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雅芸 《生活教育》2011,(13):59-60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有两篇很有意思的课文:《蒲公英》和《三袋麦子》。说它们有意思,是因为读来读去好像在读两篇教育案例。《蒲公英》讲了三个小种子的故事。在离开花托各奔前程之前,太阳公公嘱咐他们去泥土中生活,别  相似文献   

2.
3.
《三袋麦子》是苏教版第五册语课本的第九课,它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土地爷爷分别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一口袋麦子,它们的处理方法各不相同。一年后结果也不一样。童话告诉孩子们这样一个道理:只有播种才有收获。  相似文献   

4.
地球绕着太阳转,地面上的动植物在阳光的照射下茁壮成长。创设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转入课学习。  相似文献   

5.
6.
朱瑛 《云南教育》2004,(2):29-29
演读见悟是一种深读课文、品味语言、体悟情感并将其“外显”的表演过程,是一种特殊的阅读理解“手段”和实践性很强的语文综合活动。它被老师们视为“外显”学生对课文独特感受、理解和体验的鲜活形式,频频出现于课堂。但在操作这一教学活动时,由于理解、运用的偏差,效果往往事与愿违。现以《三袋麦子》(苏教版五册)为例,提出演读见悟的课堂教学策略,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7.
在校本教研中.课例研究是解决教学问题、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形式。我们选取了苏教版第九册课文《爷爷的芦笛》作为课例,先由两位教师拿出教学设想.之后分两个备课组进行两轮教学设计——课堂观察——诊断反馈.各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8.
9.
教材简析 《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讲的是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三袋麦子后,小猪、小牛和小猴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了这袋麦子。一年后,土地爷爷故地重访,并时小猪、小牛和小猴的不同举措作出了三种不同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孙军 《考试周刊》2012,(93):52-53
【教材简析】《三袋麦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教材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讲的是快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袋麦子。他们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小猪把麦子磨成了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则把麦子全部种下了地,一年后收获了一囤麦子。  相似文献   

11.
教材简析:这是一篇短小精悍,行文优美,包含哲理的短篇小说,叙述了一个叫强强的孩子随爷爷来到海边,并独自在爷爷的小闸屋过夜的情景,告诉人们,孩子只有经历风雨,接受锻炼,才能健康成长。本文作者特别注意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情,课文前半部分(1-6自然段)通过描写美丽宜人的  相似文献   

12.
谢婷婷 《新作文》2010,(12):1-1
太阳公公去睡觉,风儿忙着到处找,树市冷得把头摇,叶子冷得往下掉。  相似文献   

13.
案例:人教版语文第七册《观潮》。师:刚才我们一起走进海宁市的盐官镇观看了钱塘江大潮,那潮,势不可挡;那声,惊天动地。令人赞叹不已。下面,让我们再次在大脑中呈现那雄伟壮观的奇景,寻找你对潮日、潮声、潮势存在的疑惑?  相似文献   

14.
王辉 《江苏教育》2004,(8B):18-18
曾听过两位教师分别教《三袋麦子》的同一内容,他们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体现了教学理念和思想的差异,让人感悟和反思不少。  相似文献   

15.
我在执教语文课时,发现第三册语文教材中有三处欠妥,现将本人的看法说出来,不对之处请各位指正。  相似文献   

16.
曾听过两节《秦兵马俑》(人教版第七册),执教者分别是一位青年教师和一位老年教师,现各选一个片断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什么是悲剧?“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语)“悲剧是历史的必然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冲突。”(恩格斯语)毕淑敏的《离太阳最近的树》(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版第四册)在平静的叙事和描写中,一方面把“红柳”这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  相似文献   

19.
一、整体思路 吃透《教学大纲》精神,了解省《调整意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运用素质教育的思想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二、备课建议 (一)备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教学工作的准则,纲举才能目张。要吃透教学大纲精神,把握小学语文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要求。 1.小学语文教学目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0.
《坐井观天》一文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文章通过小鸟和青蛙对天空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全面。文章褒扬小鸟、批评青蛙,但青蛙固步自封的思想,看问题的片面性的问题却没有解决。怎样解决呢?必须把“青蛙”带出“井底”来到外面,才能使它感受到自己看问题的片面性。于是,我就设计了一个《小鸟与青蛙》的游戏,用艺术表演的形式,拓展课文内容。设计了一个课件,在课件中展示外面的世界,让“青蛙”真正领悟到外面世界的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