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这不仅成了一些病人甘于忍“苦”服药的精神支柱,而且不少人把它推而广之,成为一种生活哲理。尤其是将它推到教育工作中,于是得出一个结论:要教育好学生,使用的“药”以“苦”为良,似乎“药”越“苦”疗效越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个道理似乎人人都懂。这不仅成了一些病人甘于忍苦服药的精神支柱,而且不少人把它推而广之,成为一种生活哲理。尤其是将它类推到学校教育工作中,于是得出一个结论:要教育好学生,使用的药以苦为良,似乎药越苦,药效就越大。然而,反过来想一想,良药为什么一定要让它苦口呢?把驱除蛔虫的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这不仅成了一些病人甘于忍“苦”服药的精神支柱,而且不少人把它推而广之,成为一种生活哲理。尤其是将它类推到学校教育工作中,于是得出一个结论:要教育好学生,使用的“药”以“苦”为良,似乎“药”越“苦”,“药效”越大。由于“良药苦口利于病”的影响,在我们学校教育工作中出现了一些现象:有的教师对待年幼的小学生  相似文献   

4.
刚开学不久,某老师又偷偷地为学生订了一本厚厚的练习册,笔者不禁好奇:君不是对题海战恨之入骨吗?君不是把苦做练习册称之为“劳民伤财”吗?当下省厅出台文件,明令中小学不得组织学生购买一切形式的教辅材料,君不是欢呼从此不再受那奴役之苦了吗?可如今为何又要“自讨苦吃”呢?听罢此言,该君一脸苦笑:作业精简,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堂的“亮点”在哪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少语文老师说语文课越来越难上。好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简简单单上语文”,可是就连许多特级教师似乎也没有把语文课上简单。为什么简单的事反而搞复杂了?老师们说:怕别人说没有“新意”、没有“亮点”。“没有亮点”意味着什么?它虽然不能和失败画等号,至少意味着平庸。  相似文献   

6.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定法不是法”。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让人做事不讲方法,方法是要讲的,但是不要把它讲死了,要把它讲活了。什么叫做讲活了?就是要一方面坚持原则,一方面又能适应当前情况。[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刘学柱 《教育文汇》2014,(10):19-19
有人认为,当今社会最苦最累的人不是农民工,而是中小学生。中小学生中谁最苦最累呢?我要说,不是那些所谓的“差生”,也不是成绩拔尖的“优等生”,而是成绩说差也不是很差,说好也不是很好的中等生。  相似文献   

8.
“感觉高三氛围很紧张,不知道怎样把紧张的心情化为奋斗的动力呢?”“我的学习方法是不是不太科学,成绩似乎没有多大提高?”……这似乎已成为刚进入高三学生的普遍问题,如何调整心态,快速进入状态,信心百倍地应对高考呢?  相似文献   

9.
写“真知”     
作文要重视“真知”,要把“真知”写好。 什么叫“真知”?这是传统哲学讨论“知”与“行”关系时用的一个概念。“行”指行为,实践。人们在自己的“行”中获得的感知、认识,情感体验等就叫“真知”。也就是说,“真知”是我们的亲身感受,不是“二手货”,它最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10.
浅议“苦教”左杨生“苦教”之说日盛于不少的中小学校,有些学校还将其定为校风之一。何为苦教?见仁见智,多有差异。就笔者所知,有两种苦教颇有代表性。有的学校领导认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老师须不怕苦。因此,他们要求老师详写教案、多布置作业、作业要全批细改...  相似文献   

11.
“哟”读“yo”吗?————山西/高瑞光“哟”是常见字,也是常用字,然而,长期以来,对它的读音,人们却莫衷一是。有人将它从“药”读作“yao”,也有人将它从“约”读为“yue”,还有人将它读为“you”等等,但是,多数人仍按照习惯把它读成为“yo”。...  相似文献   

