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景公好弋②,使烛雏主鸟而亡之。③景公怒而欲杀之。晏子曰④:“烛雏有罪,请数之以其罪,乃杀之。”景公曰:“可。”于是乃召烛雏,数之景公前,曰:“汝为君主主鸟而亡之,是一罪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二罪也;使诸侯闻之以普君重鸟而轻士,是三罪也。”数烛雏罪已毕,请杀之。景公曰:“止,勿杀而谢之。” 【注释】 ①本文选自刘向《说苑·正谏》,题目是编者加的。②景公:齐景公,春秋时齐国的国君,公元前547年-490年在位。③烛雏:人名,在《晏子春秋》中写作“烛邹”。④晏子:即晏婴,字仲平,春秋时政治家。在齐灵…  相似文献   

2.
据《春秋》的记载:齐国崔杼杀了他的国君,史官秉笔直书:“崔杼杀其君”,史官遂因此遭了杀身之祸。其弟接掌兄职,照写,又被崔杼所杀。次弟也遭了同样的厄运。一直到三弟继续照写,崔杼终于无奈。才放了他。当时齐国南部有位“南史氏”听到了这件事,捧着简册,兼程赶来。准备续书此事,及闻齐史已定书其事,崔杼已停止杀害而罢。这一则史事的启示是:史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对当代做忠实的记录。  相似文献   

3.
这一节是礼仪课,黑板上写着:与皇帝相处的礼节。 贾代儒老先生在细致地讲解:见到皇帝该怎样行礼;皇帝表扬你时该怎样回答;皇帝奖赏你时该怎样谢谢他;皇帝要杀你的头时该怎样求他最好不要杀……  相似文献   

4.
短文译注     
(一)齐庄公六年,大夫崔抒杀庄公。太史书曰:“崔抒论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注释]①齐庄公:春秋时齐国君。②大夫:古代官职名,在卿之下。③崔抒:人名。④太史:史官。春秋时史官有太史、左史、右史、南史等不同的名称。⑤书:记录,记载。⑥弑:杀。特指臣杀君,子女杀父母。⑦崔子:即崔抒。子,古时对有爵位的人的美称。⑧嗣:接续,继承。⑨舍:舍弃。⑩南史氏:春秋时,齐国的良史。(11)简:古时用以写字的竹片。…  相似文献   

5.
“死且不朽”注释疑议泾县中学陈晓保《之战》中“寡人之以为戮,死且不朽”一句,教材注为:“(如果)我们国君把我们杀了,(虽然)死了,也将不磨灭。表示当死,不冤。之,结构助词。”笔者对“死且不朽”的注释有异议,现与教材编者商榷。要正确理解一个词语,就必须...  相似文献   

6.
熬鹰的启示     
我对三个历史人物万分敬佩,一个是春秋吴越争霸时的范蠡。他倾尽全力帮助越国国君勾践打败吴国国君夫差,成就了霸业。但他在功成名就之时,却悄然全身而退,隐居江湖,成了一代巨贾。  相似文献   

7.
心里的许诺     
季札是春秋时吴国的公子,奉命出使几个诸侯国。他在拜访徐国的国君时,徐国的国君喜欢上季札的佩剑,可是没好意思开口要。季札心里明白他的意思,但因为他还有出使任务,不能没有像样的佩剑,就没有送给他。等到他完成出使任务返回,徐国国君已经死去,于是季札解下宝剑,挂到徐君墓前的树上离去。他的随从很不解,说:“徐君已死,你这是送给谁呢?”  相似文献   

8.
找到自己     
有必要认识两个人. 一个叫公子札,是春秋时吴王寿梦的第四个儿子,照旧礼,我们尊他为季子.一天,季子佩戴着宝剑去看望徐国国君.国君看完季子的剑后,满脸喜欢之色.季子看在眼里,心想,这剑还是送给爱剑之人吧.当时急于出使晋国,季子没有立即把剑送给徐国国君.等到他出使回来,徐国国君已死.季子黯然,当即摘下宝剑要交给徐国继任的国君.  相似文献   

9.
张作田 《高中生》2009,(5):22-23
公元前686年,齐国国君齐襄公被杀。公子纠与公子小白听到消息后,都急着要回齐国争夺王位。鲁国国君鲁庄公决定亲自护送公子纠回齐国。管仲对鲁庄公说:“公子小白在莒国,离齐国很近。  相似文献   

