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有个新名词叫“超前意识”。什么意思,我不懂。不过我朦朦胧胧感到报纸宣传中有一种趋势,可以称为“超前宣传”。什么是“超前宣传”?我也说不清楚。大概的意思是:事情还在进行之中,就赶紧宣传事情的结果(当然是好结果)。  相似文献   

2.
"他们什么都不缺,恰恰缺少意义和追求.他们不知道有什么在前方等待着他们.于是他们想:为什么我们活着呢?我们为什么做这件事情呢?父亲辛辛苦苦干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去做?我自己如果有喜欢的事情我要去干,但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到底喜欢干的是什么东西.我就喜欢飙车,那么飙车到底又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读者每天打开报纸,首先要看第一版.道理不用多说,因为第一版是报纸的第一个要闻版.一般读者每天总是急切地想从这一版上了解国内外发生了什么最重大最新鲜的事情,发现事物发展的方向,获得最新的知识和处理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正确方法,这就给第一版的编辑工作带来了最重大的任务:怎样把这个版编成名符其实的第一版、要闻版?这里,我想谈谈个人参加人民日报第一版编辑工作的若干体会.当然,报纸第一版的任务是因报而异的.全国性报纸和地方性报纸有差异,综合性报纸和专业性报纸有差异,即各有其重点;不同性质的报  相似文献   

4.
如果只订阅一份北京的报纸,对于北京发生的事情的报道,通常只能根据上面说的来理解,这个时候报纸糊弄人比较容易;若多看几家北京的报纸,就会发现,读者经常陷入记者制造的迷魂阵,不知道真相是什么了,因为关于同一件事实,各报的报道差异颇大。这就要问问当事记者们:你们怎么采访的?遵循采访要领了吗?例如2011年11月24日京华时报4版通栏黑  相似文献   

5.
小吴同志:你要我谈谈新闻的“新”字,什么叫新?如何求新?如何求到新?这是个很大的题目,也是个很重要的题目。新闻,首先是个时间上的概念,就是要写最近发生的事情。当记者的,没有时间观念,一篇稿子磨半年,磨出来已是“沉舟侧畔千帆过”了,哪里还有新闻价值。当然,在这方面目前尚有许多不能尽如人意处。报纸上的旧闻甚多,“三中全会以来”、“去年以  相似文献   

6.
“我热爱报纸和报纸工作。我有着无穷无尽的好奇心,我想这大约是记者职业不可缺少的条件吧!世界上正在发生什么?人们在干什么?它们是何时何地以及如何发生的?我是多么希望及时地了解这一切啊!”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地市报纸的地方特色?或者说地方特色主要在哪些方面?这是地市报纸长期面临的一个问题。我以为,探讨这个问题不能离开报道本身,不能离开报道的内容和形式,因为报纸就是报道新闻的,报纸的全部特色都应该而且只能通过报道来体现。内容方面,首先是发生在本地的最能反映本地政  相似文献   

8.
消息(狭义的新闻)应当在报纸上唱主角,这是不言而喻的事。然而,和新闻(文章)“短些、短些、再短些”一样,呼吁一下,好一阵子,风声一过,报面上消息又少了,文章又长了。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个人认为,除提高思想认识,改进文风以外,关键一招,要用正确的政策来指引。我们知道,政策是执行一条路线,完成一项任务,达到一定目标的行动准则,大家都按统一的政策条文去执行,事情就好办多了。 那末,对于解决让消息唱主角这一问题,要做些什么政策规定呢?我想到以下五条: 其一,报纸的稿酬,应当以按条款计付为主。每  相似文献   

9.
如何办好县(市)报,同志们已经创造了丰富的经验。笔者在办报实践中得到一点体会,这就是要在近、小、实三方面下功夫。近,即身边事,大家关心的事。县(市)报的读者主要是本地人民群众,它有地域上同读者接近的优势,读者在想什么、爱什么、愁什么,报人可以及时了解,并且可以同读者有共同的感受,进而及时在报纸上给予反映。读者通常喜欢想什么呢?莫过于与自已有直接关系的事情,如当地鼓励棉农植棉的优惠政策、粮食收购政策、计划生育和砌房用地政策,等等。报纸报道好这些  相似文献   