12.
究竟什么是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教育又该从何抓起?这些于理论于实践都很重要的问题在目前并不是十分清楚。就素质教育培养人的健全个性而言,“心理素质”似乎是一个宽大的概念;而就心理健康问题的提出和心理健康教育本身而言,“心理素质”又似乎是一个非常具体、狭小的概念。对此,笔者认为,概念的不清将不仅会造成实践的混乱,甚至会误导实践。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对“心理素质”这个概念进行一定的分析、探讨和界定,以利于今后心理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一、“心理素质”应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根据素质教育中全体性、全面性和主动性的…  相似文献   

13.
常有人问:“教育是艺术还是技术?”我感到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因为如此发问,把本来不是对立的教育艺术和教育技术人为地对立起来了。如果顺着如此发问的逻辑,我还可以问:“教育的首要条件是爱心还是智慧?”“学生应该获取知识还是能力?”“吃饭重要还是穿衣重要?”“父亲重要还是母亲重要?”等等。  相似文献   

14.
热爱学生就要严格要求学生。热爱学生不是迁就、放任学生.也不是溺爱学生,而是坚定不移地要求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只许他们学好,不许他们学坏。严格要求和热爱学生似乎矛盾,其实并不互相排斥。“爱”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严”表明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严出于爱,爱寓于严,严爱相济才能教育好学生。如果爱而不严,那是放纵学生,不是爱而是害;如果严而不爱,这种严就会成为学生的“耳旁风”,使严落空。当然严要严得合理、严得适度,不能严得过分而成为苛求,使学生望而生畏;也不能降低要求,任何学生不经过努力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那就丧失了教育的意义。那么,怎样的严法才叫合理、适度呢?有人把它归纳为以下四个字,我认为很到位。  相似文献   

15.
平时我们常习惯说:把孩子教育成“人”,等孩子长大成“人”…… 其实,这类论调经不起推敲。难道孩子在长大之前就不是“人”?我们应该坚信:儿童不是尚未长大的人,儿童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教育要以人为本”。 从教十多年,接受培训数十场,聆听名家之言众多,几乎没有一位专家没提到过这句话。 话中的“人”是谁?课改十多年来,普遍的答案是——“学生”。教育要“以生为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解读文本、设计课堂”,“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说得多了,听得多了,这些话似乎成为了“真理”。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7.
张学会 《小读者》2012,(10):1-3
我一直是个宣称要让孩子自由成长的母亲,经常为自己的“甩手”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跟同事、朋友聊起来,也是振振有辞地宣扬自己那一套做法。当然就有人要提出质疑:“你真的撒手不管,‘放养’吗?”仔细想想,似乎还没到放任自流的程度,很多事情还是要管的,但又不是“圈养”,管得面面俱到。至于是什么养育方式,我自己也没想出一个好的名词来解释它。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通讯》2010,(3):20-21,61
原先的校门可以并排走4辆车.进了校门首先要上一座桥,桥下是流水、池塘,很有诗意.与校园的环境也很协调.根本没必要重建。那么常平中学校长为何义无反顾地推行“校门”改革呢?俗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常平中学校长显然是“领会”了这句话的深意.为官一任,不留下点政绩怎么行?更何况,这样的政绩工程又无须自己掏钱,何乐而不为呢?  相似文献   

19.
张修文 《教育文汇》2010,(11):29-30
那天下课,刚跨进办公室,就见同事小李老师正当着一位学生家长的面数落孩子的不是。学生家长恭恭敬敬地听完后,便大声训斥自己的孩子,而孩子则似乎听而不闻,满不在乎:侧着身,低着头,用脚尖画着地面,好像在说:看你们怎么奈何我。事后,小李苦笑着向我叹苦:“老油条”了,只得请家长协助教育。  相似文献   

20.
童荣兵 《辅导员》2009,(23):22-22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句名言激励了我们多少代人矢志不渝。然而,翻开心理学、教育学书籍,我们将发现这是一句不太符合教育规律的话语。多少伟人,他们的成就是“苦”来的吗?如对其研究的内容、项目没一定的兴趣,他们会如此沉迷?会从澡堂中裸身跑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