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素质教育十  相似文献   

2.
3.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本文从参与坡度、参与难度、参与深度和参与广度来阐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4.
景建荣 《教师》2011,(29):86-86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本文从参与坡度、参与难度、参与深度和参与广度来阐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教学中要发挥主体作用取决于他们的参与意识.本文从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实践出发,分析了大学生参与意识淡薄的原因,重点阐述了怎样培养大学生的参与意识以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学生在教学中要反挥主体作用取决于他们的参与意识。本从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实践出发,分析了大学生参与意识淡薄的原因,重点阐述了怎样培养大学生的参与意识以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闫芳 《海外英语》2012,(14):40-41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将"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列为高中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了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而且更应包括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及媒体,展现中外文化的差异,渗透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意义重大,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方面有独特的价值和功能.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的作为是:一、更新观念,转变教师角色;二、备足学情,精心设问;三、立足文本,指引方法;四、注重积累,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不是指在学习中创造了什么,主要看有没有创新的学习意识。什么是创新意识 ?创新是在开放的背景中,对事物或者事理的一种新的追求。创新意识是一种渴望用新思想、新方法、新途径、超常规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意愿。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是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的创新,是在语言训练过程中的创新,是有助于提高读写能力的创新。它的特点是凭借课文,紧扣语言,开展想象,激活思维,推动联想。需要强调的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紧扣“小”和“语”这个…  相似文献   

10.
李雪竹 《考试周刊》2012,(39):26-26
创新意识在语文教学中尤其重要,无论是在动手、动脑、还是动口方面,都要让学生自己去淋漓尽致地发挥.让他们从以往的“让我学”变成现在的“我要学”,让他们主动地在学习中开拓创新思维,发现问题,享受乐趣。  相似文献   

11.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问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问”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庸》一书,原文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指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显然,这里的“审问”是指对所接触的文本(知识、事件)进行意义的追问,以便使其意义完全地显现出来。而本文所论的“审问意识”则是指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有意识进行质疑问难、追寻探究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审问性心理的促发下,阅读者就能顺利进入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的思维链中,充分体现思维的灵活性、独立性和…  相似文献   

12.
13.
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传统教学往往把学生作为教师灌输知识的对象,而忽略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渠道。所以,阅读教学的实施,应该为学生与阅读文本之间构建一条桥梁,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入阅读文本中获取知识、汲取养分。这样一来,学生自主的阅读过程就相当重要了。那么,如何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充满热情地去阅读感受来自不同阅读材料,从而获取知识呢?  相似文献   

14.
“审问”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庸》一书,原文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指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显然,这里的“审问”是指对所接触的文本(知识、事件)进行意义的追问,以便使其意义完全地显现出来,而本文所论的“审问意识”则是指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有意识进行质疑问难、追寻探究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5.
16.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所谓创新精神,是指个体在创新活动中所具有的自觉意识,积极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我们知道。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总是自觉地、有意识地支配自己进行创造性的心理和实践活动,表现出高度的创新自觉性。如在学习《火烧云》第二段时,先让学生反复读画出你认为用得好的词句,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中有的学生提出: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这里的“烧”为什么不用“红”?用“红”章的句子也通顺。显然,这个问题是学生经过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了创造性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的方式,其实质在于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这些正是培育创新人才的需要。在创新意识中,问题意识是核心。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石。阅读教学中的主体是学生,阅读的任务是解决阅读主体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不是解决老师的问题。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更是阅读教学本身的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该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重视构建心理安全区,让学生敢问;二是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会质疑,会提问。  相似文献   

18.
张林 《考试周刊》2013,(85):17-17
自主学习是一种在自主意识指导下的、有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法和习惯,阅读教学需要学生树立自主意识.在阅读教学中更应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19.
艺术大师斯坦斯拉夫斯基曾对莫斯科大剧院的艺术家们语重心长地说:"当你一脚踏进剧院的大门,就必须把家里的所有烦恼和不快统统抛至脑后."这就是"角色意识".他认为,只有这样,艺术家们才能沉浸在戏剧中角色的情感世界里.  相似文献   

20.
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动力,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从问题开始。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也如苏格拉底认为的“问题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