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诗的内容或抒发作者感情,或谈论艺术见地,或咏叹画面意境。这种题在画上的诗就叫题画诗。诗歌借助书法,与绘画之美极为巧妙地结合起来,相映生辉,增强了作品的形式美,成为中国画的艺术特色。题画诗源于何时,历来说法不一。学术界持北宋者居多,也有学者认为北宋以前的许多赞美绘画或对绘画有感而发的诗歌,虽不题在画上,但从广义上讲,也算是题画诗。杜甫就曾有许多咏画诗,被后人认为是题  相似文献   

2.
由于特殊的文化渊源和艺术发展过程,中国的文人和画家历来提倡诗画结合,从而达到“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画统一的境界。中国的山水画,不仅能表现“以大观小”,还能表现“小中见大”的空间美。这种山水画和诗的结合有外在形式的“诗配画”,也有内在意境的结合“画中有诗”,我们应在继承前人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开拓新的山水画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题画诗,可以说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种极其特殊的美学现象.题画诗是绘画章法的一部分,它通过书法表现到绘画中,使诗、书、画三者巧妙结合,构成了中国画的艺术特色,使人在读诗看画、看画赏诗之中享受艺术美.而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揭傒斯则是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位题画诗作家,他的题画诗意义深远,所表现的“幽人高卧”的山水意境、咏物咏怀的人生理想和诗画融合的审美追求堪称艺术典范.  相似文献   

4.
诗与画作为两种紧密联系的艺术样式,被称为孪生姊妹。“书画异名而同体”,“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等名言隽语足以表现二者作为姊妹艺术的相通互借之处。然而,诗与画毕竟又是两种不同的艺术样式,其特殊性自不待言。况且中西艺术史上关于诗画的比较研究又是以各自的艺术实践为基础的,同样是诗,或同佯是画,在中西方却可能存在着不同的文化特征。所以本文就以中西方传统的诗画对比观为基点来探讨它们各自所体现的历史文化内涵。众所周知,在诗与画的关系上,苏轼倾向于“诗画同律”说。在《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之一中有“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名言,而在《书摩诘蓝田烟雨  相似文献   

5.
论诗与画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运用精练、形象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感情.绘画属造型的艺术,它通过色彩、线条来描摹人或事物的形状特征,以表达感受与思想.东方与西方在两者关系的阐释上存在着不同点.东方侧重于诗与画两者水乳交融的结合,即长期以来“诗中有画”的命题占主导支配地位.在西方则历经了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诗画相关论、启蒙主义文学时期的诗画“求异存同”论、象征主义及印象主义文学时期的诗与画的整合论等对诗画关系的阶段性认识积累.即从侧重诗画不同点到最终强调诗画关系的紧密相关性.东方的综合思维模式决定了“诗中有画”,西方的分析思维模式决定了“诗画求异存同”论.  相似文献   

6.
“诗画本一律”,诗与画本质上趋同性,但两者的融合过程却漫长。作为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上唯一的有明确教学制度的皇家绘画机构——“画学”,实行了以诗立题创意的创作引导,使绘画从单纯的再现性艺术向表现性转化,较好地体现了文化交融、文化“变格”的北宋独特的时代品性,推动了宋代绘画的文学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中国绘画是综合艺术,它除了画面,还有诗词、书法和印章,是融诗书画印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这是中国画的重要特色。诗画的结合,既增大了画面的艺术容量,也加深了画面的艺术境界。诗书画印中,除书画本为一体,即所谓书画同  相似文献   

8.
中国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特色鲜明。蕴涵深厚,是世界绘画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所谓“画分三科”(人物、山水、花鸟),实际上概括了字宙和人生的三个方面:人与入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自然界各种生命之间的关系。三者整合成宇宙,体现了艺术的哲学蕴含。我国素有“诗画相通”的传统,宋代的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总结绘画创作时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苏轼评价王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历代“咏画”、“观画”的佳作很多,当代著名诗人王家新上世纪80年代以《中国画》为题创作的组诗.广受好评,其中的一首《鱼》可谓出类拔萃——  相似文献   

