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玄同是汉字竖改横的创造人。1917年他在《新青年》杂志第3卷第3期上发表了致陈独秀的公开信,信中指出:“人目系左右相并,而非上下所重。试立室中,横视左右,甚为省力,若纵观上下,则一仰一俯,颇为费力。以此例彼,知看横行较易于直行,且右字写此,必自左至右,均无论汉字、西文,一笔一势,罕有自右至左者。然则汉字右行,其法实拙。若从西文写法,自左至右横迤而  相似文献   

2.
中国汉字自上而下、由右向左的竖写方式有几千年的历史 ,然而 ,这种方式不合乎人的习惯和生理要求 ,写起来很不方便。但人们代代相传 ,谁也没想到去改变它。直到近代 ,新文化运动兴起 ,白话文出现 ,外国的先进思想、文化也陆续进入中国 ,汉文中经常引用外文 ,书写阿拉伯数字 ,使用新标点 ,使汉字竖写显得更为不便 ,亟需改革。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新青年》杂志编辑之一的钱玄同 ,勇敢地向旧事物提出挑战。他在《新青年》1917年3卷3期上 ,刊载了“钱玄同致陈独秀的公开信” ,首次提出汉字“竖改横”的见解 ,并谈了他产生这一想法…  相似文献   

3.
汉字的行款格式由过去的竖写改为核写是汉语书面语表达形式的一个进步。从实用角度着眼,它既方便了编印科学书籍,实现同世界文字的“接轨”,又适应人在生理上自治的特点。现在人们日常行文绝大部分采用横写的款式。然而,汉字同时又是一门艺术,如果着眼于书法作品进行观察,现已结集出版的钢笔书作却仍多采用竖写的行款。这显然与书写者继承传统用笔方法,努力效法历代碑帖中所体现的上下贯通的气脉——行气,有直接的关系。而竖写的气脉表现在上下字的连贯上,根写部贯穿在左右字之间,这又向我们提出一个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问题,即如…  相似文献   

4.
钱玄同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先锋大将,《新青年》杂志的编辑之一.他发表的反对旧礼教,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化,赞助新文学的言论很多.“五四”以来许多记述新文化运动史实的文章,都是把钱玄同和陈独秀、胡适连称的.自从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四卷四期),《汉文革命之讨论》(五卷五期),《罗马字与新青年》(五卷六期)等文章,提出废除汉字改用音标文字的问题,他毕生就以很大精力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拟订许多步骤切实的计划,做了许多深入浅出的研  相似文献   

5.
论瞿秋白的文学批评思想体系钟俊昆瞿秋白1923年从苏联回国后,先后主持、编辑党的机关刊物《向导》、《先锋》和《新青年》等杂志。他于1923年6月15日在《新青年》季刊创刊号上发表《新青年之新宣言》一文,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严格的科学方法研究一...  相似文献   

6.
胡适作为最早作白话新诗的诗人而在五四时期风云一时,他的新诗主张和见解,也“大体上似乎为《新青年》诗人所共信”,他的著名的《谈新诗》一文,则“差不多成为诗的创造和批评的金科玉律。”一时间,提倡白话诗,试作白话诗成为一股不小的浪潮。以胡适为代表的一代创建新诗的先驱者对旧诗发起了毁灭性的攻势。几年功夫(从《新青年》1917年2月发表白话诗到1921年左右),白话诗取代了旧诗在中国诗坛上的  相似文献   

7.
陈独秀先生为《新青年》所写的《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那篇文章的时候,他说《新青年》犯了两大“罪案”。第一是拥护“赛先生”(science科学);第二是拥护“德先生”(democracy民主)。可是那时的陈独秀对“科学”和“民主”的定义却不甚了了。所以一般人对这两个名词便也很容易加以曲解。  相似文献   

8.
本校同年级的几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过程中 ,遇到“汉字的间架结构”这一问题 ,对于有些汉字的间架结构产生了意见分歧。其原因是参考资料不同 :一本是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4年出版的《小学生笔顺字典》 ;另一本是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3年出版的《3 0 0 0常用汉字基本知识手册》。在《小学生笔顺字典》中 :“发”字为独体字结构 ;“凹”为半包围结构 ;“竞”为上中下结构 ;“树”为左中右结构 ;“坐”为独体字 ;“老”为上下结构。而在《3 0 0 0常用汉字基本知识手册》中 :“发”为半包围结构 ;“凹”为独体结构 ;“竞”为上下结构 ;“树”为左…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孔乙己》写于1919年3月,发表在同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这是应《新青年》的特约而撰写的。他说:“《新青年》的编辑者,却一回一回的来催,催几回,我就做一篇,这里我必得记念陈独秀先生,他是催促我做小说最着力的一个。”(《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所以他称这时期的小说是“遵命文学”,“不  相似文献   

