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以塑造人、完善人为目标。不对人进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用就失去了人这一现实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人性提升的依托,是培养理想人性的重要手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人性的主体基础,真正做到尊重人、依赖人、塑造人。同时,人性也必须倚重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完善人格、丰富人性、高扬人性。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社会的本体论意义,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显著.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以塑造人、完善人为目标.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理应与人性论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人性论是发展人性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人性的发展性,真正做到尊重人、依赖人、塑造人,不断提升人性.  相似文献   

3.
“人性”具有层次性,而且是多层次、变化发展的。而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是不同人性的较量和同化,人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归宿。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顺应人性,教育方法必然具有多样性、层次性。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全面发展的人的基础是一个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正常的生命个体,是一个有一定人格特质的生命个体.从心理学角度讲教育的过程就是人格的塑造过程.因此,塑造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合格人才,就必须要塑造健康人格,健康人格的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思想形成发展规律、服从和服务社会发展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人的可塑性和主体性是思想形成发展规律的人性基础,表现为:人的可塑性是思想形成发展规律的客观基础;人的主体性是思想形成发展规律的前提条件。人的社会性和工具性是服从和服务社会发展规律的人性基础,表现在:人的社会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服从社会发展规律的人性前提;人的工具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社会发展规律的人性基础。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科是以"政治人"作为人性基础,而随着社会建设的深入推进,时代的主题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由"政治人"转向"社会人"。人的社会性能够把人性的其他内容统一起来,并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建构提供人性根基。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以“人”为出发点,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归宿,其实质是尊重人、塑造人、培养人、提升人的过程。从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的视域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本质,它应该是人性的塑造、发展、解放与超越。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信仰,同时也是最科学、最现实、最具人性化的崇高信仰。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马克思主义人性观就是站在哲学的高度对人性本质做出的最高概论。它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认识人,发展人,教育人。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阐述,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性观为理论依据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可行性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基础的哲学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一种教育都必须建立在特定的人性基础之上。从人性基础视角来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人性偏差,表现在:过于强调人的“社会性”中的整体性,忽视丰富多彩的“个性”;过于强调人的“社会性”中的“阶级性”,忽视人的“共同特性”;过于强调人的“精神性”,忽视人的“自然性”;过于强调人的“可塑性”,忽视人的“主体性”;过于强调人的“纪律性”,忽视人的“自由性”;过于强调人的“工具性”,忽视人的“目的性”。从马克思主义人性论视角,深刻反思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和偏差,正确找寻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是提高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0.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满足现实政治需要为目的和工作宗旨,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重要贡献,是应该肯定和继承的。但当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则需要经过论证,建立起它的学科理论基础。如果没有学科理论支撑,思想政治教育就只能局限于工作层面,很难升华为一门科学。这个学科的理论支撑或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人学。雷骥博士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一书就是在他的博士论文基础上,对如何从人性角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做的探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教育工作的根本问题涉及三个主要方面: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扣于此,坚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立德树人置于教育工作中心环节。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肩负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任务,理应在夯实理论知识基础的同时,塑造学生人格。也就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都是有思想、有主见、有实践能力的社会的人。马克思的人性观是从哲学的高度对人本质所做最高的理论概括,它为我们科学的认识人、教育人、发展人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的简要阐述,并以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点为基础,分析了人性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以及对“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有生命、有个性的鲜活的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和方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的和实现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尊重人、讲人性。本文积极探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的有效途径,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人性化、彰显人情味、增强感染力。  相似文献   

14.
<正>由雷骥编著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研究》(2008年11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基于人性角度,探索现代和谐社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人性基础理论研究新领域。该书的理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人性论,重点介绍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性理论相关逻辑发展,立足现实,回顾历史,以界定核心概念为基础,梳理历史人性思想发展脉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可见,任何理论只有保持与时俱进的品格才能真正具有生命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的应用理论之一,要想真正具有生命力和实效性,也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在人性基础视野下,实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人性化和现代性超越。所谓人性化超越,是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基于现代人的人性基础,实现其自身理论与实践向合乎人性方面的变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现实个人是工具性和目的性相统一的存在物,这是坚持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相结合原则的人性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正确对待人的工具性与目的性,处理好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处理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价值(社会价值)与目的性价值(个体价值或个人价值)的关系,处理好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这是正确发挥人的工具性和目的性人性基础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最终价值目标——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前提基础。  相似文献   

17.
人性关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意,是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立足点.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强调的人性教化,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人神之争,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点"现实的人",都把人性作为一个重要的考察依据.  相似文献   

18.
容晖 《大学时代》2006,(8):64-65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是凝聚人心,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的工作。而要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取得实效,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人做文章。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质和核心:塑造人如果说当前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的实质和核心是发展经济和生产力,那么,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质和核心则是塑造人。从理论和历史看,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塑造人。我们知道,思想政治工作和人的关系有两个层面:其一、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或承担者。有效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充分活跃…  相似文献   

19.
人性自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从人性视角对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审视,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过于重视人的社会属性而忽视人的自然属性的问题。因此,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大人性教育的力度,故有必要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性教育的关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路径等问题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对人性的充分认识和理解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根本。马克思提出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统一;马斯洛的人性论是以“似本能”为基础的需要层次理论。马克思-马斯洛的人性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受教育者的物质需要,重视受教育者的社会属性,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人性差异,激发其潜能与主观能动性,促进受教育者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