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田丽霞 《班主任》2014,(11):52-55
个别学生不善与同伴交往怎么办?乍听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把目光集中到这些“个别学生”身上,认为这些学生自身有问题,我们要“集中力量”改变他们。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了很多很久,也接触了一些“不善与同伴交往的学生”,还追踪访问了一些当年在学校里不善与同伴交往的学生,了解了他们走向社会后的生活和工作情况。思考的结果如何呢?我想用几个案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
张锐 《天津教育》2008,(6):26-28
当前,学生“自主管理”已成为班集体建设及德育工作追求的重要目标和采取的基本教育手段。很多人对学生自主管理的理解是:通过“岗位竞聘”、“职务任命”等方式赋予学生一定的管理权限,允许学生代替教师从事学校或班集体的管理工作,包括让学生参与制定学校或班集体相关的管理制度,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监督同伴的行为表现,采取必要的强制、惩罚措施,纠正同伴的违纪行为等;  相似文献   

3.
陈旭君 《现代语文》2009,(5):130-133
一、概念阐述 “同伴互助”概念来源于“学校同伴心理辅导”。 “学校同伴心理辅导”是指学校鉴于学生心理辅导的需要,从在校生中挑选部分学生,对其进行心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督导,促进其他同学心理素质的提升和自我潜能发掘的辅导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已极大地丰富了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导模式——发展性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学者围绕同伴群体与学生欺凌的关系开展了丰富的研究,却较少关注复杂同伴关系中欺凌的生成逻辑。基于对两所学校高中生的访谈和同伴提名数据,本研究发现:在社会遵从效应的影响下,青少年在亲密的友谊中选择“有难同当”,因不辨是非地帮助朋友而卷入欺凌;在“表面朋友”关系中,他们为了与群体成员保持一致行为风格而卷入欺凌。在社会比较效应影响下,亲密朋友之间因嫉妒而诱发欺凌;青少年因视“表面朋友”为竞争对手而成为欺凌他人的“亲密敌人”。同伴关系类型和同伴群体效应的交互作用影响着同伴关系网络下学生欺凌的生成逻辑。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新课程在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自主、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团效应”的优势。校本教研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是“同伴互助”,“同伴互助”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内涵本质,也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行为的本质方向,故而,新课程观下的集体备课在各级各类学校备受青睐,被认为是提升教师专业化素质、决战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并已成为学校校本教研活动中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6.
从皮亚杰的“同伴影响法”到信息技术下的“同伴影响法”,同伴合作学习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为“同伴影响法”的开展提供了便利的环境和条件。今天,它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发展学生情感和交往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失为一个良策。  相似文献   

7.
卢久红:校本研修的核心要素是“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以及“专业引领”。备课组是学校开展校本研修的最小单位,规范和提高备课组的备课活动与质量能发挥备课组在同年级、同学科教学研讨方面的优势,体现“同伴互助”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改善小学生同伴接纳状况的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个体之间因共同参与活动或相互协作而建立起来的关系;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则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关系。同伴接纳是各种类型同伴关系中的一种,它反映的是群体对个体的态度:喜欢或不喜欢,接纳或排斥等。我们必须看到,同伴接纳的状况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适应及成年后的社会适应等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分析小学生同伴接纳的影响因素,并研究和探讨实践中的具体措施,从“分析”和“实践”两大环节入手,为改善部分学生同伴接纳程度低的状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班级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天地,也是班主任和同伴护导实现人生价值的乐园。在“自主、合作、创新”精神下,班主任和同伴护导员树立“同伴互导”建班育人理念,以积极的方式及时融入学生中、融入班级之中,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学习伙伴、成长动力、精神支柱,让班集体焕发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印琼 《江苏教育》2022,(57):66-68
<正>“同伴交往”是《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中重要的循环教育主题之一。从低年级引导学生礼貌交往,感受同伴交往的快乐,到中年级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使其善于交往,再到高年级培养学生友好交往的品质,教材从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从家庭、学校、社区生活扩展到社会生活,构建起小学六年“同伴交往”螺旋上升、目标清晰的教学内容。下文,笔者以四下“同伴与交往”单元为例,谈谈如何指向儿童道德生长,进行单元整体设计。一、把握单元核心,凸显整体性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造成了儿童的“同伴危机”,这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和自我发展。为此,教育应特别关注儿童的“同伴危机”,及时帮助孩子度过“危机”。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提高信息科技课的学习效率,本文从“同伴互助小组形成”“同伴互助文化创设”“同伴互助小组管理”以及“同伴互助学习教学组织”四个方面构建了初中信息科技同伴互助学习的教学策略,梳理了建立互惠同伴关系的技巧,提出了在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组织实施同伴互助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同伴互助”是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有效形式,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很大的益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在组织“同伴互助”这种研修模式时,要注重:学校内要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建立健全“同伴互助”的研修制度、培养“同伴互助”研修的引领者、激发全体教师参与“同伴互助”的内驱力、开展扎实有效灵活多样的“同伴互助”式研修活动。  相似文献   

