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秋魂》不仅仅是对秋天景物的赞美,它更多的是寄寓作者对人类的歌颂和赞美。作者在开篇的“题记”中,开宗明义,揭示“秋魂”的含义:“人们啊,你可知秋天为何有一个丰厚的收获?因为它有一个成熟的头脑。”他运用拟人的手法赞美了秋天的成熟完美,也象  相似文献   

2.
陈晓龙 《语文知识》2006,(12):37-37
本文作者用长辫子姑娘的张狂与小战士的容忍作对比,通过细节描写展示了一种“不声不响”又“惊心动魄”的高贵。对自我感觉高贵的长辫子姑娘,作者用“高傲”“时髦”来概括她的整体形象,而小战土才是他着意描绘的“高贵”形象。“红着脸笑笑”“红着脸指了指车门”“小心翼翼地挤下车,走了”.这三句话将小战士的腼腆刻画得淋漓尽致,从而凸现出他的高贵,也使长辫子姑娘流下了眼泪。  相似文献   

3.
1994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8—9期的“争鸣园地”中,周冬梅、张为东二同志在一篇题为《〈一碗阳春面〉题旨异议》的文章中认为:《一碗阳春面》主题“不是对母子三人团结奋斗的歌颂,而是对于老板夫妇真善美的高尚品质的赞美”,并从“场面的设置”和“题材的典型意义”二方面分别作了阐述。我认为他们的看法值得商榷。《一碗阳春面》的主题不仅仅是对老板夫妇真善美的高尚品质的歌颂,也不仅仅是对母子三人团结奋斗的歌颂,而更是通过以上两者尤其是后者表现出了对日本人民团结奋斗、坚韧顽强、勤劳善良、热情向  相似文献   

4.
白杨礼赞     
角度之一:直接抒情,贯串全文。开头直接抒情:“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定下全文歌颂、赞美的基调。紧接着描绘白杨树生长的黄土高原的壮阔背景,在此基础上直接抒情:“那就是白杨树,……”接下来作者对白杨树的外形作了细致的描绘,又直接抒发感情;“这就是白杨树,……”然后又对白杨树的内在美进行描绘,并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揭示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它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最后作者直接抒情,把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推向高峰:“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教学过程与方法:以上教学设计可采用集体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一、由教师点拨启发: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是怎样用直接抒情的句子把全文内容贯串  相似文献   

5.
冯梦龙“三言”中的爱情作品,占“三言”总数的三分之一。作者不仅热情地歌颂了青年男女忠贞不渝的爱情,也歌颂了青年男女和被歧视的下层妇女为争取婚姻自由,那种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作者不仅批判了封建婚姻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从一而终的封建伦理,也深刻地讽刺了封建不合理的婚理制度。表现了作者进步婚姻观和民主思想。  相似文献   

6.
对屈原的解读,历来不乏赞词褒语,或赞其绝世的文采,或赞其美好的人格,景仰他“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的志向,歌颂他忧国忧民的情怀,表扬他的忠君爱国,赞美他的孜孜求索,却很少有人从“抗争精神”这一角度来解读他。本文试从屈原的作品开始分析,论述屈原身上的“抗争精神”,赞扬他的“革命性”,并表达对这一精神的无限敬仰之情。  相似文献   

7.
[作业分析]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中关键语句的基础上,认真领会文章里的思想感情和弄清这些思想感情是如何层层展现出来的。课后作业第2题是本课的训练重点。第2题五个小题,从内容上看,体现了“种子的力→生命力→长期抗战的力”的行文思路;从感情因素看,作者由赞美种子的力到赞美生命力,最后归结到歌颂坚决抗战的革命人民那种不达目的不止的力。训练时,应该联系课文从以上两个方面去理解。  相似文献   

8.
【课标·教材·学情】 《心中的鹰》是一篇富有诗意的散文,作者回忆小时候,眺望蓝天里老鹰的情形,表现出那时“我”无比喜悦的心情;继而对老鹰“教子学飞”的深情、“预知生死”的灵性和它对生的眷恋而又义无反顾地“扎”进死亡深潭的勇敢发出由衷地赞叹,极力刻画“心中的鹰”的美;然后叙述了鹰的悲惨命运:鹰被同样爱它的猎人小战士为了给“世上最好的人”(班长)治病射杀,  相似文献   

9.
《金色的鱼钩》(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5课)一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那么,从哪些地方描写了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是怎样尽职尽责,怎样为革命事业而牺牲在草地上。作者在课文中,巧妙地运用“六衬托”来表现老班长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相似文献   

