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炎婷 《新疆教育》2012,(15):72-73
“知恩图报”、“有恩必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等妙语已深入人心。孩子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他们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让孩子学会感恩对其一生的发展很重要。本文就日常教育中如何渗透感恩教育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2.
时下,有关感恩教育的校园创意很多:有的让学生把生鸡蛋带在身边上学,体验父母呵护孩子的不易;有的专门设立了“校园感恩节”,反复呈现各种感恩场景;有的让学生写“感恩日记”,从大小事情中感受他人的关爱……积极尝试不同形式的感恩教育本无可厚非,可要想让美好的教育初衷成为现实,必须准确把握感恩教育的“位置”,充分顾及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和接受程度,用最自然、通俗的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3.
幼儿感恩教育,就是让幼儿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和关爱,从而产生感激和报恩的意识,并主动地去关爱和帮助他人的一种活动。让幼儿学会感恩对其一生的发展很重要,开展感恩教育不仅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可见,幼儿园的感恩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如何开展幼儿感恩教育呢?现谈谈我的教育经验。一、感恩教育从我做起在每天的言行举止中,我们教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当我们对幼儿时时关爱,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时,  相似文献   

4.
刘庆珍 《师道》2009,(5):23-24
如今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衣食无忧并倍受关爱,是家里的“小皇帝”;“以分定人材”的观念在社会中依然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风使得家长们让孩子变得像读书机器,缺少个性和活力;生活的一切来得太容易,孩子不懂得感恩,不知道珍惜;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感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古人有许多描述感恩的语句,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极为真切地表达了对给予自己帮助的他人的感恩之情,是对知恩图报这种美德的最好阐释。学会感恩,每个人都会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都会有一个快乐的成长空间。从小学会感恩,对孩子的一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应该让孩子时时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  相似文献   

6.
时下,“感恩”突然成了教育的热门话题,有的学校“让孩子每天带生鸡蛋上学”,体会父母呵护他们的一片苦心;有的学校还专门设立了“感恩节”;还有的学校让学生给家长写“感恩信”,体悟到来自父母慷慨无私的爱鸦甚至有的学校用“剖腹产手术DV”为题材教育孩子感恩……无论学校还是家庭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积极实施“感恩教育”本无可厚非,但是应尽可能考虑孩子的认知能力和接受程度,用最自然、最通俗的方式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而不是盲目地“顺应潮流”、“追赶时髦”,主观臆断地“一摁了之”,让感恩教育沦为“一日曝,十日寒”的“做…  相似文献   

7.
感恩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我们的孩子或者子女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从而让孩子真正地懂得感恩。  相似文献   

8.
康琳 《家长》2013,(12):48-48
亲爱的妈妈: 您好! 我喜欢唱起这首《感恩的心》:“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说实话,我常常沉浸在歌曲表达的意境里,久久回味着:母亲的爱是那么无私、伟大,带来温暖、关爱、呵护、滋润。  相似文献   

9.
<正>"落叶用化作春泥更护花来感恩大自然让它拥有了衬托红花的一生;雄鹰用展翅飞翔来感恩蓝天的广阔无垠";"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是动物界感恩的最佳典范;孔融三岁让梨的动人故事家喻户晓,成了大人们教育孩子懂得感恩的生动事例。无疑,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感恩意识,使他们拥有一颗感恩的  相似文献   

10.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每当听到这首歌,心里都会充满着感恩;幼儿更应从小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幼儿园,感恩社会。但是现在的孩子往往缺少感恩意识,觉得得到的都是理所当然。对此,我班开展了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动,并把"感恩、知恩、报恩"融入一日生活中,让幼儿从中体验感恩,并在日常活动中实践感恩。  相似文献   

11.
时下,“感恩”突然成了教育的热门话题:有的学校“让孩子每天带生鸡蛋上学”,体会父母呵护他们的一片苦心;有的学校专门设立了“感恩节”;还有的学校让学生给家长写“感恩信”,体悟来自父母慷慨无私的爱;有的学校甚至以“剖腹产手术DV”为题材教育孩子懂得感恩……无论学校还是家庭,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积极实施“感恩教育”本无可厚非,但以孩子的认知能力和接受程度,这些方式能否使感恩教育得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的德育工作应该重视感恩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重视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军队的保卫之恩、祖国的呵护之恩……从家庭和幼儿园开始,学会尊重他人。  相似文献   

13.
王本贤 《中国教师》2011,(12):62-63
<正>追求善良和美好是做人的根本。小学阶段是孩子个性倾向和道德情感的成长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的最佳阶段。在孩子幼小、纯洁的心田里播下"关爱"感恩"的种子,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懂得回报,是学校德  相似文献   

14.
一、活动的提出当前农村小学“独生子女”和“留守学生”中普遍存在以下不良倾向: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他们对家人给予的爱认为理所当然,且没有机会学习付出自己的爱。为使孩子们理解被爱,学会感恩与关爱,有必要通过实施“感恩教育”,让“感恩”润泽学生心灵,奠基学生生命。感恩与爱和慈恩共生,与谦卑和忏悔同在。“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感恩图报,当有激于衷矣”,讲的都是感恩。它包蕴着孝亲敬长、关爱他人、热爱故土、精忠报国、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等传统…  相似文献   

15.
当下,让学生学会感恩,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面前。为此,学校开展了以“感恩·关爱”为主题的感恩系列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孩子们的感恩意识,塑造孩子们的感恩心灵,让孩子们常怀感恩之心,常行报恩之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感恩是一种方式,感恩是一种境界。只有学会感恩,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与爱戴。 爱如一股涓涓细流,虽无声,却能滋润干涸的心灵。它虽平凡,却在平凡中孕育着一份惊人的伟大。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重视感恩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  相似文献   

17.
华志益 《教育》2014,(12):73-73
学会感恩,对于当代的孩子来说,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让孩子学会感恩,其实是要他们懂得尊重他人,更要在此基础上懂得助人为乐的美好.感恩教育,可以使学生懂得“获得爱与付出爱是同样重要的”,可以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体会他人的内心情感,懂得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老师、感恩生活.感恩的定义与由来感恩的定义“感恩”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  相似文献   

18.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我们都曾听说过;滴水之恩,当涌采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都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教育幼儿“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是啊,人的一生中,想要感恩的人不计其数,如曾经帮助过你的陌生人,关心我们的爷爷奶奶,充实我们内心世界的导师等,但是,我们首先要学会感思自己的父母,是他们把我们帝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让我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友情的真挚,让我们体会到了世界的酸甜苦辣。然而,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时常听到,看到一些驻子对父母有很多的要求,当父母满足帮助了他,他认为是必要的。而自己却从不知要感谢、关爱、回报父母。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面对他人的关爱,他们很少想到要去感谢和回报。这样下去会使孩子们缺少爱心,缺乏责任感。为此,我更多地关注班里学生的情感教育,从小培养他们“学会感恩”,在“学会感恩”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待人接物的正确态度。于是我选择“学会感谢”这个主题开了一次班会。  相似文献   

20.
很多人做了父母之后,就学会了隐忍。尤其是很多年轻母亲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情绪再不好也会以微笑面对孩子。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认为父母天生就是该这么“好”的,而不知道珍惜别人的关爱。因此我认为,要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得让孩子明白你的付出。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孩子玩“角色游戏”,让孩子扮演家长,家长扮演孩子。在“角色”游戏中,父母不妨把孩子的种种表现予以复制,如挑食、任性、撒娇等等。因为是游戏,孩子会很投入地想方设法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麻烦”。孩子虽然小,但是只要与他真诚地沟通,他们完全可以理解父母为他们付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