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例如,找找汽车中的光学知识就有以下几点:1.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面镜利用凸面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和成正立、缩小、虚像的特点,使看到的实物小,观察范围更大,而保证行车安全。2.汽车头灯里的反射镜是一个凹面镜它是利用凹镜能把放在其焦点上的光源发出的光反射成为平行光射出的性质做成的。3.轿车上装有茶色玻璃后,行人很…  相似文献   

2.
陈仁政 《世界发明》1997,(12):25-26
公元前5—4世纪,中国古书《墨经》指出,用凹面镜可得一缩小倒立实像和一放大正立虚像,这是人类有关物体缩小或放大的最早记载。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的一天好像丢失了 旧约圣经约书亚记10:13节记载了这样一个事件:在大约公元前1500年左右,也就是约书亚生长的年代,曾经有一天持续时间很长,并且在希伯来的哈巴谷书3:11节也提到这很长的一天,不仅如此,世界其它地方的许多民族都有关于历史上这很长的一天的传说.  相似文献   

4.
正据史料记载,在距今大约3万年之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古人已经用木筏、独木舟和扁舟涉水渡河了。事实上,在英国约克郡斯塔卡尔的一个泥炭沼泽里,就发掘出了一支公元前7500年的木桨。毫无疑问,它一定是用来划动一种掏空树木的独木舟的。在荷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都照过镜子,感受过物体在镜子里的像是反的。如,镜子里的字是左右反转的;你用右手写字,可镜子里的你却是用左手写字;你眨动左眼,而镜子里的你却是眨动右眼。镜子会调换左右,对此我们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但是,你的头在上脚在下,镜子里的你也是头在上脚在下,镜子里的字也没有上下颠倒。于是有人就会问:为什么镜子能调换左右,不能颠倒上下呢?众说纷纭的"镜像难题"这个问题至少能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  相似文献   

6.
础德 《百科知识》2021,(11):21-23
今天我们已经习惯把镜子当作日常生活必需品,每天对着它梳妆打扮,但纵观历史,镜子发明之前, 人类以天然的水面为镜,平静的水池、盛水的容器是最早的镜子雏形.我国上古的"镜",就是大盆的意思,它的名字叫"鉴".《说文解字》中说:"鉴可取水于明月,因见其可以照行,故用以为镜."后来发展为用铜鉴取代瓦鉴,装水照容.我国于1975年、1976年先后出土两面齐家文化的铜镜,其年代约为4000年前,世界范围如今伊朗、伊拉克和埃及、以色列等地铜镜的出现大致也在这一时期.而已知世界上最古老的石镜—黑曜石镜,比齐家文化还要早约4000年.  相似文献   

7.
《今日科苑》2014,(3):26
<正>目前我国载重40吨以上的大飞机只有14架,在1998年抗洪救灾时,70%的救灾物资是靠这14架飞机运输的。2006年7月,我国政府做出了大型客机与运输机一起上的决定。2008年5月11日,中国商用大飞机公司在上海正式挂牌。正如著名的材料界前辈师昌绪院士说:"发展大飞机,材料要先行。"70年代,飞机空重比全重大约在50%~60%左右,到了90年代,空重占全重大约在40%左右,这说明飞机上留出了很大的比例用来装人、载物,如果没有新材料、新技术的话不可能有这样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出自《汉书·东方朔传》,意思是互相呼应。在科技史中,这种现象俯拾皆是。剅剅科学创造——“这边唱来那边和”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中国古书《周髀算经》的作者陈子发现了“陈子定理”——“勾股定理”的“妈妈”。似乎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也发现了勾股定理——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相似文献   

9.
亚曼拉公主的诅咒大约是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时的埃及,有一位名叫亚曼拉的公主。这位公主生前并不出名,在埃及历史上关于这位公主的记述少之又少,当她去世以后,埃及人就像对待其它王室成员那样,遵照当时的习俗将她的遗体制成一具木乃伊,葬在帝王谷中。  相似文献   

