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重点指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史主要包括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的政治状况.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内政外交,二战后资本主义政治新发展等是本专题的重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则是本专题的难点.  相似文献   

2.
主题内容范围:主要涉及英国、法国、美国、俄国、德国、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革命或改革、政治制度的沿革、内政外交、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变化等知识。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的政治、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内政外交、二战后资本主义政治的新发展等。  相似文献   

3.
主题内容认知  主题内容范围:主要涉及英国、法国、美国、俄国、德国、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革命或改革、政治制度的沿革、内政外交、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变化等知识。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的政治、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内政外交、二战后资本主义政治的新发展等。主题复习目标:资产阶级革命、改革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重要的政治思想及其对社会改造的推动作用;结合世界的特定背景,理解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政局变化等方面的共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4.
专题指导 本专题的主要内容包括:资本原始积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统一)前后的经济状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变化;三次科技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条件及变化情况是本专题的重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变化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是本专题的难点。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时期: (一)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时期(1500—1870年) 英国。通过圈地运动、殖民掠夺,对外贸易完成了资本积累过程。英国的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但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通过革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统治确立,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18世纪中期又打败法国,国外市场扩大。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上半期的工业革命,导致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英国成为“世界工场”,也成为在亚非拉都有广大殖民地的“日不落帝国”。  相似文献   

5.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宣传人文主义,启蒙运动进一步强调人的理性。两者都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反过来,其必将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鸣锣开道。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特征决定了人们对人身自由、政治民主的追求,于是在政治领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相继爆发,并在这些国家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俄、美、德、意、日等国资产阶级展开了不同形式的政治斗争,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形成。  相似文献   

6.
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逐渐引起社会的重大变革。欧洲发生文艺复兴运动,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是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17、18世纪,世界历史的发展继承了前一时期的转折和变化,向着更为深广的方向发展。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在社会巨变的大潮中,欧洲政治思想领域出现了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套政治构想。在法国,爆发了大革命,摧毁了封建专制统治,为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开辟了道路。在北美英属殖民地,建立了新兴的美国。这一时期的政治民主化斗争主要表现为资产阶级领导人民群众反对专制王权和封建特权的斗争,结果推翻了各国的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资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得以确立。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在世界许多地区展开,美国、德意志、意大利、俄国和日本等国家通过不同方式,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工业资产阶级通过斗争享有了政治权利,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7.
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逐渐引起社会的重大变革。欧洲发生文艺复兴运动,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是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17、18世纪,世界历史的发展继承了前一时期的转折和变化,向着更为深广的方向发展。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在社会巨变的大潮中,欧洲政治思想领域出现了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套政治构想。在法国,爆发了大革命,摧毁了封建专制统治.为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开辟了道路。在北美英属殖民地,建立了新兴的美国。这一时期的政治民主化斗争主要表现为资产阶级领导人民群众反对专制王权和封建特权的斗争,结果推翻了各国的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资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得以确立。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在世界许多地区展开,、美国、德意志、意大利、俄国和日本等国家通过不同方式,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工业资产阶级通过斗争享有了政治权利。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8.
张建平 《文教资料》2005,(34):24-25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当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一般途径,就世界近代而言,又是这一时期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主导潮流。其中,发生在工场手工时期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发生在工业革命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既是高中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历年来高考密切关注的重点。因此,本文试将这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作一全面的分析和比较。一、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解(一)革命开始的标志。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算起,资产阶级革命相继在北美殖民地、法国等地…  相似文献   

9.
[高考导向分析]本专题涉及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法国、美国、俄国、德国、日本等的社会革命或改革、内政外交政策、政治制度的沿革、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变化等基本知识。其中,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是重点,各国政治对世界政局的影响是难点。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占有一定的份量。例如,’95的“法国革命的根本原因题”、’97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性质题”、“反法西斯四次战役时间顺序题”等。在对本专题的复习中,应结合史实进一步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资本主义政治的本质特征。[专题知识体系](一)17、18世纪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童年阶段,即手工工场阶段。这一阶段,世界历史发生了巨大转折和变化,资产阶级革命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封建统治、欧洲封建国家自上而下改革、欧洲启蒙运动以及殖民国家积极推行殖民扩张政策等,构成了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的主体内容。  相似文献   

