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计算器的使用》是根据新课程理念在教材[人教版大纲教材《数学》第七册(四年级)]中新增的内容,主要介绍电子计算器的构造、常用键盘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电子计算器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对其有不同程度的了解,教师在教学时应找准起点,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2.
现行初中教材,都把电子计算器的学习与使用写进教材里,要求学生掌握与使用电子计算器.近来不少省市允许初中学生把统一发放的电子计算器带进中考试场.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和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都引入了“计算器的使用”的教学内容,引发了一些值得商榷和思考的问题。譬如比较敏感的:学生考试时要不要使用计算器?这个问题也曾引起我校数学教师的争论。正方认为:知识的力量在于运用,既然小学数学教材引入了计算器的教学,就应该学以致用,并且计算器的使用能够提高计算的正确率,特别是对小数乘除法计算有很大的帮助;对待考试,他们提倡使用计算器。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和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都引入了“计算器的使用”这一教学内容.由此也引发了一些值得商榷、思考的问题。譬如比较敏感的“学生考试时要不要使用计算器”这个问题就曾经引起过我校数学老师的争论。正方认为,知识的力量在于运用。既然小学数学教材引入了计算器的教学,就应该学以致用,并且计算器的使用能够提高计算的正确率,特别对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5.
《小学教学研究》2004年第11期发表了黄红成老师的文章———《小学生考试不要使用计算器》(以下简称《不》),虽然通篇以调查数据为依据,但是我们还是对“使用计算器进行考试有害而无益,学生考试时不要用计算器为好”这个结论,不敢苟同。“电子计算器的使用”这一内容,人民教育  相似文献   

6.
2001年公布的《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会使用计算器,因此计算器首次进入了新课标的实验教材,同年,部分地区的中考开始允许使用计算器.计算器是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辅助工具,对学生的学习有促进作用,但若使用不当也可能会使学生形成对计算器的过度依赖,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如何在教学和考试中引导学生合理地使用计算器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中考试题的角度出发,分析计算器环境下的中考试题的命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使用人教版《数学》教学时,发现几个有关近似数运算的问题,教材的计算结果与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的结果不一致.近似数的计算一般按照传统的计算法则进行,但现在普遍使用计算器,在这种情况下近似数的计算应如何进行?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和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都引入了“计算器的使用”的教学内容,引发了一些值得商榷和思考的问题。譬如比较敏感的:学生考试时要不要使用计算器?这个问题也曾引起我校数学教师的争论。正方认为:知识的力量在于运用,既然小学数学教材引入了计算器的教学,就应该学以致用,并且计算器的使用能够提高计算的正确率,特别是对小数乘除法计算有很大的帮助;对待考试,他们提倡使用计算器。反方则认为:教材中虽然引进了计算器的教学内容,但大多数小学生在学习上有较强的惰性,计算器的使用会让他们产生过分依赖的心理,不利于学生口算能力和计算技能…  相似文献   

9.
毛振新 《江西教育》2004,(13):70-71
计算器的使用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会使用计算器乃至计算机正成为各类人才的一个必备技能,但在我们数学教学中尚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对此,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课标》)对计算器的使用提出明确的要求:“在课堂教学、课外作业、实践活动以及考试中.应当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还鼓励学生用计算器进行探索规律等活动。”为此,我们有必要研究计算器的使用对数学教学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对策,积极推进使用计算器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徐影梅  陈喻 《贵州教育》2009,(24):25-27
教材分析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积的变化规律)是苏教版《数学》第八册第十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增强自主探索规律的自觉意识,获得探索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1.
教材体系《用计算器计算》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将用计算器计算安排在第二学段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的知识体系中,具体目标是: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  相似文献   

12.
在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使用的电子元器件种类繁多,且用量很大,对于分发、使用和回收过程中的损耗很难控制.实施电子元器件"教材化"管理模式,即把一个学期内某个课程的实验实训所需的元器件整理成包,在课程开始时作为"教材"分发给学生,使用过程中由学生进行独立管理,而在课程结束后收归实验室元器件库,可以实现实验室电子元器件使用的"低耗、高效、易管理".  相似文献   

13.
杨丽丽 《黑河教育》2012,(11):59-59
教学内容龙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六课《游园计划我来做》。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介绍怎样启动“计算器”程序,如何运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计算器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它给人们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计算问题带来了方便,同时为探索数学问题,揭示数学规律带来了便利。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学生或多或少地接触和使用了计算器,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电子计算机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现行的初中数学教材中(北师大版),把有关计算器的知识和使用列入必修内容。我在教学中,提倡广泛使用计算器,同学们学习和使用计算器的热情很高,已经学会了用计算器计算平方、立方、开平方与开立方,会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它对应的锐角,会用计算器计算样率平均数及样本标准差,会用计算器产生随机数,同时掌握了计算器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国内市场上,科学计算器的型号很多,其功能质量也良莠不齐,如何帮助学生挑选到一款质量可靠,功能符合学段要求,价廉物美的科学计算器,是教育装备人员的应有职责。笔者研究了一些当前在国内市场上流行的科学计算器,参照GB/T4967-1995(《电子计算器通用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6.
在英语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未能进行校本化处理的现象以及操作误区。本文以上海市新教材《牛津英语》为例,探讨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校本化处理的原则和方法,为一线教师更好地实施新教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计算器的使用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会使用计算器乃至计算机正成为各类人才的一个必备技能,但在我们数学教学中尚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对此,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课标》)对计算器的使用提出明确的要求:“在课堂教学、课外作业、实践活动以及考试中,应当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还鼓励学生用计算器进行探索规律等活动。”为此,我们有必要研究计算器的使用对数学教学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对策,积极推进使用计算器的教学。一、计算器对数学教学内容的影响及对策1.计算器对计算教学的影响及对策新课程标准对笔算…  相似文献   

18.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四册(试用修订本),主要包括教科书和教师教学参考书,供六年制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使用。本册教材是根据2000年教育部重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大纲”)的内容和要求,在吸收多年教材改革经验,特别是在总结课堂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下面就教材中几个主要问题作一简要说明,以供参考。一、教材内容有哪些主要变动1.根据《大纲》关于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在小学中、高年级可以介绍和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计算或探索有关规律…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基于这一点,与原义务教育大纲配套的“老”教材,在第七册和第九册中首次增加了电子计算器的认识和使用方法的介绍,以及借助计算器进行整数四则运算、简单的混合运算和小数乘、除法的计算等内容,于是,计算器从尝试到…  相似文献   

20.
王建春 《江西教育》2006,(10):39-39
前不久,笔者到浙江宁波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新课程新教材教学观摩会,聆听了全国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的苏教版教材《卧薪尝胆》。薛老师对文中“奴仆”一词的教学独具匠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