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文章首先要解决“写什么”即写作内容的问题,而内容的核心就是素材。在考场写作中,许多同学面对写作素材的选择显得无所适从,似“乱花渐欲迷人眼”。写作时占有材料应“多”,以十当一;而选择材料应“严”,以一当十。考场作文的大忌是雷同,如果你别出心裁地采撷出新颖的写作素材,还愁阅卷老师的眼前不亮吗?  相似文献   

2.
某教师在考前指导时云:考试作文一定要“远看一朵花”。言外之意是,一定要装扮好作文的外观。细细品味,此举既高明又无奈:高明在作文首先要给阅卷老师一个好印象;无奈在学生的写作素材贫乏,考试既是针对学生又是评估老师的手段,不美化美化作文的外观,又有何奈!其实,我在此只是想反思一下:学生为何缺乏“写作素材”这一重大的“历史遗留”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老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活动中、课外阅读中捕捉写作素材并赏识学生的习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5.
近年来,随着高考新材料作文的盛行,高中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作文素材的积累,都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作文素材库。但反观考场作文的写作情况,材料单薄、缺乏新意或材料不扣观点等问题却频频出现。所以,指导学生积累、运用素材应是当下作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而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当中就有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6.
苏惠芳 《现代语文》2013,(10):146-148
很多学生在作文时,大脑一片空白,搜肠刮肚,抓耳挠腮,不知道写什么,总感觉没什么可写,总以为自己的生活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发生,没有什么情形在心里留下印象。十几年的生活仿佛过眼云烟,都散去了。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为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为写作多积累素材,这样写作就有话可说,写得真实感人,提升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教会学生能读会写,这应该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其中作文教学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我认为作文教学应当首先从平时的积累开始。  相似文献   

9.
钟祥彬 《现代语文》2010,(9):132-133
一、学生写作现状分析 目前,学生作文普遍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不愿意写作甚至厌恶写作:二是写作内容上要么空洞宏大,缺乏真情实感,要么堆砌演绎文史知识,讲究华丽的文辞。一句话,目前学生作文不是从个人的心灵出发,而是从别人出发,自我缺失,从概念出发,抒别人的情,有生活现象却无鲜活的生活气息、人的气息,故而文章呈现高度模式化。  相似文献   

10.
考场作文,在不严格限定文体(除诗歌外)的前提下,若文题适合写成记叙文,或者你最擅长记叙文,那么你应该毫不犹豫地作出选择——在记事、写人方面发挥优势,精心打磨出一篇别开生面、耐人品读的记叙文。绿灯一:加工生活素材,让真实擦亮阅卷者的眼球。  相似文献   

11.
考场作文中,议论文一直以来都是占据主流地位,能够充当作文论据的人物素材是莘莘学子的必备之物。然而,每年从高考阅卷场反馈来的消息显示,人物素材的陈旧着实令阅卷老师不安。比如考生在“面对困难”这一立意时,举的事实论据无非是:司马迁、李白、爱迪生、霍金、居里夫人、贝多芬、海伦·凯勒等,题材严重撞车。  相似文献   

12.
作者发现学生写作苦于捕捉不到素材,感悟缺乏深度,缺乏个性和灵气,针对这种现状,从三个方面:感知生活,触发创作的兴趣;感悟生活,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抒写生活,积累素材和语言,阐述了这些年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3.
<正>一直以来,对于如何解决孩子害怕习作的研讨、做法,是铺天盖地、比比皆是,可"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习作方面要求教师"为孩子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孩子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我想,孩子学写作文就像孩子学走路、学说话一样,只要引导得法,一定能成为他们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于是,我努力为孩子们搭建自由表达的平台,进行了如下探索。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7,(1):46-47
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除了包括"指导学生观察认识生活、积累素材"外,还包括"指导学生对素材进行重组、加工、修正、想象补充",如此指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写作素材进行提炼,也就是指导学生对已有的素材进行"想象构思","对获取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联想和想象"应该成为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对材料进行开掘和提炼呢?要提炼生活中的真善美,提炼生活中的小事件,多要素分角度地分析,集中类似的素材组接,对已有素材进行加工修正。  相似文献   

15.
<正>时下,新材料作文在高考写作中被广泛采用,高三学生对新材料作文也有了一些认识。新材料作文立意要围绕材料的内容或含义,又可以"自选角度"。行文要有对材料的引用或分析。所以,新材料作文的写作必须是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的写作。要写好新材料作文除了读懂材料之外,也就是仔细分析题目的内容、含义及要求,还必须注意选好立意角度,行文中能紧扣材料、突出中心、写出自己的真实  相似文献   

16.
中考作文要取得好成绩,好的素材才是王道!写作就像造房子,设计图就好比构思,素材就好比水泥、砖块,没有质量上乘的水泥、砖块,设计图再好,也难以实现建造好房子的理想。同样,没有好的素材,要想写出高分作文,也是很不容易的。虽然辞藻漂亮也能博得阅卷老师的好感,但是我认为靓丽的文辞只能使文章增色,真正起基础作用的仍是素材。让我们来看看2012年上海中考的好作文,也许会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7.
《家教世界》2014,(3):51-51
生:说到写作文、练笔,老师经常说“关注生活点滴”。对此,我理解不深。师:生活里有很多我们在作文中能用的素材,只是我们在乎时没注意到这些,写作文要用时就想不起来了,这就是为什么老师一直要求大家写日记的原因:通过写日记记录下我们平时经历的点滴小事以加深印象,记在脑子里,这样写作文时就不会头脑一片空白,没有素材,没东西可写了。如,小学时我们老师常让我们写人物作文,比如“我的妈妈”,我们写时能记得妈妈的样子,却不知道怎样描写,所以写出的作文总是泛泛的,空洞的,  相似文献   

18.
据抽样分析,从文体上看,高考作文中记叙文的比例不足20﹪,能够跻身于一类文的记叙文更是凤毛麟角。记叙文写作成为制约高中生作文水平的一大瓶颈。在作文教学中,记叙文写作教学备受冷落,议论文写作成为重头戏,这就导致了考场作文议论文一统天下的"怪"现象。考生只局限于"八股文"式的议论文体写作,枯燥无味,缺乏真情实感,扼杀了创作的灵性,致使高考作文走进了死胡同。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作文教学基本运作模式为:作前指导——写作完成——批改讲评。通常都是整篇写作,学生很难真正在堂上完成,教师批改也很花时间,等到准备好课案进行堂上评讲时,一般都要相隔一周。有时甚至是两周后才能讲评,学生当初写作时的种种体验早已随风而散,讲评时的隔膜感自不必说。另外,由于文章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  相似文献   

20.
<正>衡量一名考生的写作基本功,不应该仅仅只做到"文从字顺"。就中考作文而言,它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即审题基本正确,结构基本完整,表述基本通顺。做到这三点,而后才可能渐入"妙笔生花"之境。作文训练的实践早已证明,首先是"写作兴趣",其次是"写作意志",再次是"写作人格",而后才是"写作技能"。因此作为考生,平时的作文训练就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