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魔幻文学是英美文学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罗琳夫人所著的《哈利·波特》作为英美魔幻文学的代表作,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非凡的影响力,名列全球最畅销小说的行列,尤其是赢得了广大青少年读者的青睐,能够在未来让更多的人去接受与认可英美魔幻文学。本文研究了《哈利·波特》对于英美魔幻文学人物形象的塑造、文学想象力与创造力、文学情节描述以及读者群体等多方面的突破意义,认为《哈利·波特》极大地丰富并发展了当代英美魔幻文学。  相似文献   

2.
微语录     
人们号称最幸福的岁月其实往往是最痛苦的,只不过回忆起来非常美好。——白岩松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人的,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哈利·波特与密室》  相似文献   

3.
《海外英语》2009,(7):20-21
罗伯特·帕丁森是2008年底最炙手可热的明星。《哈利·波特》中的全能神童塞德里克。迪戈里(Cedric Diggory)让Robert成为一颗英伦新星,而在新魔幻大片《暮色》(Twilight)中,他又变成俊美与危险兼备的吸血鬼!一个人既可以是《哈利·波特》中的优等生Cedric Diggory,又是《暮色》三部曲的吸血鬼男孩爱德华·库伦吗?这是令两本书的很多粉丝感到难以置信的事实,同时也是被称为“下一个裘德·洛”的Robert想要竭力证明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理性支配下的现代社会,现代工业高速发展,物质文明不断膨胀,也带来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矛盾。英国作家J.K.罗琳的系列小说《哈利·波特》却展现了与现代文明不同的面貌。小说所展现的为现代文明所不容的魔法世界的奇妙,以及主人公哈利·波特所体现出的英雄主义都反映出小说本身所具有的反现代性倾向。  相似文献   

5.
正隐身衣、复活石、长老魔杖,看过《哈利·波特》的同学中,一定有不少人对这三件"神器"念念不忘吧!科学家们也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发明"隐身衣",通过不断尝试,他们已经将许多"金点子"变成了现实。他们究竟想到了哪些奇招呢?超级材料:光线"绕道走"在魔法学院读一年级的时候,哈利·波特收到了一件珍贵而神奇的礼物——隐身斗篷。从此以后,他隐身遁形,完成了一个个不可思议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杨坤 《华章》2011,(13)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创作出来的一篇反思人的命运以及社会的忧虑的代表作品;<哈利·波特>是J·K罗琳创作出的一系列关于"魔法世界"的神奇冒险故事.两部作品看似相差甚远,细读也可读出很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7.
充满魔幻色彩的《哈利·波特》系列无疑是当代文坛的一大奇迹,其影响远远超越了儿童文学的范畴,形成旷日持久的“哈利波特热”和令人瞩目的“哈利波特现象”。是什么成就了这一文坛神话?它蕴涵着现代人怎样的阅读期待和娱乐心态?通过梳理和故事的解读,从情节的离奇曲折、英雄的现代阐释、隐含悲剧意识的凸显等方面入手,对此作理性评析和深度探索。  相似文献   

8.
巫术、古堡、妖精、巨人、幽灵、吸血鬼……恐怖得让人起鸡皮疙瘩,又刺激得让人尖声大叫,这正是魔法大餐该有的味道。要不,咱先尝尝开味小菜?哦,忘记告诉你,我们人类在这个魔幻世界里有了一个新的称呼,那就是"麻瓜"(难道在巫师眼里,人类长得跟南瓜冬瓜西瓜相似?)。  相似文献   

9.
电影热     
张琦云 《音乐世界》2010,(19):22-23
如果你是超级电影迷,全球大银幕的动态一定是不可错过的“最关注”。网罗全球电影第一手咨询热报,独家内幕+剧透完美结合。在这里,全球最新最快最热的大片的第一手资料,绝对抢先披露!  相似文献   

10.
戚翠荣 《文教资料》2012,(15):21-22
英国女作家J.K.罗琳在《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少年巫师哈利.波特的形象。透过这位少年英雄的成长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在诸如家庭背景、童年困惑和对家庭对亲情的渴望等方面.哈利·波特的成长之路上随处可以窥见罗琳童年的生活场景。从某种程度上说,《哈利·波特》打通了罗琳重返童年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作为当代热销的通俗文学作品,《哈利·波特》以其大胆的想象、细致的设定和厚重的文化为底蕴,在现实投射的基础上,打造出了清晰可感的魔幻乌托邦,让人在阅读中感觉亲切而熟悉。基于此,从历史渊源、文化背景、社会构成、时代接受等方面,对作品的后现代魔幻现实主义进行分析,探索其中的文学内涵。  相似文献   

