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红楼梦》中,林黛玉之哭不仅贯穿于她生命的始终,而且贯串于全书的始终,并在其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黛玉之哭就是曹雪芹之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黛玉就是作者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中的妙玉在金陵十二钗中排名第六,名列王熙凤之上,由此可见她在书中的地位,但曹雪芹在写到其身世来历时却多用隐笔,连家族姓氏都讳莫如深。然而从她带发修行、情趣高雅、生活考究等蛛丝马迹中仍透露其不凡的身世。  相似文献   

3.
四春: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 四宝:贾宝玉、甄宝玉、薛宝钗、薛宝琴。  相似文献   

4.
大观园的另一个叛逆者是林黛玉。林黛玉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叛逆,也是由她的生活环境和特殊的生活道路决定的。林黛玉的家庭也是侯门贵族,世宦之家,十分富有。因父母无子,黛玉便受宠如“掌上明珠”。如果不是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父母相继去世,黛玉很可能被培养成一个标准的封建阶级淑女。 黛玉童年的欢乐是很短暂的。母亲病故后,贾母可怜这个孤女,把她接到贾府,使她陷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之中。当初受宠环境下形成的孤傲心理,在新的、寄人篱下的环境中产生了强烈的抵触,促成了黛玉叛逆性格的形成。刚到贾府时,贾母对她也是“万般怜爱”  相似文献   

5.
“金陵十二钗”中的妙玉,对宝玉有一种特殊的情缘。拢翠庵品荼;芦雪庵联诗,罚宝玉乞梅;宝玉生日,妙玉“飞帖祝寿”;观棋时心神荡漾,而其最后之“终陷泥沼中”,则表明了妙玉的感情是一种毁灭的美。  相似文献   

6.
“人物类”阅读理解文章可分为两类,一类写身边人物,亲人、朋友、老师、同学等,一类写非身边人物,名人、陌生人等。七年级阶段,我们接触最多的是第一类,这些文章,以刻画人物为中心,在日常生活的情节和细节中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以突出人物的个性,表达作者对人物的感情、评价或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悟。  相似文献   

7.
8.
优秀的演员能惟妙惟肖地扮演各种性格迥异的人物,杰出的画师用一支画笔可绘出形神不同的各种肖像;一代文豪鲁迅用一个“偷”字写活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写出了多种多样的情趣。  相似文献   

9.
“韩”风吹     
从搞怪的流氓兔到漂亮的韩服娃娃,从韩剧到韩国泡菜,从优美的传统舞蹈到刚劲的跆拳道,"韩"风一路势不可挡地席卷全球,以致大多数年轻人都或轻或重地"感冒"了一把。那么今天,就让我们逆风而行,去位于太平洋的"韩风穴"一探究竟吧!  相似文献   

10.
“红楼”铭     
山不在高,有钱则名;水不在深,有权则灵。斯是红楼,惟赖创星。纪周上楼层,刘丰入前厅。谈笑有女人,往来多白丁。可以走碧波,通要津。无警笛之乱耳,无监察之烦心。民有褚时健,官算吴长清。人民云:“可恶之极!”  相似文献   

11.
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规范中学语文小说教学内容,具体策略是:以结构、视角为核心来确定教学内容,从而丰富"人物、环境"这两个概念;从联结的角度来说明单双线结构的意义,在刚和柔、冷和热、疏和密、有和无的对比中,论述情节结构对环境描写、塑造人物的作用;以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主视角和副视角两个侧面,来领会小说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2.
“红楼”考     
文章对"红楼"之义及其历史衍变作了考察。认为"红"的含义经历了由粉红变为朱红的演变过程,"楼"有楼台与重屋两种形制。"红"与"楼"皆具贵族属性,故"红楼"之本义为富贵者居住的朱红色楼房。"红楼"词义在晚唐以后渐变为妓女住所的代名词,其缘由有三:一、唐宋以后,"红楼"成为妓女的重要活动场所;二、"红楼"成为花间派艳情描写的空间;三、扬州歌舞伎艺兴盛,冶游扬州"红楼"者甚众,杜牧可为代表。虽然杜牧是用"青楼"表示扬州妓居,但自宋代开始,文人提及杜牧狎妓,多用"红楼"代之。最后说明"红楼"与"青楼"之异同,二者皆"艳",然前者"贵"后者"贱"。  相似文献   

