊重儿童的个性表达,让言说抵达自由的心灵世界,让自主修改成为发现美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神话是契合儿童心理特征的文化母体,是满足儿童审美情感的文学样式,是发展儿童言语能力的语文文本。在教学中,师生应该驶向彼岸——遨游神奇的想象世界,回到此岸——融入自我的语文生活,在往返之间——打开神话的“生命气口”,从而彰显神话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6.
最近,张祖庆老师提出了“习作赏评课”的概念,我觉得在小学阶段,这种提法有一定道理。原因有二:一是在儿童学习写作的起始阶段,激发写作兴趣是首要任务。而赏评就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方式;二是对于儿童的言语,教师最好的姿态就是亲近与赞赏,让儿童的语言在童年世界里“多飞一会儿”,柔软地走向“规范表达”。  相似文献   

17.
循环写作模式是以合作学习方略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以小组合作形式轮流写作、整体评价,引导学生在自我评改和相互评改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的一种新型写作方式.其基本操作流程为“科学分组——合理分工——拟定序列——互改互评——展示交流”,是对写作主体“我手写我心”的正视和尊重。利于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激发学习内驱力,利于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步提升,利于学生体验团结互助的快乐、感受合作共赢的成功。  相似文献   

18.
个性化写作指导要通过解放言语表达的“天性”,激励言语表达的“个性”,提升言语表达的“灵性”,来唤醒学生固有的言语生命意识和言语潜能。个性化写作指导不仅是着眼于写作技巧的训练,更是养护个性言语,提升审美情趣的实践,其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形成为自身发展而写作的观念。  相似文献   

19.
萨提亚“冰山”隐喻理论作为一种探索深层次自我、促进自我成长的工具,与写作教学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的目的十分契合.教师运用萨提亚生命“冰山”隐喻理论指导写作教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觉察自己的内在,体验到自己内在的感受、观点、期待和内心深处的渴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觉察和了解自己内在“冰山”的基础上,去探寻学生内在心理世界,更好地加深彼此的沟通和理解,真正在人的层面上与对方相遇.这样,学生既完成了一篇个性化的文章,又实现了倾诉自我、关怀自我和提升自我的目的,最终实现了写作教学的生命化.  相似文献   

20.
王熹 《时代教育》2012,(24):116
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有“绿色生态观”,养护学生的言语生命意识,将社会规范的要求与学生言说的生命天性统一,学生的创作需求与社会需求统一,促进学生产生积极活跃的写作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