9.
一、台湾诗坛女旋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宋代大文豪苏城以“味摩法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来高度评价王维,以此盛赞王维的诗作富于构图美、色彩美,善于运用绘画的技巧入诗,从而创造出“诗中有画”,具有永久艺术魁力的意境。在当代台湾诗坛上,也有这么一位女诗人,将诗、画巧妙地融汇贯通,以画人诗,以情景交融的画面构成雅丽清幽的诗画意境,使诗的形象鲜明感人,独具~格,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风采,其诗作从80年代至90年代初一度风靡台湾、大陆两岸,掀起一股又一股抢购其诗集的热潮。她,便是人称“台湾诗坛女旋…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画”在起源、成立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特征.在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现象中,首先分析了书、画两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含义、存在的共同之处和如何互相渗透,以及它们结合在一起给绘画带来的艺术效果;在论述画与诗的关系时,讨论了画与诗的各自擅长的领域,两种方式相结合在一起之后起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印加入绘画后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画与诗的题写又对画面的构图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苏轼题画诗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题画诗共计102题157首。所题画科,分为人物、山水、畜兽、竹石花鸟虫鱼及其它四类。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堪称中国题画诗史上的高峰,它不仅表达出众多绘画理论上的高超见解,显示出灵活自如地驾驭诗画艺术规律的高超才能,展现出诗人各种各样丰富真挚的思想感情,而且全面地发掘了题画诗的功能,把题画诗真正提高到“以诗赏画,以诗阐画,以诗补画,以诗导画”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2.
诗与画的关系是中国古代艺术美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诗与画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具有本质的不同,在中国画中却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本文认为诗与画的融合从外在形式上表现为“以诗为画”、“以画为诗”和“诗画一体”三种形态,在内在关系上具有同一性,中国古代哲学艺术精神及文人画是这种同一性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王辉 《华章》2011,(27)
王维的田园山水诗之所以能取得很高的成就,是因为能把诗和画溶为一体.苏轼在《书摩诘兰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的这一评价,高度地概括了王维把诗画结合的艺术特色.王维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从而成为把诗歌和绘画高度结合的开创性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意境是中国文学中审美的高层境界。中国小说讲求意境 ,影视改编也应重视意境的化用。“画是无声诗 ,戏是有声诗”。以画面与声音为叙事语言的影视艺术虽重写实 ,但也要有“诗情画意” ,要求有画面美、形象美、意境美 ,以精粹的艺术手段使人产生更多联想 ,给人以更多意境 ,更多的美。本文从意境的产生及特点入手 ,结合实例 ,论述意境的化用在改编作品中是传达小说艺术精髓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5.
题画诗艺术价值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画上题诗是中国绘画艺术独有的民族文化之特色。题画诗主要通过中国特有的书法艺术将诗的功能与画的造型特点联系在一起,融诗画为一体,形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审美情建。  相似文献   

16.
绘画与诗歌是两个性质不同的艺术门类,但在我国古代,这两门艺术并不是互不相干的。从以画为题材的诗歌出现到诗书画一体,表现出逐步融合的趋势。诗画融合方式有三:一是以画为题材作诗;二是追求画中的诗境;三是画面题诗,诗与画共处一体。我国美术史就体现了诗画融合的历程。诗画融合的原因,则源于我国传统的文艺观点与审美取向;源于我国传统的思维模式;源于画家审美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唐代诗人王维在其诗歌创作中很好地体现了他诗画意境统一的观念.“诗中有画”是王维诗歌作品的艺术特征,自然也就体现在各个重要的创作环节上.(一)结构.三维的诗往往采用组诗的形式来写,每首诗都可构成一个画面,合起来可以集结成一幅和谐的全景画面.(二)炼材.王维诗善于捕捉形象和创造形象,在诗中体现出绘画的特点.(三)语言.王维诗善于运用词句描绘形象的声、色、光、态.这三方面在其诗中是融合为一体的.  相似文献   

18.
在瑰丽璀璨、五彩缤纷的大千艺术世界中,有一个历史悠久的线条王国——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诸多艺术美学之间,存在着不可分离的密切联系,它们互相依赖,互相影响。中国的书法与绘画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诸如“诗、书、画”三绝、“书画同源”、“书画用笔同法”之说,即是人们对艺术这个庞大家族中“书”与“画”具有最近的“血缘”关系的  相似文献   

19.
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古往今来,人们也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来进行研究和评价。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对李清照词的绘画美的关注,却显得极为薄弱。因此,从审美角度来分析李清照词的绘画美对于全面地、完整地认识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是有一定意义的。古人写诗强调“诗中有画”,认为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因而“诗画同源”之说也源远  相似文献   

20.
绘画是我国民族的传统艺术。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它积累了无数优秀艺术家的聪明和才智,逐渐形成一种特有的表现形式。诗画结合便是中国画最显著的特色。晋代大画家顾恺之取曹植《洛神赋》为题材,绘成《洛神赋图卷》,构思精妙,用笔古茂,人物的神态飘逸,画面上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的诗的美感,可说是我国古代诗画结合的嚆矢。唐代王维的诗和画,向来为人们所赏叹。宋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深中肯綮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