10.
找到自己     
有必要认识两个人。一个人叫公子札,是春秋时吴王寿梦的四子,照旧礼,我们尊他为季子。一天,季子佩戴着宝剑去看望徐国国君。国君看完季子的剑后,满脸喜欢之色。季子看在眼里,心里想这剑还是送与爱剑人吧。当时急于出使晋国,季子没有立即  相似文献   

11.
找到自己     
有必要认识两个人。一个人叫公子札,是春秋时吴王寿梦的四儿子,照旧礼,我们尊他为季子。这一天,他奉命向西出使晋国。出使之前,季子佩戴着宝剑先去看望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徐国国君。徐国国君是个爱剑人,当他看完季子的剑后,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满脸的喜欢之色。  相似文献   

12.
朝仪的变迁     
在封建社会的历代王朝中,君臣相见的礼节,一般说来,是由简而繁,由宽而严的。上古的国君和臣下相见,是一同站立,在讨论政事时则是同坐。做臣子的下拜,国君有时也须答拜。秦汉以后,皇帝日自高大,“万岁”开始成为称呼皇帝的专用名称。但汉代皇帝召见丞相,还须  相似文献   

13.
找到自己     
有必要认识这两个人。 一个人叫公子札,是春秋时吴王寿梦的四儿子,照旧礼,我们尊称他为季子。这一天,他奉命向西出使晋国。出使之前,季子佩戴着宝剑先去看望徐国国君。徐国国君是个爱剑之人,当他看完季子的剑后,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满脸的喜欢之色。  相似文献   

14.
帝国和王国     
一般君主制国家或称帝国或称王国,以别于共和制国家。人们通常把国君称皇帝的国家称为帝国,把国君称国王的国家称为王国。如当代埃塞俄比亚帝国、沙特阿拉伯王国等即依其国君称皇帝或称国王以区分之。再如历史上,1870年前普鲁士本是王国,普法战争后普鲁士统一了德意志,  相似文献   

15.
“献曝”与“献芹”这两个故事都出于《列子·杨朱》,关于“献曝”,《列子·杨朱》里这样记载:“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媪磨,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有广厦奥室,绵纩狐貂。顾谓其妻日:‘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大意是:春秋时宋国~农夫,常穿用新旧丝絮缝制成的冬装过冬。劳动后曾晒了晒太阳,自我感觉非常好,竞忘记了天下还有“广厦奥室,锦纩狐貉”。便高兴地说:“晒太阳的温暖,人们还没有感知,我把这个告诉国君,必有荤常。”  相似文献   

16.
[指鹿为马]     
《小学语文教学》2006,(7):19-19
秦朝丞相赵高想篡夺帝位,怕群臣们不服气,就想了一个办法来试一试大家。他牵来一只鹿献给皇帝说:“这是一匹马。”皇帝笑着说:“丞相你弄错了吧?这是一只鹿。”赵高就问旁边的大臣们。他们有的不做声,有的跟着赵高说是马,也有说是鹿的。凡是说鹿的人,后来都被赵高杀了。从此以后,群臣都害怕赵高。  相似文献   

17.
唇亡齿寒     
春秋时,晋献公为了扩充自己的地盘, 找借口要派兵灭了虢(guo)国。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经虞地。大夫荀(xun)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  相似文献   

18.
选择题设计精选1.战国时,荀子游访秦国后,在《强国篇》中谈到:秦民风纯朴,官吏忠于职守,士大夫效忠公室,朝廷办事效率高,“故四世(自秦孝公起的四位国君)有胜,非幸也,数也。”荀子的观感可以说明A.秦国的四位国君很有作为,秦国强盛是必然的B.荀子把秦国...  相似文献   

19.
有的老师在讲授先秦作品时,喜欢把当时的最高统治者称之谓“皇帝”。如“皇帝把屈原流放了”、“皇帝赐某某自杀”等,我认为这种讲授是欠妥的。因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在春秋以后、秦帝国建立以前,大都称为“王”;“皇帝”这个称谓是随秦帝国的建立而出现的。  相似文献   

20.
君:译为您。“别君去兮何时还”(《梦游天姥吟留别》)子:译为您。“此方有辱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