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内容】 本组教材以“自然奇观”为专题,所选四篇课文充分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神奇:《观潮》以具体、形象的语言描写了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又恢复平静的奇特画面;《雅鲁藏布大峡谷》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神秘的雅鲁藏布大峡谷;  相似文献   

2.
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 ,峡谷深度平均为 5 0 0 0米 ,最深达 6 0 0 9米 ,宽一般为 80— 2 0 0米 ,最窄处仅 74米 ;由派乡到边境上的巴昔卡 ,全长 5 0 4 .6千米 ,因此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长、最深和海拔最高的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二十世纪末期国际上一次重要的地理大发现 ,是大自然中具有科学意义的世界奇观。从已探明的资源来看 ,大峡谷是令人神往的 ,科学家们已向国家有关部门建议在此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雅鲁藏布大峡谷劈开了东喜马拉雅山脉 ,打开了高原与印度洋水汽交往的屏障 ,于是水汽便不断…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教学四年级略读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时,其中一个环节是以“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不容质疑的第一大峡谷”为阅读话题,要求学生用5分钟时间认真默读课文(包括课文后面的“资料袋”),寻找关于这种说法的依据。在汇报阅读效果时,能够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长度和深度与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的长度和深度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
公元1994年4月,中国科学家证论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最深最长、海拔最高的峡谷。从此,过去曾先后被称为世界第一大峡谷的深达2133米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深达3200米的秘鲁科尔卡大峡谷则退居次要地位。1998年10月,雅鲁藏布大峡谷被国务院正式批准定名。 1998年10月,中国科学探险考察队徒步考察雅鲁藏布大峡谷活动正式启动。因大峡谷地区情况复杂多变,探险计划多次调整,最后分四队展开工作。 本文作者李清波被分在第一分队。第一分队由派区出发,经白马狗熊,翻越西兴拉雪山,发现了藏布巴东大瀑布,找到大峡谷地质变化的矿石标本,之后直奔扎曲大本营会合。 下文便是作者翻越西兴拉雷山前后的一段经历与感受……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语文3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2.理解诗歌内容,知道诗中讲了哪几种大自然的语言。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4.感受大自然的美妙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谷深5000米,各长496.3公里,无论是深度还是长度,都超过了美国3200米深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秘鲁440公里长的科尔卡大峡谷。科学探险考察队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地形地貌、气候、动植物、生态环境、水利资源等许多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科学考察,实现了人类首  相似文献   

7.
正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优化学生的心理期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有效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自主学习效率。在此,我将自己授课的亲身体验和感悟与大家一起分享。首先,创设教学情境。例如,我执教《雅鲁藏布大峡谷》一文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对于雅鲁藏布大峡谷并不熟悉,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美呢?这成了我在教学上的难题。所以,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从网络中搜集了  相似文献   

8.
《五彩池》(第七册)第二、三、四自然段,作者细腻逼真地描绘了五彩池的形状、池水的颜色及形成的原因。向我们展示了那一片神奇而美丽的人间仙境,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这一片神奇的土地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描述感受五彩池的神奇,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是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优美的语言,  相似文献   

9.
随着’98秋季雅鲁藏布大峡谷科学探险考察的结束,雅鲁藏布大峡谷神秘的面纱逐渐被揭开。张文敬教授作为此次探险考察的科学家之一,将带着读者朋友们“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地球最后一块秘境,体验惊险,解读自然。六期连载,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0.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简析:《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四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首先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所处的地理位置,接着列举确切的数字,与世界上其他几个著名  相似文献   

11.
雅鲁藏布大峡谷 长496.3千米,平均深度5000米,其中峡谷最深处是南迦巴瓦峰和佳拉白垒峰之间,为5382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长度和深度远远超过美国科罗拉多峡谷(长349千米,深1800米),当之无愧为世界第一。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山地生态系统类型、植被类型、生物群落最丰富的峡谷,被誉为世界山地植被类型的"天然博物馆"。  相似文献   

12.
雅鲁藏布大峡谷探险——进入人类最后的秘境(探险地:西藏)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峡谷,也是世界上最深和最长的峡谷,被誉为“人类最后的秘境”。  相似文献   

13.
《雾凇》是苏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说明了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字里行问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语言清新优美,情景交融,为增强学生的语言积淀与情感体验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有人曾说,世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了《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等课文后,同学们都被大自然中瑰丽壮美的图画所震撼,被大自然中的美景所吸引。在日常的生活中,同学们也一定有自己游览过或了解到的自然景观,现以《三言两语说奇观》为题,上一堂口语交际课,假如你是小丽,你会说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走近“人类最后的密境”——雅鲁藏布大峡谷探险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峡谷,也是世界上最深和最长的峡谷,它位于雅鲁藏布江的下游地区,江水绕过喜马拉雅山东段的高山,折向南流,呈马蹄形,以雄伟、险峻和奇特闻名于世,江水在这一段落差很大,形成湍急的流量,它切割地表  相似文献   

16.
【教学纪实】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认识大自然,了解她的丰富多彩。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在活动中体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和探究大自然的美。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初步渗透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思想。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认识、了解大自然,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让学生知道人与大自然密不可分,要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教学准备:教师与学生去公园游玩的照片、录像及相关课件;各种水果(切成部分的);教具(树干)和学具(树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前…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教学,能吸引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神奇、内容的丰富多彩、内涵的意味深长、情感的浓厚绵长,与作者心灵相通,从而促进学生阅读意识、能力与品质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世界罕见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已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同意将其命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其罗马字母拼写为YarlungZngboDxigu。目前,民政部已将这一新的地名命名批复给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地处西藏东南深5832米、长496千米的雅鲁藏布大峡谷...  相似文献   

19.
《神奇的鸟岛》这篇课文介绍了青海湖鸟岛是鸟的乐园,描述了鸟类遇到危险时共同对敌的惊心动魄的情景。文章文字优美,语言生动活泼,既能让我们感受到鸟岛的神奇,又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妙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读通读顺全词,理解大意,感受意境,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自由的情感。2.有感情地诵读全词,背诵全词。3.体会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经典文化的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