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仲玲 《生活教育》2011,(5):48-51
在知识爆炸竞争又异常激烈的当今社会,一个人要想获得知识技能、适应竞争、安身立命、取得事业成功,必须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和自育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和自育能力无疑将成为提高学校教育社会化程度的两大基点,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安徽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安徽省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何炳章先生历四十载教育生涯,结合当代教育实际,日益积淀,逐步形成"自育自学"教育理论,并于近年在安徽合肥地区中小学广泛实验,得到广大教育者的认同与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2.
“自育自学”实验是安徽省教育学会副会长、省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何炳章先生倡导和主持的一项教育实验。从1983年开始,这项实验循着由面到点、再南点到面的路径,走过了27个年头,日前已在安徽省八个市的60多所学校、700多个班级、1000多名教师、数万名学生中开展,  相似文献   

3.
王莉  程静 《教育文汇》2009,(12):12-14
前不久,安徽省教育学会实验专业委员会在“自育自学”实验基地——合肥实验学校召开年会,记者同与会代表一起观摩了两节渗透何炳章先生倡导的“自育自学”理念的“引导自学”型示范课。  相似文献   

4.
王轶敏  张琴 《教育文汇》2023,(1):14-16+23
合肥实验学校以“自育自学”理论为指引,坚持引导学生学会自育自学实践。积极探索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走出“引导自学”课型实践之路;优化引导学生“做四个主人”育人模式,指导学生养成每天阅读、每天锻炼以及吃睡炼读为一体的自育自学新方式;坚持教学做合一,实现学生在学自育中会自育,学自学中会自学。  相似文献   

5.
《教育文汇》2011,(4):F0004-F0004
合肥实验学棱是一所集基础教育一体化整体教政的实验学校,1987年创办以来一直致力于“引导学生自育自学”实验和研究一名誉校长、科研顾问、时任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炳章在2002启动“自育自学升华实验教改”研讨会上指出:“我一辈子主张务实,当前实验学校最大的务实就是抓‘自育自学’,要做到有目标系列、有操作办法对学生自育自学能力培养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6.
在大力推进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由何炳章先生倡导和主持的以安徽省庐阳区为主的“自育自学”实验为此作出了新的有益探索。它的“引导自学”课型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结构改革模式,“读”、“吃·睡”、“炼”是有特色有成效的教育改革模式。这一既有历史继承性又有当代性和创新性的教育实验,必将为丰富中国的教育理论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何炳章先生总结了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认为教学要教会学生自学才是真教学,教育要教会学生自育才是真教育,古今中外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是能够自学自育的人。构建学生自学自育的课堂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8.
合肥实验学校是“自育自学”实验的发源地。2002年8月,我校在何炳章先生的亲自指导下,以“引导自学型”课堂结构改革为突破口,开始了系列教育教学改革与实验,重点是“引导学生会自育、会自学”。  相似文献   

9.
“自学辅导”教学法是指学生先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从而掌握自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即获取知识的能力,最终把他培养成一个会学习的人,自己会教育自己的人。自学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活动,“辅导”是对自学的指向和引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自学辅导”教学法主要分以下几个层次。  相似文献   

10.
围绕借“形”取“性”于链的思想,以“自学、自育”为核心,把“学习”与“育人”二完美地结合;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旨在品质互补、特长的发挥,体现“链式”育人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1.
“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就是培养学生主动、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在人的一生中,教师的教是短暂的,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相对是较少的,只有使他们具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才是长  相似文献   

12.
自学能力通常是指一个人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中又以阅读能力为基础。未来的新世纪,将是科技迅猛发展,竞争激烈的社会,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显得更为重要。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没有自学、阅读的习惯,有些阅读课本还有困难。不少学生把课本仅当作习题集来使用,只是做作业时翻一下。至于能做到: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自学写章、节、单元小结,做读书笔记的就更少了。基本情况是:没有自学、阅读的习惯,不会阅读,也不知如何阅读。下面专就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谈谈我们的认识和体会: 一、打好阅读的两个“基础” 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凭籍。教师要善于通过“教” 与 “学”的课堂活动,教育学生重视教科书,会读会用教科书,进而使学生掌握阅读一般书籍的本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立标自学,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立标自学即在学生明确新课目标和任务的基础上,独立学习新课内容,了解新课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自学是做学习“主人”的开端。自主学习可使学生懂得学习是自己的事,从而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刻苦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其次,自学是提高课堂学习质量的前提。自学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带着问题有备而学。再次,自学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一) 自学的含义和重要例证自学是一种能力,是通过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教育而获得知识和本领的能力。自学主要是指“不在校”的学习,从广义上说,也包含学校中老师、教授课外的学习。自学能帮助人们尽情地吸取前人的知识,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自学就没有创造。现代教育提出“终身教育”,认为“没有自学就没有教育”。社会承认自学能够成才,这就更加深了自  相似文献   

15.
"自育自学"理论的发展方兴未艾,微课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载体广受关注。文章在分析"自育自学"理论发展与微课兴起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在"自育自学"实践中引入微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微课在"自育自学"中的实践应用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过程是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学会自学,以至坚持终身自学的过程,即‘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确,教育过程除了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7.
梁万明 《教育文汇》2012,(1):29+32-29,32
何炳章先生提出一个观点:教育教育就是教会学生自育,教学教学就是教会学生自学。从陶行知先生的"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到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从段力佩先生的"教育教育,重点在育;教学教学,重点在学",到何炳章先生的上述观点,"自育自学论源远流长,被一代又一代教育教学改革者奉为圭皋,并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共识。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更是我们教育的行为准则.我有幸学习李庾南老师的《自学·议论·引导》,结合自己所执教的初中数学课程,谈谈《自学·议论·引导》对教学实际的应用价值和落实策略.一、深析“自学”,提升自学效果教学行为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知识与技能的传递,更是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李庾南老师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行为在课堂中的达成情况,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我们必须深入分析“自学”的理念所在.结合初中  相似文献   

19.
自学能力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新知识的一种能力。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不能单纯以掌握知识的多少,尤其不能以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学生的能力水平。教师在教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自学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对于初中学生来讲,“自学”不是指广义的“自己学习”,而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的  相似文献   

20.
自学是一种有明确目的和意向的积极主动的智力活动。只要教师引导启发得当,学生持之以恒,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逐步得到提高。培养小学生自学数学的能力,可以采用“自学”、“启发”、“运用”、“小结”四个环节进行。一、自学。这是培养学生自己看书学习,自我获取知识的过程。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面较窄,自制能力较低,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