14.
同伴是教师专业成长中最基本的支持力量。当遇到教育教学问题时,寻求同事的帮助是教师最常用的方式。面对教师对“同伴互助”的需求,作为校长,该如何引领学校形成‘同伴互助”的文化?作为教研组长,该如何在组内促进真实有效的“同伴互助”?作为教师,又该如何积极地参与“同伴互助”并借助“同伴互助”的力量实现自己一步步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青岛市宁夏路小学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宗旨,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结合学校生活教育特色以及道德与法治学科“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课程特点,积极开展生活教育视域下“同伴互动”提升道德与法治学习有效性的专题研究。通过健全组织、强化培训,探究规律、构建模型,学科融合、家校联合等方面的深入探索,以及展现“从儿童出发”的基本主旨,同伴教育的影响与价值,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道德生长等方面的重点内容,推动“同伴互动”专题研究,形成“同伴互动”学习策略,实现“同伴互动”协同发展,从而提升道德与法治学习有效性,以及形塑道德与法治学习新样态。  相似文献   

16.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升华衍生的产物。它既是一种集学习、工作和研究于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也是一种颇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育教学研究方式。开展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的校本教研,是促进学生、教师与学校发展,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基础教育全面振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华中师范大学附属荆州高新区学校立足校情、学情,深入研究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内涵与特征,努力探索有效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教育策略,构建了以“同伴”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并开展了与之相应的“同伴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生活和社会。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温岭市箬横中学系浙江省首批二级特色示范高中,首批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全国飞行学员早期培训基地,台州市跆拳道基地。心理健康教育最大的特色是同伴辅导,学校借鉴国内外同伴心理辅导实践经验,确立了以“发展性”辅导为主,以“预防性辅导”和“治疗性辅导”为辅的同伴心理辅导核心理念,并将“助人自助·共同成长”辅导理念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学生同伴群体文化的相悖性及其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生同伴群体文化是师生关系构建过程中一支不容忽视的文化力量。在影响师生关系的学生同伴群体文化中,与师疏离倾向和与师亲近倾向两者并存,表现出学生同伴群体文化的相悖性。与师疏离倾向主要来源于学生同伴群体文化的反叛性、与教师文化的异质性以及学生同伴群体文化中的“过客”心态;与师亲近倾向主要来源于学生同伴群体文化的顺从性、与教师文化的相对同质性以及学生同伴群体文化中教师始终存在的特点。学生同伴群体文化对师生关系的影响方式主要包括学生同伴群体文化的导向作用、监督作用、参照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当前“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推进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问题……” ,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就要在教学中求活、求趣 ,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根据中年级的教材 ,本人采用了学生分组进行教学的模式 ,即“同伴学习法”。它是一个以教师为主导 ,充分发挥学生群体作用的教学活动。“同伴学习法”的教学流程分为四步 ,即 :同伴初读明大意———同伴精读研重点———同伴赏读品全文———同伴思考做练习。在实施中 ,教师先对学生进行“导”和“扶” ,学生再把活动后的信息反馈给教师 ,最后教师再针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