10.
报纸评论究竟应该有什么使命和风格?这个问题与报纸的功能、任务紧密相连。在这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报纸评论的传统使命和风格能不能改变呢?它需要有什么样的使命和风格才能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呢?作为开放型报纸的广州日报,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摸索,在一版《试验区论坛》言论专栏上进行了试验性的改革。在这里,结合我们的改革实践,谈一谈新时期报纸评论的改革路子。1988年初,党中央、国务院确定广东作为全国综合改革的试验区,为配合这一重大决策,报纸决定在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一张报纸来说,头版的重要性足不言而喻的。 《纽约时报》前总编辑雷恩斯蜕:“我日常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决定每一天报纸的头版新闻,特别是头条新闻。这件事很有挑战性,要把它做好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12.
有青年记者问我:“你在采写过程中,最注意抓什么?”下边是我的回答。抓思想——这是由报纸的性质决定的。报纸的读者十分广泛,怎样才能使大家产生共同的兴趣、感到可读呢?只有写思想、心态、情绪……因为人们的思想能够互相交流,引起共鸣。喜怒哀乐能够互相感染。我经常采写普通人。他们,没有惊人的事迹,只有平凡的劳动。要把他们登上报纸,谈何容易?必须在主题思想、采写角度、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等方面下一番功夫。其中首要的、我花力气最多的是:抓人物的思想活动。  相似文献   

13.
我的一位同窗,已作了十五年的民办教师,有天拿着一张报纸来找我:“编辑同志,这是什么意思?”我顺着手指看去:“中国电影观群的欣赏习惯……。”我说那是排错了。想不到她却十分认真地说:“白纸黑字,怎么能错呢?”这使我想起杂文家  相似文献   

14.
有青年记者问我:“你在采写过程中,最注意抓什么?”下边是我的回答。抓思想——这是由报纸的性质决定的。报纸的读者十分广泛,怎样才能使大家产生共同的兴趣、感到可读呢?只有写思想、心态、情绪……因为人们的思想能够互相交流,引起共鸣。喜怒哀乐能够互相感染。我经常采写普通人。他们,没有惊人的事迹,只有平凡的劳动。要把他们登上报纸,谈何容易?必须在主题思想、采写角度、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等方面下一番功夫。其中首要的、我花力气最多的是:抓人物的思想活动。  相似文献   

15.
1996年12月29日,新华社发布了一条简短的新闻,颇为引人注意。兹将这一条消息引述如下: 美国目前有一张颇为流行的“快餐式”报纸,这张报纸的特点是消息报道简明扼要,三言两语道出读者最关心的事情,最长的消息不超过300字,有的只有标题和副题。这种报纸适应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 这条消息给了我们以什么启示呢?它告诉人们:新闻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必须向“短些,短些,再短  相似文献   

16.
通讯员怎样做,才能提高稿件的命中率呢?许多有经验的编辑、记者在讲课时,都特别强调通讯员要有强烈的版面意识,我认为这的确是肺腑之言和经验之谈。因此,在给报社编辑部投稿件,一定要先认真研究一下这张报纸,分析一下各个版面。最起码应该搞清楚它到底是什么性质的报纸,如:晚报、党报、产业报、企业报、专业报,等等。另一方面,每一种类的报纸都有自己的办报方针和侧重点以及版面风格。你还要知道,某种报纸它有哪些常设栏目,最喜欢上哪方面的稿件?自己要投的这篇稿件这张版是否已发表过同类型同内容的等等。如果你对这张报纸根本…  相似文献   

17.
我觉得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日报、浙江在线和青年时报的辛勤劳动有了丰硕的成果,中宣部新闻局的领导参加了会议,并对这个活动作了充分肯定。这确实是做了一件创造性的事情。为什么说是创造性的呢?以前是报纸管报纸,网络管网络,但是现在我们是报网结合。让群众真正参与进来,是主动  相似文献   

18.
我和报纸     
如果有人问我,你最喜欢什么?我可以马上回答:看报。报纸是一种传播信息的工具,它反映社会生活,给我带来知识和乐趣。我从孩提时代就养成了看报的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对看报越来越有劲头,别人抽烟上癃,我看报上瘾。报纸,简直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邮递员把报纸送来,我每天都要抽出两小时看报,遇到刮大风、下雨、下雪,邮递员不能送报,我就步行到邮局取报,晚上在电灯下细看。有位同志看到我这样爱看报纸,问道:“你天天挤时间看报,能带来什么?”我回答他:“你还没有认识到报纸的真正作用。举例说吧:1980年我  相似文献   

19.
如何办出自己报纸的特色?我们的体会是: 第一,要有自己的战略构思。这一点主要是报社领导思考的问题。一位报纸宣传的指挥者,应当考虑到把报纸办成什么面貌,办出什么风格。在一个总的指导思想下,对每个版又有什么构思?既有宏观的,又有微观的;既有当前的,又有长远的;既考虑到一个方面,又考虑到如何扩展到多方面;既考虑到开始不稳定,又考虑到如何逐步稳定;既考虑到开始不够系统,又考虑到如何达到系统化。这样,就有可能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在这些方面,去  相似文献   

20.
美国报纸的头版广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版是报纸的形象展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头版要不要登广告?登多少合适?如何处理新闻内容与广告的关系?一直是令报界很伤脑筋的问题。我在美国做富布莱特高级访问学者期间,借此考察了这方面情况,也由此引发了一些思考。美国有多少报纸的头版上刊登广告?美国报纸在头版刊登广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