13.
《总司令换房子》是一篇阅读课文。通过写朱德总司令换房子的事,表现他“时刻想着人民的利益”的崇高品质。教学时,建议紧扣“换”字,通过想、读、练,追根究底,品析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4.
以前,在课堂教学中流行一个提法,叫做教师讲课“讲深讲透”,以为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法宝。殊不知,这样以讲代练,替代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把课堂练习挤到了课外,加重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同时,因为讲过了头,也常常给后继教学带来困难。现以“万以内数的认识”一节的教学为例说明这一点。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一节的教学中,有些老师从过去提倡的“讲深讲透”的要求出发,往往把教学要求不适当地提高到认识一万和万以内的数。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热记最初的五个数位的数位顺序,即“个、十、百、千、万”。学生对这五个数位先人为主,印象很深。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上述的教法是不顾后继教学的“捞青”做法。这样做,把认识万以内的四  相似文献   

15.
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里有一段关于诗词作品“隔”与“不隔”的论述。王国维认为,无论是诗是词,写景抒情能做到自然真切才是“不隔”,否则就是“隔”。具体一点说,这里包含  相似文献   

16.
读完张爱玲的《半生缘》,直觉得"叹人间美中不足"的缺憾之美。当男女主人公世钧和曼桢经历百折千回二十年后重逢,是这样描写的:"曼桢半晌方回:‘世钧,我  相似文献   

17.
你们可知,《红楼梦》里色彩最多。王熙凤是红色。热情,大胆,能干,狠毒。她的出场风风火火。她深得贾母的宠爱,被昵称为“凤辣子”。她让人看着可爱,吃着害怕。她“明里一盆火,暗里一把刀”,“毒设相思局”“大闹宁国府”——纵是一只火红的“凤凰”,最后还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林黛玉是蓝色。她本是绛珠仙草,为报神瑛灌溉之恩,才下临凡界,注定要流尽一生的眼泪。蓝色虽是忧愁、敏感、孤傲的,却也是清新、叛逆、坚强的。黛玉始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她的一生大概可以用“冷月葬花魂”来概括。在月色晴朗的夜里,天空不是深蓝色…  相似文献   

18.
说“帘”     
初夏天气.窗前挂上了竹帘,小斋的境界.分外地感到幽绝,瓶花妥帖.十分宜人。这小天地起了变化.还不是这帘在左右吧!说起帘.这在中国建筑中是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上个月老妻去世了."碧楼帘影不透愁,还是去年今日意"。去年的今日,她卧病家中.而今日已是人去楼空。我踏入她的卧室.见了帘影依然,就吟出了古人这句词来。与那句  相似文献   

19.
汉语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汉语也是一种奇妙非常的语言,一种深藏意蕴、充满美感的语言,它方方正正,如珠如玉,如诗如画。在时间长河中,它们记载着历史,推动着时代;过去、现在和将来,汉语在我们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无可替代。大到传承文化,小到日常交流,汉语时刻与我们为伴。在与我们每个人密切相连的名字中,同样可以看出很多汉语的学问来。  相似文献   

20.
<正>“一点突破”是指在阅读教学中抓住课文最敏感、最关键的部位逐步进行延伸、拓展,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中高年级的文学性文本有小说、诗词、散文等文体,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抓住文中关键的“一字一词”或“一问”,即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现结合《小英雄雨来(节选)》《精卫填海》《长相思》等课例的人物形象品析,浅谈在文学性文本阅读教学中,如何利用“一点突破”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