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无论就化传统还是地理位置而言,俄罗斯都是欧洲的东方、亚洲的西方,俄罗斯化像一个巨大的钟摆,沉重地往来于世界化的两极之间。13—15世纪,蒙古人在东部欧洲建立了统治,这对俄罗斯化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使它终止了与西欧基督教各国的化并进;而鞑靼蒙古的游牧天性和东方统治方式,给俄罗斯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海都一生曾做过两件轰轰烈烈的大事。其一,他恢复和扩大了窝阔台汗国;其二,他企图恢复祖先汗位。从前者来说,他挽救了濒临灭亡的窝阔台家族和汗国的命运,也使中亚的经济和政治得以维持半个世纪的和平与发展。从后者来说,海都因争夺汗位而对蒙古帝国的分裂负有一定责任,但绝非罪魁祸首。尽管他没有达到最终目的,但从其一生作为来看,他仍不失为一个有为的君主。  相似文献   

3.
蒙古西征之前,中亚、中东经过阿拉伯人的长期统治已经伊斯兰教化,在东欧地区伊斯兰教也有一定的影响。蒙古西征后在上述地区建立的四大汗国一开始即面临着伊斯兰教的文化环境,并先后走上伊斯兰教化的道路。蒙古贵族的伊斯兰教化首先根源于作为征服者的蒙古民族迅速同化于中亚、中东和东欧诸民族之中,同时也是蒙古贵族利用伊斯兰教巩固政权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人神关系是一种利害关系,人类的献祭行为,不过是在给自己的祭祀对象"用质"而已。人祭是最具价值的"质押品"。人类"与天为质"的行为和观念成为质子盛行的思想基础。质子又称"侍子",最初的"侍子"不是侍奉人间帝王,而是侍奉"上帝"。追根究源,侍奉上帝又是从侍奉祖先神灵的观念演变而来。当"通神权"被独占,祭祀对象高度集中和等级化以后,统治者凭借其与最高神之间的"特殊关系",责令臣下和方国遣子入侍。这样,最初入侍于祖先、上帝的"侍子",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入侍人间帝王的侍子、质子。  相似文献   

5.
16世纪初,希瓦汗国建立后很快与俄罗斯帝国产生了关系。从16-17世纪,两国的政治经济交往不断加强,这种关系基本上是平等的。从18-19世纪,除了贸易之外,俄国逐步使希瓦汗国在政治上臣属于它,对希瓦汗国发动侵略。19世纪下半叶,希瓦汗国最终成为俄国的附属国。  相似文献   

6.
领主制是叶尔羌汗国基本的政治制度,汗与各城的长官阿奇木是领主与附庸的关系,阿奇木又民属下人户的领主。领主制同时构成叶尔羌汗国基本经济形态、土地制度的基础。叶尔羌汗国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分为国有土地、大土地所有制,小土地所有制三种形式。国有土地国家与农户平分收成。大土地所有制的劳动者主要是"燕齐"和自耕农。  相似文献   

7.
可萨汗国与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二世的关系在可萨-拜占廷关系史上很具有代表性。可萨可汗在查士丁尼二世被废黜后收留了他并与之联姻.但是在查士丁尼复辟后却支持反叛查士丁尼的起义军势力,最终推翻其统治。可萨与查士丁尼二世戏剧性的关系始终和可萨人在克里米亚的利益息息相关,正是国家的战略需要,决定了可萨对查士丁尼态度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杨德华 《历史学习》2009,(12):21-22
回纥民族,兴起于隋,至唐而强盛,主要活动于我国北方和西北。回纥原为铁勒的一部,在汉时称为丁零,北魏时称为敕勒或高车。北周和隋时处于突厥的控制之下,铁勒不断反抗突  相似文献   

