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丁的代表作,其喜剧意识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因而在喜剧文学的发展史上理应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丁的代表作,其喜剧意识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因而在喜剧文学的发展史上理应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论先秦儒家的尊师重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淦 《吉林教育》2005,(5):11-13
儒家历来尊师重教,这可以上溯到儒家学派形成的先秦时期.先秦儒家在政治活动与治学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尊师重教对于治国平天下的必要性,而孔子、孟子.荀子作为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本身就是一代宗师,设教授徒又是他们的主要工作之一。因此,尊师重教就自然而然地贯穿于先秦儒家学派的学说之中了.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赋诗言志”、孔子诗教、“以意逆志”及其承传过程的阐释 ,揭示了我国先秦文论中的读者接受意识 ,对古代文论的研究具有较好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5.
先秦儒家治国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这一思想为孔子所创立 ,中经孟子的发展 ,荀况集大成。孔子坚持“礼治” ,主张“宽猛并济” ;孟子倡导“仁政” ,主张“推恩于民” ;荀子“隆礼重法” ,礼法结合。他们治国思想之间的承继关系基本反映了先秦儒家治国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脉络 ,对秦汉以后封建正统治国思想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赋诗言志"、孔子诗教、"以意逆志"及其承传过程的阐释,揭示了我国先秦文论中的读者接受意识,对古代文论的研究具有较好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7.
8.
政治理想是政治思想的核心部分和最高点。先秦儒家的政治思想很复杂,但是其政治理想却相对接近。从对尧舜与禹汤文武之间态度的差别,可见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是人而非周礼更非王权。从孟子对于“先王”的诉求和对尧舜“圣”的判断,从对不道君主的否定到对能臣的否定,从对“势”的否定和对人伦的绝对肯定,尤其是从对豪杰之民的肯定到对文王绝对作用的否定,其政治价值观已经超越孔子的民本思想,具有“民权”思想特质。荀子虽然在儒家理想与法家的手段之间出现徘徊,但政治价值观的立足点在于民是可以肯定的。在如何通向理想政治的方法论上,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这不仅仅是保守主义的问题,更深刻的矛盾是,恢复周礼至多只能恢复文武之道,并未能达到尧舜之治;孟子推行先王之教,推行德政,在战国中后期功利主义的大潮中,几乎没有任何实用价值;荀子想摆脱孟子方法论上的苍白,借鉴的却是法家政治手段,开创了古代中国社会“儒法互用”的先声。孔孟政治方法论上的疏空,虽然留下阐释空间,但得出儒家有“专制倾向和权威主义”或“开明专制”这样的判断,是缺乏史料基础的。  相似文献   

9.
以急智、巧智、奇智等特殊形式体现出的机智因素,在先秦寓言肯定性喜剧人物幽默性格中异常突出,其艺术形象具有智慧美和人格美;滑稽美则主要来源民间笑话,具有天真爽朗,轻快娱人的特点;讽刺在先秦寓言中往往与功谕晓理相互渗透,讽而有谕,谕中含讽,具有亦情亦理亦趣之妙,理性因素的渗入,使讽刺的笑作为“一种纠正手段”,仍不失为尖锐有力的批判武器,偶像在带笑的讽刺中倒下。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中外喜剧理论对比,探讨了喜剧、喜剧意识及狂欢化,指出在当今多元的文化语境下,喜剧的核心是喜剧意识,喜剧意识的集中反映是狂欢化,狂欢要做到自由与约束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1.
<傲慢与偏见>是一部充满喜剧色彩的现实主义杰作.在这部作品中,奥斯丁通过喜剧手法的运用,成功地将喜剧人物的刻画和女性意识的表达交织在一起,从而间接地表达了她那个时代所不能公开表达的女性的声音,唤醒了女性沉睡已久的觉醒意识.  相似文献   

12.
喜剧精神就是以一种理性的旁观加调侃性的玩笑的态度来对待世间事物的精神。中国古代诗歌一般来说严肃性有馀而玩笑性不足,韩愈的诗却不是如此。他经常以游戏的心态来看待人间事物,所以他的诗富有喜剧精神。他的诗或纯属玩笑之作,或是玩笑性的嘲讽,或笑他人,或笑自己,即使正经之作也不时地插一些喜剧性的描写或玩笑性的句子,他的那些争奇斗险的作品其实也包含着玩笑性的成分。韩愈是一个同时具有征服意识和超脱意识的人,他的喜剧精神是由他的这种双重性格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论冯艺文化散文的忧患意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品读冯艺的文化散文,很容易感受到字里行间弥漫的忧惠意识,这是冯艺散文当中的精神特质之一.作为人文工作者的冯艺,在面对着现代化进程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传统文化遭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公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解读,呈现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应有的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  相似文献   

14.
土地、劳动人民、流浪等在秦牧散文中出现的高频率意象,以及其作品所蕴涵的浓厚的反思性,使得评论界历来将他定位在颂歌鼓手类.但深入探究其人作品,这非但不能作为他热情颂唱的证明,反而透析了他内心的迷惘与困惑,折射出其生活在精神夹缝中引发的一种变向、曲折的寻根意识.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阐释巴赫金的狂欢节笑文化理论及其重要意义为切入点,揭示了民间笑文化的重要价值。在巴赫金看来,民间笑文化的精髓在于狂欢式的笑的深刻的双重性,它是正反同体的笑,是狂喜的,又是冷嘲热讽的笑,既肯定又否定、既埋葬又再生的笑。由此巴赫金将喜剧精神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文章赞同巴赫金的观点.进而从整个人类发展进程、单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对个人的生理、心理效果等三个方面论证了“喜剧高于悲剧说”。  相似文献   

16.
西方喜剧美学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喜剧致笑机制的心理学阐释.二是喜剧作为一种艺术体裁在艺理论上总结。在西方美学史上,柏拉图最早从心理学角度对喜剧致笑机制作了探讨,亚里士多德则奠定了喜剧的美学理论,而他们的喜剧美学思想源于当时喜剧艺术的繁荣。  相似文献   

17.
《诗经》展示了先民终始循环的时间意识——在现实中将时间拉回到过去,在想象中重现以往的人、事、物,并与眼前现实一一时照,形成一种今昔与盛衰或哀乐的对比。这种意识表现出他们对过去的神往及既往不可追之憾恨和他们对永恒生命的追求与向往。  相似文献   

18.
英国著名文学家王尔德创作的四部社会风俗喜剧均以上流社会为题材,以花花公子为主人公,以反义的剧名,借以讽刺、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上流社会,具有反叛资本主义制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政治讽刺喜剧表现出一种力图从整体上去把握社会与时代的意向。讽刺对象的社会代表性问题和否定性人物的群像刻画问题由此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作品表现生活的广度和认识生活的深度因而得到了明显的拓展。它的异军突起对中国传统喜剧格局及其类型是一次现代性的突破和丰富,在中国喜剧史上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