10.
辛江中 《新高考》2005,(10):30-33
学法点津 1.了解本专题主要内容: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各阶段反侵略反封建斗争概况,近代前期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各派别、地主阶级抵抗派抗争、探索的主张和活动。明确本专题重点: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及活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及活动;难点:近代各派政治力量抗争、探索的特点、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阶段特征19世纪晚期,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其影响下,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生了重大变化,垄断组织应运而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列强加紧瓜分世界,在19世纪的最后30年里,帝国主义国家几乎把世界瓜分完毕,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由于政治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于是在殖民利益及世界霸权争夺中矛盾日益加剧。以英德矛盾为主线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并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相似文献   

12.
一、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过程来看从新航路开辟到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再到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引发了19世纪中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浪潮,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基本确立起来。同时,由于资本  相似文献   

13.
专题指导 本专题包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政党政治的产生和演变等主要内容。各国政治状况是本专题的重点。各国政治对世界政局的影响是本专题的难点。 十七世纪上半期,产生于十三世纪的英国议会下议院融合了很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由于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640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几次反复较量,终于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专政的君主立宪政体,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十九世纪后半期,自由党和保守党在英国交替执政,十九世纪晚期,两党都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利益,对内进行社会改革以缓和阶级矛盾,对外积极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一战以后,英国经济势力遭严重削弱,政党政治发生了变化,自由党势力衰微,工党势力大张,1924年以后,工党领袖曾两次组阁,同时英国殖民统治秩序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而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4.
高三《思想政治》新教材增加了“三权分立”的有关内容,对此内容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三权分立,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制度,其主要内容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三权分立制度的理论基础是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洛克和法国资产阶级启蒙学者盂德斯鸠提出的分权学说。这一学说基于这样一个理论前提,即不受限制的权力必然会产生权力的滥用,导致专制,所以,国家权力就该分立,互相制衡。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们希望据此建立一个民主、法治的国家。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  相似文献   

15.
一、历史基本线索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资产阶级革命是在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队伍日益壮大,要求当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以推翻封建制度为目的的革命。主要史事有:17—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德、意统一。1640—1689年的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法国通过1789—1794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美…  相似文献   

16.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拉丁美洲爆发的洲际性独立运动,无疑是世界近代史上一次极为重大的事件。但是,这次深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的独立运动又没有能够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新建的17个独立国家的政权基本上掌握在保守的地主寡头手中,没有真正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封建的、半封建的大地产制继续存在和壮大,阻碍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独立国政治和经济方面有限的改革以及幻想对外国的依  相似文献   

17.
[专题解读] 变化过程:①1500年左右,新航路成功开辟,西方殖民时代开始,东西两半球开始互相连接,全球一体化进程开始起步。②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欧美诸国和日本的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英国等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侵略扩张,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大量输出工业品,掠夺工业原料,甚至直接输出资本,建立资本主义企业,使那里原先落后的、封闭的经济结构被打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19世纪中后期初步形成。③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列强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和剥削。加快对世界的瓜分,亚洲各国进一步殖民地半殖民地化,  相似文献   

18.
一、基本脉络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要求打破封建专制的束缚,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以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发展资本主义。西方民主政治一  相似文献   

19.
西方资产阶级人权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中世纪的萌芽时期,14世纪末到18世纪末的形成时期,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实践和发展时期,理论体系逐渐完善。十九世纪以后,西方人权研究和人权理论多维度展开,并在国际社会产生很大影响。其重要影响有三个方面,一是为资产阶级政治服务,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产生重大影响;二是资产阶级人权思想的优秀部分为世界大多数国家认可,形成国际公约或标准;三是引起国际范围内的人权讨论,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  相似文献   

20.
雷慧清 《新高考》2008,(3):29-33
一、主题知识整合 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猛烈冲击,封建专制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动摇。欧美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经过艰苦的斗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