10.
茅盾在抗日时期写的《白杨礼赞》,是一篇早为大家所熟知的散文.在这篇优美的散文中,作者通过对白杨的赞美,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的中国共产党,歌颂了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对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1.
《曹刿论战》一文,从结果安排和人物刻画上来看,作者旨在通过齐鲁长勺之战,歌颂鲁庄公“任人唯贤”、“勇于纳谏”的君主胸怀,同时也正面描写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但在有关教学参考书和许多教师的教学中,只褒扬了曹刿的“远谋”,只字不提庄公的胸怀,反而鄙视他,这违背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对庄公的评价也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12.
五月的鸽哨     
主持人寄语:五月有“五一”,有“五四”,更有“被太阳擦亮的五月的天空”,和咱们中国特有的“鸣响在头顶、在心底的鸽哨”。这首诗,诗意地歌颂了祖国,歌颂了时代,和“愿意做一只白鸽”的少年,“赞美大地,赞美人生,赞美故乡”的美好心情。——主持人尹世霖  相似文献   

13.
《黄河的主人》全文464个字,但写艄公的文字并不多,课文中直接描写艄公,也是赞美艄公品质的,即课文第8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是这篇课文的“文眼”,是整篇课文的总结。作者袁鹰直抒胸臆,不惜浓墨重彩,不惜溢美之词,正面描写艄公。作者用4个词语“勇敢”、“智慧”、“镇静”、“机敏”赞美艄公,称赞艄公“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写得激情澎湃、激荡人心。  相似文献   

14.
对于阿Q的“革命”,黄修巳的观点较有代表性,他说,“由于他(阿Q——笔者)有革命的潜在要求,因此当辛亥革命高潮来到的时候,阿Q也就比较快的振奋起来了。他向往革命,要投革命党,所以我们看《阿Q正传》的后半部,他那种‘精神胜利’就少了。”(中央电大《现代文学》)但是,这种阿Q的“革命”与精神胜利法相“脱离”的观点却是我们不敢苟同的。 一 在阿Q身上,精神胜利法是其主要表现,它成为阿Q这个典型人物的性格内核。试想,如果没有精神胜利法,还成其为“阿Q”吗?它是人物的性格内核,也是小说的核心。它贯穿在整篇小说中,随着情节的进展,阿Q始终都未超越它的束缚:  相似文献   

15.
“理解第四、五两个自然段,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是《麻雀》的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6.
《心中的鹰》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通过精心选材,巧妙架构,营造出浓厚的悲剧氛围,刻画出心中的鹰的美好形象,叙写出鹰这一物种濒临灭绝的现状,表达了人和动物、人和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主题,弘扬了人文精神。课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1、2两个自然段,写如今再也看不到翱翔的鹰了。接下去是第二部分,也就是3~14自然段,作者并没有马上写见不到鹰的原因,而是宕开一笔,运用描写、抒情、说明,写鹰飞翔的刚劲,临死的悲壮,生存的艰难,充分展现鹰的形象和精神,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鹰的赞美和热爱。这一部分形神兼备地铺…  相似文献   

17.
文章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带有作者的情感色彩,字里行间都传达着作者的独特个性。学生要提高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就要学会突破理解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这一瓶颈。笔者认为首先要抓住文中的“奇”字“异”词;其次,抓文中的“妙”语“绝”句;最后抓文章的“巧”思“佳”构。一、抓“奇”字“异”词要抓住作者所运用的与众不同的字词,来体会他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飞夺泸定桥》中有这么一句:“守城的两个团……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作者这里没有用“冲”、“爬”、“走”等字词,而用了一个“飞”字,确是神妙!联系上文可以体会到“飞”字写出了泸定桥之“险”,联系下文可以体会到“飞”字写出了红军战士之“勇”,从而感悟到作者对红军战斗精神的歌颂!再比如《荷花》一文里面的“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中的“冒”字,就比“长”“生”“挺”等的字词更能表达作者对荷花顽强生命力的赞美,对生机勃勃大自然的赞美。因此,指导学生阅读文章时,应抓这些“奇”字“异”词来进行比较、品味,读出词语背后包含着的情感。二、抓“妙”语“绝”句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总有一些句、段是作者精心打磨的,它闪烁着作者思想的光辉,浸透着作者的情感。抓住它,就能从...  相似文献   

18.
读了《苦蒿》以后,我想请同学们想一下,作者雷月同学在习作中写的仅仅只是苦蒿这种植物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作者写的是苦蒿,但他的用意在歌颂那种“不畏艰难困苦,坚强面对,奋发向上的精神”。在小学阶段,我们主要学习记叙文的写作。把一件事写清楚写具体了,作文就合格了;在这  相似文献   

19.
孙犁在他的《淡定集·与友人论传记》中说: “古代史家写个人物,并不只记他的成败两方面的大节,也记述他日常生活的细节。”(《汉语大词典》“细节”条,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6月第一版)史家笔下的细节,并不是那种琐碎平庸、可有可无的闲笔,而是精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读练学用初二册驿路梨花加快速度提高效率——速读法[课文指要]这篇小说赞美了梨花姑娘助人为乐的精神,但实际上歌颂的不仅仅是一个梨花姑娘,而是借梨花抒情,歌颂雷锋精神在边疆地区发扬光大。解放军造屋,梨花姐妹照料小茅屋,过往行人关心小茅屋,老猎人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