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十八棵御茶”和“龙井茶”原产地闻名的“老龙井”,经过近一年的精心整修现已面貌一新,成为一处集文化交流、休闲、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2.
客来敬茶,以茶会友,历来是中国人待客的传统礼节。而韩国茶人却把茶敬到了茶的故乡中国,敬到了杭州这个对茶文化情有独钟的城市。韩国茶人联合会草日香茶会和韩国创作音乐研究会一行,千里迢迢带着茶具茶艺、乐器乐曲,专程来到西子湖畔,于2月25日为国际茶文化研究的倡导者、开拓者,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王家扬先生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耆老茶会”。早春二月的老龙井御茶园苍翠欲滴,满眼生绿; 老龙井旁泉水淙淙,杂花生树; 远处波浪般伸展开去的茶园新绿一片,在和煦的阳光下呈现出无限生机,尤其是那新砌石栏围着的十八棵御茶、枝繁叶茂…  相似文献   

3.
又是龙井新茶飘香时节。3月28日,杭州湖畔居茶楼、西湖国际茶人村、老龙井御茶园、和茶馆同时首开“西湖茶宴”。近午,宾客相继如期而至,服务员先奉上一杯澄澈清纯的虎跑泉水,大家在品啜茶泉间,自由交谈,还除却口腔的杂异气味。一杯虎跑泉成了茶宴的一个引子。  相似文献   

4.
西湖龙井茶     
杭州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杭州市西湖畔龙井村一带出产的西湖龙井茶,则是中国著名的茶叶。关于龙井茶,唐代的《茶经》一书上已有记载。据传清乾隆皇帝巡游江南时在这里品茶后赞不绝口并将其中的18棵茶树封为“御茶”。由于历代茶农的精心培育,再加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尤其在春茶旺发  相似文献   

5.
话说普洱茶     
云南普洱县是普洱茶的故乡 普洱茶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名茶。普洱茶为哈尼族的先民所发现,世代加工经营。据记载,普洱茶的历史可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1700年。元朝初时被称为“普茶”,明朝万历年间才定名为普洱茶。明末清初,达官显贵与文人墨客以品饮普洱茶为时尚,有“夏喝龙井,冬喝普洱”的风俗雅趣。  相似文献   

6.
鲁迅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我想我算是有点儿福气的。来中国前,我不知道龙井茶是茶中极品,也不懂得如何分辨茶叶的优劣,只知道龙井茶是一种绿茶,后来到杭州留学,参观了龙井山脚下的中国茶  相似文献   

7.
湄潭问茶     
向来只有龙井问茶之说,我这儿记下的却是今年春日到黔北茶乡湄潭探茶、喝茶的一段有趣经历。故名之曰“湄潭问茶”。 湄潭位于贵州省北部,在黔北历史文化名城遵义之东南,两地相距仅70公里之遥。湄潭古称夷州,种茶、制茶、饮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之前,因为早在唐人陆羽的《茶经》里就有所记载。[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萧殷  应豪 《文化交流》2004,(4):66-68
沿西湖北山路行驶,约半小时便来到了龙井山园。山园满山满谷一片浓绿,大门口太湖石上镌着“龙井山园”四个苍劲有力行书大字,左边是两层高的鼓楼,显得古朴雅致。鼓楼旁是一个直径约3米的木制大水轮,它一天到晚在不停地转悠着。沿着台阶拾级而上,穿过飞檐翘角的龙井问茶楼门,眼前是一幢两层小楼,粉墙黛瓦,古色古香,它便是新近落成开放的龙井茶博物馆。陈列在龙井茶博物馆门口的大铜茶壶分外醒目,堪称一绝。茶壶圆径2米,用红铜精锻而成,四五个小孩才能把它环抱住,一次可以冲泡2万杯茶。这把巨型茶壶由我国铜雕艺术大师朱炳仁精制,现由龙井山园…  相似文献   

9.
孟铁 《文化交流》2006,(1):34-36
无论是在粤菜飘香的广州,还是在蜀味十足的成都,不论是九省通衢的武汉,还是在皇城根下的北京,一壶或浓酽或清香的好茶,总是让人心旷神怡,乐此不疲。有“茶都”美称的杭州,茶更是市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杭州人不但希望好茶,还讲究茶道,在休闲的日子里,喝茶人看着茶博士们那让人眼花缭乱的茶道表演,时间过得也就像匆匆而过的流水,惬意极了。现在,杭州的茶博士们心中更有了一分荣耀:因为有位叫李刚的茶艺表演者,他手拿铜嘴茶壶,把一大壶茶耍得出神入化,打败了全国各地的茶艺高手,为“茶都”杭州夺来了全国第一个“茶状元”称号。夺魁之“…  相似文献   

10.
名茶赋(一)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最早的野生茶树在中国;最早的人工栽培茶树在中国;最早的茶叶经典著作在中国;最早的茶文化在中国。中国是全世界喝茶人数最多的国家,也是茶叶消费最多的国家;中国是全世界茶叶品种最多的国家,也是名茶最多的国家。因作名茶赋以颂之。西湖龙井誉天下西湖龙井源远流长。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中记载:“杭州、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北宋杭州知州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