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肃慎考     
录慎,古国名,也是古民族名。其历史源远流长。其疆域包括长白山以北,黑龙江及松花江下游两岸以南,东至日本海。产Ku矢、麈、松花玉。其民多居深山穷谷老林,夏巢居,冬穴处,善射,人死,葬之于野。  相似文献   

2.
河东,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其疆域在战国之前较为模糊,泛指黄河以东地区.秦时始置河东郡,其疆域约相当于今霍山以南,沁水以西的地区.之后,在不同的时期变化较大.今天所言之河东,即指运城市所辖之十三县市.  相似文献   

3.
考证了古哀牢国、永昌郡、永昌府所辖疆域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哈萨克斯坦的伟大诗人阿拜出生的成吉思汗山区属于中国的领土,直到同治三年(1864)阿拜9岁时。才通过不平等的条约,成为俄罗斯的领地。阿拜国籍的被动变更,也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5.
冬至风俗考     
冬至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一个传统节日。从文献记载上看,冬至的节日风俗颇为丰富,伴随冬至节的祭祀形式、礼乐制度、地方风俗以及饮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文献资料,探求传统的冬至节日风俗。  相似文献   

6.
“中国”、“天下”、“中原王朝”、“中央王朝”等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疆域问题必须首先搞清楚的问题。这些概念有着本质上的差异。作为近代国家意义上的“中国”,其疆域的最终奠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天下”成为“国家”的过程。清中期以前的历代“中原王朝”及至晚清的“中国”,与近代意义上作为民族(国民)国家的“中国”之间,是一个从法理上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前二者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在各自的“版图”上没有重合过,在经过了长时段演进后,于19世纪20年代最终完成这一重合过程。因此,在研究古代中国疆域问题时,应谨慎使用“中国”一词,更不能以“中原王朝”随意代替“中国”,也不能将“历代中原王朝”置换成“历代中国”。  相似文献   

7.
从唐宋以来闽西州县的建置来追寻它文明开发的轨迹.尤在周边沙县、永安、南靖等地,其县界历史上与闽西邻近县域彼此交又变更较多.据历代史籍的记载,廓清闽西县际的疆界,综述古代闽西的属地范围.  相似文献   

8.
唐朝"丝绸之路"的再次贯通与繁盛,不仅改变了唐人的疆域观念,也成就了唐人阔大的文化胸怀,使国家变得更加开放、富裕和强大,其深远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从唐诗的记述与描写中可以看出,"丝绸之路"的贯通与延伸让唐人由内转外,目光远大,胸怀天下,极大地促进了唐王朝的开放,增强了其对中华文明的自信.  相似文献   

9.
“迎紫姑”是我国农耕文化土壤中胚生的一种特殊民间风俗,“迎紫姑”风俗的兴起和流变与中国农耕社会紧密相连,考索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有助于我们把握这种民间信仰兴衰的深层次文化作用力。  相似文献   

10.
盛唐春游考     
本文从春游的人员、春游的内容及春游的范围、方式、时间、地点等方面,对盛唐时期的春游作了较为详尽的考证。  相似文献   

11.
综观岭南文化领域,有关鸡卜方面的研究,或偶有涉及,或语焉不详,公允说来,颇似"越人语天姥"。对关于"鸡卜"历史现象作了较全面的考察研究,以追寻其起源和历史踪迹,进而通过原理及机制分析,透视其本质,观察其社会影响。研究认为,"鸡卜"不仅是一种占卜行为,更是一种认识形式和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乞旧衣是唐代进士阶层的一种风俗。落第举子乞取及第进士(新进士)穿过的麻衣以求吉利;而从经济角度考虑,则可以节省科举考试的部分开支。  相似文献   

13.
风俗是社会庶民世代沿传的生活风尚与习惯,源自夏商周三代王教风化,蕴涵着道德与信仰。固始与闽台风俗大要相同,是因为其风俗原本同地,虽越千年而表现出源本一致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14.
端午门户插柳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我国北方端午节门户插柳的习俗来源于上古“后羿射日”的抗旱巫术。虽已不复见原物的些小遗痕,但确是其逻辑衍化而来。它与南方的龙舟竞渡具有同样的祈年功能。  相似文献   

15.
郭嵩焘是最早从立国之本的高度关注"人心风俗"的思想家.这种认识的形成与他个人的独特经历是分不开的.他为后来者探索中国富强的道路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汉魏时期向来为学者、专家所关注,传统的汉魏研究大多集中于经济、政治、文学与重大社会事件等,而对于普通民众生活、风土人情、民俗礼节则少有关注。本文以《昭明文选》选赋为立足点,考辨汉魏时期风俗画卷,从而更加深入地解读汉魏独特的文化特色和相对开放的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17.
崔冠华 《现代语文》2006,(6):123-124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明的历史古国,民族风俗丰富。这些风俗体现了古代人们的崇拜信仰、制度观念,也折射出了古人们的理想、愿望和深层心理。所以,我们在审视民俗化时,不仅要挖掘出民俗化的形式中所蕴含着的古老化之根;更重要的是要以科学的态度、辨证的眼光从民俗化的心理着手,挖掘民俗形成的历史原因,掌握其对当前所造成的影响,批判性地继承民俗化传统。下面我以我国民间风俗之一——祭灶为例,谈谈祭灶这一民俗化中所反映的实用性功利民俗心理。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史籍中有关肃慎的历史记载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先秦至汉代,二是三国及后世.第一部分中,肃慎在史籍上以多种姿态出现,但也存在部分问题,如肃慎的读音、肃慎与中原的联系以及具有神话色彩的肃慎的史料.第二部分中,从肃慎进贡入手,探讨了肃慎进贡所代表的意义,即其被统治者当作宣传文治武功和天命所在的工具.同时,"肃慎"一...  相似文献   

19.
20.
"太监"考     
太监曾是北魏始置一女官官名,然众字典辞书皆失载此义项。本文考证了该官职的具体产生年代、从官人员的性别、及与宦官、阉人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