12.
正9月23日多云晴转晚上写完作业,又看了会儿《哈利·波特》,不觉已是9点多了。摊开日记本,今天写什么呢?对了,就写写今天语文课上的事吧。今天上课,老师就《补充习题》上"差"的组词发表了看法,他提醒我们不应该组"差生"这个词。老师是这样阐述理由的——我们常把儿童比作花朵,每个孩子就都是花儿。那些平时优秀、拔尖的"学霸"们只是花丛中提前开放的一朵,但并不代表他们就一定最美丽、最芳香、最娇艳。因为在万花丛中,还有许  相似文献   

13.
《哈利·波特》作为文坛的一本畅销书,风靡全世界,反映了现代多元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代表了后现代文学的一种潮流。本文从文学批评、文化人类学、创作原型和人的“异化”几个层面对近十年《哈利·波特》研究做出评述,探讨了《哈利·波特》的文体界定、叙事艺术和文化“寻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若说鸟类中最招国人喜欢的莫过于喜鹊了,最不招人喜欢的莫过于乌鸦和猫头鹰,乌鸦因为全身漆黑喜欢在墓地上徘徊而遭人嫌弃,那猫头鹰呢?为什么在《哈利·波特》中作为魔法师信使的猫头鹰,却这么遭中国人讨厌?  相似文献   

15.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在20世纪末出版,风靡全球。作者对传统魔幻小说的创新不仅仅不在于题材和语言革新,更多的是在于对真实情感的回归,对文学多元性的吸收和应用。读者能够深刻地感觉到《哈利·波特》既亲切又新奇,有怀旧味道的同时又不乏时代的气息。总之,《哈利·波特》受到市场与学术界的热切关注,本文从哈利·波特系列作品的特点入手,全面分析哈利·波特作品背后的文化现象及其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6.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是英国当代著名女作家J·K罗琳笔下曾经风靡全球的一部经典儿童读物。小说中的两个少年——汤姆·里德尔与哈利·波特,他们拥有相似的童年,然而却在成长的过程中表现出两种完全迥异甚至对立的人格特征,从而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本文主要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为理论背景,并结合荣格的人格结构论,采用对比分析的手法,剖析了汤姆·里德尔与哈利·波特人格结构的蜕变轨迹,对当代青少年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充满魔幻色彩的《哈利.波特》系列无疑是当代文坛的神话,其影响远远超越了儿童文学的范畴,形成了旷日持久的"哈利.波特热"和令人瞩目的"哈利.波特现象"。它寄寓着现代人的集体记忆和阅读期待,诠释着当今社会的生活理想和娱乐心态,娱乐与游戏承载了人类永远的生命享受;偶像崇拜与英雄的平民回归凸现了草根文化的崛起;以荒诞对抗荒诞,以孤独对抗孤独彰显了失落焦灼的现代人格。  相似文献   

18.
罗茜 《英语广场》2015,(7):70-71
英国作家JK?罗琳的小说《哈利?波特》向全世界的哈利?波特迷们展示了英国社会的很多方面。作为英国人的罗琳除了在麻瓜世界部分展示了传统而真实的英国,也在魔法世界里,描述了传统的英国。本文就通过《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来看英国的传统与现代,揭示英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9.
新新姐姐:这是一个和全国各地的小伙伴一起读好书的平台——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什么?告诉我们!你最近看过最好看的一本书是什么?告诉我们!你现在最想看的一本书是什么?告诉我们!寒假前,老师推荐了三本书,分别是《西顿动物记:孤熊华普的一生》《柳林风声》和《大盗霍琛布鲁茨:会唱歌的咖啡磨》。其中,《柳林风声》的内容实在是太有趣了,深深地吸引了我。  相似文献   

20.
孙女兵法     
又到了球球最头疼的阅读课,球球真不明白那些印在纸上的字有什么好看的,它们只能让人头晕。同学们在阅览室的书架前翻阅,不时还兴奋地叽喳几句。好像书架上摆的不是书,而是麦当劳或肯德基。球球找个没人的地方,往破椅子上一坐,准备打瞌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