10.
大约公元前2世纪左右,古印度和中亚地区的商人、使者和移民,沿着贯通亚洲大陆的丝绸之路到达我国今天的新疆地区,然后经过玉门关、河西走廊到达内地。他们之中有佛教信仰的人,也把佛教带到中国。佛教传入汉地伊始,就受到统治集团的关注。佛教在中国发展演变的两千多年中,不少帝王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下介绍5位与佛教发展演变关系密切的帝王。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百科全书式的作品最早大约形成于公元前500年,大都写在竹简上,而严格意义上的百科全书大约起始于公元220年。尽管这些篇幅巨大的百科全书要比欧洲地区的百科全书早很长时间,但这些百科全书对欧洲百科全书很少或基本没有产生影响,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2.
神奇魔法镜     
<正>日本发明了几款新的镜子,让生活更加便利,例如一种近看是镜子,远看变成一个时钟;另外随身携带的镜子变成广角镜,整理仪容时,可以照到整个上半身;最神奇的一款,呈现出来的画面,跟一般镜子左右相反,你看到的画面,就是别人看到你的模样,可以检视自己化妆是不是够自然。  相似文献   

13.
“没用”的镜子日常生活中,我们总在和各式各样的镜子打交道:早晨起床洗漱时,要对着一个平面镜,再戴起眼镜去上学,路上大大小小的车,车窗旁总装有一面后视镜……所有这些镜子,不论对真实形象的扭曲程度如何,都有个共同特点:通过它们,我们会看到东西,这也是我们所期望的,不然,要镜子做什么?而《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里,那面并不被用来照人容貌的魔镜,也已是我们记忆里的经典了,凶狠的皇后用它来预知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现实生活中,会有这种魔镜吗?有的,它的科学称呼是“相位共轭镜”,难记拗口,我们不妨还叫它作魔镜吧。拿着这么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4.
漫话起重机     
中国远在春秋时期就发明了起重机—辘轳,即今天的绞车。这是一种将旋转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的机械,用来吊起重物。应用辘轳原理制成的机械有悬门沈机、巢车、铁索吊桥和连弩之车等。悬门沈机,远在公元前646年就已发明。据《左传庄公28年》“悬门不发”。庄公28年...  相似文献   

15.
太阳能是一种广泛存在、平等给予、可自由应用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所有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是重要的基本能源。 人类利用太阳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3世纪,就已经有人开始利用太阳能了。 传说大约在公元前215~210年间,罗马人的舰队进攻西拉库斯——这是发明家和数学家  相似文献   

16.
公元前300年左右,争霸世界的罗马帝国的舰队包围了叙拉古,著名学者阿基米德让市内的所有妇女都带上家里的镜子到码头上,阿基米德指挥妇女们用镜子把阳光反射到距离最近的一艘军舰上,军舰立即起火.这就是古时候利用太阳光来消灭敌方的例子,这也是人造“自然武器”的雏形.本文通过对人造“自然武器”的早期发展、美国人造“自然武器”的研制与发展、俄国人造“自然武器”的研制与试验、日本人造“自然武器”的研制与应用,对世界人造“自然武器”的发展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已发现10多种神秘文字有待破解,它们是苍颉书、夏禹书、岣嵝禹碑文字、夜郎天书、仙居蝌蚪文、广昌天书等。光福建就有12个县市存在形如蝌蚪、状如云龙、人莫能识的仙篆。下面介绍几种。龙山陶片刻字龙山陶片刻字的发现,把中国文明历史从原来的公元前1400年提前至公元前2300年左右。龙山陶片刻字  相似文献   

18.
<正>流言:圣女果是以色列研制的转基因产品!多吃会影响健康,甚至有致癌风险,所以尽量少吃,尤其是孕妇,不要吃这种小番茄。真相:圣女果是原始番茄品种,而非转基因产品。番茄原产地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大约在公元前500年,野生的樱桃番茄被当时中南美洲的阿兹特克人驯化,致使这种番茄果实很小。  相似文献   

19.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冲积而成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今天伊拉克境内),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因而史书称其为“肥沃的新月地带”,它是人类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中亚深山中的苏美尔人侵入这片沃土,他们在这里发展了农业、发明了象形文字即“楔形文字”。公元前3000年左右,苏美尔人已在两河流域建立了十几个以城市为中心的奴隶制城邦。  相似文献   

20.
《金秋科苑》2014,(3):26-26
目前我国载重40吨以上的大飞机只有14架,在1998年抗洪救灾时,70%的救灾物资是靠这14架飞机运输的。2006年7月,我国政府做出了大型客机与运输机一起上的决定。2008年5月11日,中国商用大飞机公司在上海正式挂牌。正如著名的材料界前辈师昌绪院士说:"发展大飞机,材料要先行。"70年代,飞机空重比全重大约在50%-60%左右,到了90年代,空重占全重大约在40%左右,这说明飞机上留出了很大的比例用来装人、载物,如果没有新材料、新技术的话不可能有这样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