9.
作者认为“北元”这个史学概念的下限只能到脱古斯帖木儿败亡而止。“蒙古”的含义既可指国家,也可指代民族。同时,分析了使用“明代蒙古”这一术语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伊儿汗国建立前蒙古人在中亚和西亚先后进行两次西征.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后,蒙古帝国在中亚设置达鲁花赤,建立起蒙古帝国的统治权.绰儿马罕西征后,蒙古帝国在波斯委任成帖木儿、诺撒耳、阔儿吉思为最高行政长官.元宪宗蒙哥即位后,蒙古帝国加强对被占领地区的统治,设置阿姆河等处行尚书省,委任阿儿浑负责管理西亚地区,蒙古帝国中央政府与西亚建立起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蒙古帝国在中亚和西亚的早期行政统治一定程度上保护和继承了波斯文化,恢复和发展了呼罗珊残破的社会经济,同时为旭烈兀西征和伊儿汗国的建立打下了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1.
伊儿汗国统治西亚时期,基本上承袭塞尔柱王朝的封建土地制度,土地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伊儿汗国前期,土地仍以国有制为主。伊儿汗国后期,合赞汗实行军事封地制,西亚封建土地私有制迅速发展。伊儿汗国的封建地产形态主要表现为底万土地、媵哲、瓦克夫、穆尔克、伊克塔。随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伊儿汗国的封建地产处在不断变动之中,总特征也是公有和私有长期并存。伊儿汗国前期,封建地产以国有为主、私有为辅;伊儿汗国后期,封建地产中的私有成分上升为主导地位并逐渐向封建大地产发展。  相似文献   

12.
732年,拜占廷皇帝利奥三世主动提出与可萨汗国进行皇室联姻。这一安排,既是对两国在对波斯战争中建立起来的友好关系的肯定,同时还有着迫切的现实考虑,即拜占廷帝国急需与可萨汗国建立军事联盟,应对阿拉伯帝国的大举入侵。除此之外,拜占廷帝国更希望借助联姻将基督教传播到可萨汗国,以遏制可萨汗国皈依犹太教的趋势,防止两国因为信仰差异变成敌国。不过,两国虽然在732年实现联姻,但却未能奏效,可萨汗国最终在740年选择犹太教作为国教,两国的传统邦交关系自此之后开始让位于新兴的信仰冲突。  相似文献   

13.
新政时期,肃亲王善耆对蒙古面临的危机有着清醒的认识,在维系清朝中央政府和蒙古王公关系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他在蒙古问题上所提出的建议和措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本文试从善耆考查蒙古事宜、调补理藩大臣和筹蒙要策等方面,作一考察.  相似文献   

14.
蒙古是中国的近邻,中蒙两国在全球化与市场化的世界性浪潮中所面临的许多问题是相似的,甚至相同的,针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解决政策与措施亦是同多异少,高等教育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文章首先概要地梳理了蒙古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进而介绍了蒙古在社会转型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的举措与改革过程中的国际援助。分同辨异,以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参照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1945年2月4日到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最后签订了《雅尔塔协定》。《雅尔塔协定》是苏美英三国划分战后势力范围的秘密协定。斯大林把“维持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现状“作为苏联出兵远东的先决条件提出来,美、英两国首脑为了自身的利益,满足了斯大林的要求。在同年6-8月举行的中苏关于签订友好同盟条约的谈判中,斯大林又以支持国民政府为诱耳,迫使蒋介石承认外蒙古独立。蒋介石为获得苏美两国支持,对付中共,曾于1946年1月5日发表声明,承认了外蒙古的独立  相似文献   

16.
本文按畜牧业、狩猎、捕渔、采集业、手工业(包括家庭手工业的畜产品加工、木制品、专业手工业的铁加工、土木建筑等)、农业,交换等五个方面,全面系统论述明代中晚期的蒙古经济,不少重要史料是第一次引用。  相似文献   

17.
质子是以人身为保证向敌方或他国做出承诺的人质,在他国或本国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交换人质是春秋战国一种普遍而特殊的政治事件。本文试从质子的人际关系来探讨春秋战国时期人质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政时期,肃亲王善耆对蒙古面临的危机有着清醒的认识,在维系清朝中央政府和蒙古王公关系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他在蒙古问题上所提出的建议和措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本试从善耆考查蒙古事宜、调补理藩大臣和筹蒙要策等方面,作一考察。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蒙古乌兰巴托地区汉语教学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当前该地区汉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20.
契丹是我国古老的民族,有着辉煌的历史和特有的民族文化。元代契丹人充分利用其民族文化为元时期的历史贡献力量,对元统治民族蒙古的文化有着特殊影响;而作为蒙古统治下的契丹人,其文化发展必然受到蒙古文化的影响。契丹与蒙古民族,通过在文字、语言、姓氏、习俗等方面的互相交流,繁荣了契-蒙民族问的固有文化,使得两民族得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