10.
刘半农(1891—1934)原名寿彭,改名复,初字半依,后改半农,晚号曲庵,江苏江阴人。在“五·四”时代,鲁迅称他为《新青年》里的战士,“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且介亭杂文·忆刘半农君》)1912年初春,他来到上海,以译著维持生活,曾在上海实业中学和中华铁路学  相似文献   

11.
陈独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是著名的《新青年》杂志的创始人。他在进行思想文化战线上的反封建斗争的同时,很重视文学上的革新。一九一七年二月,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推倒旧文学建立新文学的主张,第一个举起了文学革命的旗子。如果再看一下他对鲁迅的小说创作的支持,更可见他对提倡新文学的功绩。鲁迅与《新青年》发生联系,是在该杂志从上海迁到北京之后,约在一九一七年春。鲁迅应邀给《新青年》写文章。一九一八年五月,《狂人日记》在《新青年》发  相似文献   

12.
去年暑假,我看到《小学语文教师》2、3期(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上刊载了一篇《汉字“偏旁部件及其部位名称化”的字形分析探讨》的文章,受到了启发,并于去年秋季开学在教学中进行了尝试。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将部位名称作了以下规定,我认为是必需的:左右结构,左叫“旁”,右叫“边”;上下结构,上叫“头”,下叫“底”;内外结构,外叫“框”,内叫“心”;  相似文献   

13.
第一个喊出“打倒孔家店”口号的人是吴虞(一八七一—一九四九年),四川新繁人。五四运动前后,在《新青年》杂志发表《吃人与礼教》、《家庭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等文章,大胆冲击旧礼教和封建文化。曾被人们誉为“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后来,他背叛了自己提出的口号,走到另一条道路上去了。第一个介绍俄国革命和  相似文献   

14.
最早评论鲁迅小说的人●王廉官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杂志四卷五号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吃人的封建礼教进行了猛烈的抨击。1919年11月吴虞在《新青年》六卷六号上发表了一篇《吃人与礼教》的文章,最先对鲁迅小说进行评价,吴虞也就...  相似文献   

15.
<正>又发表《减省汉字笔划》底提议(《新青年》七卷三期)。又作《汉字改良的第一步——减省笔画》(《平民教育》第十六号)。  相似文献   

16.
一、连拼带猜九字现八个方格,数学汉字。有的数现,汉字隐蔽;有的字现,数字躲避。横拼竖连,都是新字。现在就请你按照下面的提示,上下左右进行组合,把新字写出来吧!1.1和2合起来是一种水果的名称。  相似文献   

17.
一部《热风》记录着《新青年》由高潮到分化的转变时期鲁迅坚持战斗的历程和他的战绩,《热风》以世界的视野、现代的眼光批判中国“陈旧”的“国粹”,它的启蒙意义在于催促民族通过反省自新自强,由“中国人”而“世界人”。  相似文献   

18.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在汹涌澎湃的新文化运动浪潮中,成就突出的是鲁迅———一个勇猛顽强的民主主义文化战士。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狂人日记》。这篇小说猛烈地批判了封建宗法礼教制度,痛斥了一切所谓“仁义道德”旧礼教旧教条“吃人”的血腥本质。它是一篇对封建礼教的控诉书,号召人们奋起打倒“吃人”的旧礼教。之后,1919年4、5月间,鲁迅又连续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孔乙己》和《药》两篇小说。在《孔乙己》中,鲁迅通过对深受封…  相似文献   

19.
1915年9月第一期《青年)问世,陈独秀主持其事,并发表《敬告青年》的文章,提出了许多支配着以后几十年理性革命的重要问题。1919年,胡适回国,在此前后他参与了几乎全部的《新青年》前期的文学活动。胡适在这些文学活动中,始则锋芒毕露高举批判的大旗,继则抱实验怀疑反对传统的评判态度,最终与《新青年》同人中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如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分道扬镳。对胡适的这一历程,以前的评论者大多认为胡适的这种转向是投机,也有人认为胡适代表资产阶级争夺新文化运动包括对《新青年》的领导权。本文则侧重从分析胡适对新文化运动目的的认识,对旧文化旧文学的态度,对《新青年》及其政治观点等方面探讨胡适在《新青年》前期的文学活动意义,以求正于专家同仁。  相似文献   

20.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他主编的《青年杂志》(一年后改为《新青年》)第一卷第一号的《通信》中写道:“批评时政,非其旨也。”此后至今,史学界的大量文章和专著都以此为据,认为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在开始时并没有针对当时人们最关心的现实政治问题,即反对袁世凯的帝制阴谋,进行直接的鼓动”,“把文化运动和政治运动分割开来”了。对于这种观点,我们认为有商确的必要。首先,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时表示这个杂志宗旨是不批评时政,是因为他所指的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