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创作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的表现,美术创作是创作者美术综合能力的一种表现,是对审美角度、审美能力、审美表现的一种创新,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应该首先在教育教学中进行,因此说搞好美术教育中的创作教学是美术教育的主导发展方向,怎样确定对学生美育创作能力的培养,成为了教学的关键,首先是让学生掌握美术创作要求创作者必须具备怎样的个人素养,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努力才能保证创作的顺利完成,也就是所提到的怎样搞好创作教学,创作是一切艺术表现的最终归宿,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创设情景,渲染美,注重"两主"的落实、把对创作者"求异"思维的训练放到重要位置,让创作者在不断的质疑中进行作品的完善,同时做好美术学科创作与多元文化的整合。  相似文献   

2.
王润苗 《成才之路》2011,(16):57-57
积累意识、表现意识是美术创作的基础,再创造意识、独创意识是美术创作的目标。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自始至终要注重对这四个意识的培养,并使其形成习惯,必将促使学生的美术创作成为展现自我风格、培养独创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于海霞 《学子》2015,(6):72
美术课堂教学一方面要传授美术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美术创作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发展极为重要。新《标准》要求"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下面是我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美术创作能力的几点心得体会:一、美术欣赏课中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欣赏课前给学生预习时间,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渠道搜集  相似文献   

4.
董华彬 《学苑教育》2021,(12):47-48
幼师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功能和目的,即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符合国家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也为学生日后的岗位工作获得良好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美术教师需深研幼师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开放的课堂着力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精心选择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个性化,通过扎实进行美术实践,丰富学生的美术创作情感体验,开展各种美术创作主题活动,通过多措并举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5.
<正>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美术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科学整合教育资源,巧妙运用教育技术装备手段,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会学习、学会创作的新型人才,综合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教育部门也在努力改革与创新,逐步加强学校的师资力量,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及环境。由于中小学美术教育技术装备的普及,国家对农村教育在技术装备的科学管理与规范使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0,(13):155-156
创新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驱动力,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就是一个创新过程,也就是对创作作品进行再加工和创新。学生的美术作品具有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当前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新意识,美术属于中学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的重要责任,所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个性发展是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探究当前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提出具体的创新教学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7.
为把学生培养成为真正具有审美感知能力、美术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美术素养高的人,作者通过美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教学,引用写作构思、借用语文隐喻、巧用语文元素、运用语文诵读诱发美术创作灵感、引导鉴赏美术作品、诠释美术图形含义、创设美术课堂教学情境,提高美术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美术素养。  相似文献   

8.
费凡 《文教资料》2012,(17):89-90
将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灵活地运用于初中美术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艺术修养。作者着力于初中两大代表性美术课程,从绘画创作到立体构成,深入研究了合作学习在漫画创作与雕塑创作课程中的具体实践,进而引导学生将美术学习从单纯的技能技巧的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的学习层面。  相似文献   

9.
美术教学中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对素质教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提升学生的人格。教师作为美术课堂上的引导者,要抓住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关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学会以正确的方法去进行美术创作,充分发挥初中美术教学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新过程,是对创作对象的再加工和创新。学生的美术作品都有学生创新的成分。在初中的美术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创新意识的培养。美术教育作为中学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重任,特别是在培养创新意识、促进个性发展方面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一、尊重学生自主创造的天性1.保护学生的创造潜能在初中生的眼里,美术学习就是一种游戏。这些游  相似文献   

11.
废旧材料是创意美术材料的一种。在小学美术课堂中,以废旧材料为美术教辅工具,能为小学生生活美术认知的培养、创新美术思维的塑造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育成带来积极意义。基于此,文章以优化小学美术教学、开发学生创意构想为目的,结合人教版小学美术教学案例,从开发乡土资源、开展赏析课程、开设创作课堂三个维度出发,探究利用废旧材料指点学生创作美术作品、优化小学美术课堂的有效路径,旨在启发一线教育者。  相似文献   

12.
在每个爱好美术的人眼中,美术是一门极富个性,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初中美术教育是学习美术的基础,教师在课堂上的个性化教学很重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养成创新的习惯。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创作能力。本文就教师在初中美术课堂上的个性化教学进行分析,希望对提高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积极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创新思维是小学生进行艺术作品创作的核心和关键,对于提升美术教学魅力、培养美术教学水准、发展学生艺术思维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此,本文以小学美术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题进行深入探究,以期为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小学美术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责任,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美术教学的学科功能,将教学与能力培养进行结合,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发展的美术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绘画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的基础是进行个性培养,个性能够体现一个人对事物有独特的见解,这也是绘画、审美、创新中不可缺少的。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个性培养不够重视,过多的关注课本上的知识,学生所进行的绘画是根据教师的引导以及规定进行创作的,学生所进行的绘画创作缺少创新性,过于简单和雷同,这体现出了教学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美术课堂应该是通过艺术想象创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这个任务不仅在美术教学上要解决的,还包括在学生美术创作活动上,因为它们都是彼此关联的。记得在介绍米罗绘画和亨利摩尔雕塑时,我给学生讲述了怎样创作才是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6.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在开展初中美术教学工作时,教师也越发注重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审美能力,强调吸引学生更为主动地进行绘画创作,从而提升初中生的绘画创作创新能力.受到传统初中美术教育方式的影响,会致使一些初中生的绘画水平以及创作创新能力未能获得显著进步.在此情况下,对于教师来说,就应做到优化美术教学模式,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初中生的创作创新意识,最终提升学生的绘画创作创新能力,也可促进初中美术教学工作获得顺畅性开展.基于此,本文就对初中美术教学中绘画创作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美术创作应该关注地域文化特征,本文试图从地域性文化特征对美术创作的题材选择,风格确立以及创新中所起的作用来论述关注地域文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魏月霞 《天中学刊》2000,15(4):114-114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技能和能力等创新素质贯穿美术创作、欣赏、学习的全过程。创新素质培养本身就是美术教学最基本的要求。美术是中师的必修课 ,是素质教育的主干课程之一 ,这要求美术教学必须加强创新素质的内容 ,充分发挥中师美术对培养创新素质的作用。一、启迪创新意识 ,弘扬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创造力的基础 ,也是创新素质中最基本的因素。由于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生在学习中大都习惯于被动的接受、机械地模仿 ,质疑和创新被视为“越轨”举动。因而 ,在中师美术创新教育中 ,第一要务便…  相似文献   

19.
钟树龙 《成才之路》2014,(18):65-65
正创作是运用学生所获得的美术知识技能,经过构思、构图,围绕一定主题思想来表现画者的思想感情。儿童画创作有它独特的特点,它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儿童画创作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积极地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和表现美化生活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艺术实践能力是美术学科最为显著的教育功能。美术鉴赏与美术创作一样,都是人类的审美创造活动。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想象、体验、理解和鉴别等一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