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育教学叙事研究走进了教师的生活。这种源于学研究的叙事方法,引导教师以研究的心态,置身于真实的教育情境中,通过结合教育理论叙述教育事件来改进、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以其“平民化”的特点,深受教师青睐。但随着这一研究方法的推广和广泛实践,在运用中也出现了一些误区:一是叙事与学习脱节。许多教师沉迷于将自己生活中的故事叙写下来,但是却忽视了系统的理论学习,因此很难将自己的生活加以理论上的提升,写出自己的创见。二是叙事与研究脱节。许多教师研究随意化,只肯信手拈来教育生活中发生的某个现象或某一细节写出叙事,不能对教育实践中发生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完整的思考与研究。三是叙事与交流脱节。许多教师由于水平所限,写出的叙事没有发表的机会,内心渴望交流但却缺少交流的平台,极大地损伤了研究热情。  相似文献   

2.
3.
教育叙事研究,就是以讲故事的形式,记录自己在教育教学中亲身经历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实践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并通过各式各样人物的思想与行动的分析,看到这些真实事件背后的“复杂意义”,从而将“教学”与“学习”结合起来,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起码的动力支持。教育叙事虚构化、表象化、消极化弊病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如果撇开教育叙事研究这个概念来言说教育故事,那么当然可以把它理解为:有关教育方面的故事,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这是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故事,即广义的教育故事,教师经常写一些这样的教育故事,无疑是很有益处的。现在,教育叙事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在中小学校愈加受到关注,撰写自己的教育故事被视为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5.
徐洁  赵钶 《青年教师》2010,(3):40-42
实践中,有一种现象值得反思:由于教育事件纷繁复杂,使有些教师经常置身于教育现场,却对一些有价值的事件充耳不闻;有时,听了许多课,脑子里仍空空如也;参加了一些活动,却理不出应有的头绪。即使写出教育叙事,也干瘪无味,没有多少教益。寻根溯源,这是缺少“慧眼”与“慧心”的缘故。  相似文献   

6.
教育叙事研究是什么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张希希 《教育研究》2006,27(2):54-59
教育叙事研究是指在教育背景中包含任何类型叙事素材的分析研究,它强调关注作为个体的人的经历故事及其背后隐藏的之于该个体的意义,强调关注微观分析。克莱丁宁和康纳利的研究工作,以及强调教师的反思价值、强调教师知识的重要性、赋予教师言说其经历的权力等三种教育发展趋势,促进了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的生成。作为一种质的研究形式,它有自己独特的基本操作程序,有自己的优势,但也有自身之不足。  相似文献   

7.
由于叙事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的话语方式所固有的缺陷,以及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作为教育叙事主体的某些局限,致使教育叙事在客观上存在着理论的普适性和阐释力不足的问题。文章以“黄冈教育现象”研究为案例,强调要通过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两类研究主体之间有效的交流与融合,以及借鉴科学研究管理的模式和机制等措施,进行叙事研究范式的自我提升和完善,逐步实现由教育叙事到教育叙事研究的转变与提升。  相似文献   

8.
2005年5月12日,《中国教育报》刊登的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刘良伟教授题为《一个课程关键:让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文章指出,只有当“叙事研究”成为广泛流行的“教育研究方法”之后,教育研究领域中一度推崇的“质的研究”,才有可能显示出它的真实魅力,也只有当“叙事研究”成为中小学教师普遍采用的“学校教育研究方法”之后,中小学教师才有可能享受“教育研究”的益处。否则,“科研兴校”、“教师成为研究者”、“反思性教学”、“行动研究”之类的教育倡导.便有些可疑。  相似文献   

9.
教育“叙事研究”是近几年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内兴起的一种研究方式,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广大的中小学校教师对于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解还只停留在表面上,本文从“保为教育叙事研究”等五方面的对这一概念做全面的阐述和反思,旨在进一步提升教师对这一新兴研究方式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教育叙事就是“讲教育故事”。要求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在教室或其他场所里发生的教育、教学问题,然后将自己怎样遇到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教学过程“叙述”出来,再加上自己的反思。这样使校本教研活动从“教育小现象”抓起,从叙述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真实故事和个人反思做起,逐步过渡到以案例研究为主,遵循“低起点,小步子,快节奏,高质量”的原则,不盲目攀比,好高骛远。从教学的小事做起,对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以案例研究为突破口,深入探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有效方式,着力解决在…  相似文献   

11.
一、“教育叙事”是我成长的阶梯 有人认为,随着教师博客的大规模普及,将在传统基于课堂教学的“教堂式教育模式”之外,催生出真正开放的“集市式教育模式”,“教育叙事”,已经成为基层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和总结实践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开展教育科研,促进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研究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景化的教育意义,教师研究的异质性、情景性、实践性等特点和叙事研究"多重解释"、"以事明理"、"自下而上"的研究取向发生了必然的联系。与此同时,多媒体组合又以其独有的描述方式增进叙事意义的理解和诠释,微课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的关注,教育叙事研究的数字化倾向也越来越明显。教师研究的特质和教学知识的现实需要,使教师运用微课手段开展教育叙事研究成为一种风尚。微课不但是叙事研究的形式,也是教师研究的结果。教师作为微课设计、开发和应用的主体,其研究能力直接影响到微课的应用水平和层次,决定着未来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3.
今日网络上的教育余事之风,用风起云涌谓之难免有些夸张,但越来越多的教师正在被人引导着或自主地参与其中却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  相似文献   

14.
一、教育叙事的概念叙事研究的范围很广。"叙"为叙述,"事"为故事,教育叙事就是讲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故事。2003年第9期《中小学管理》有篇邱瑜的文章是这样说的:"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教育叙事研究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教育叙事研究关注生活体验、诠释意义与价值,所叙之事非虚构之事。教育叙事研究的开展有助于研究者面向教育事实本身,有助于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鸿沟,有助于表达教师的个体实践性知识。其分析步骤包括:确定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对象;进入研究现场,建立合作关系;收集研究资料,形成现场文本;分析研究资料,重新讲述故事;撰写研究文本,形成扎根理论。  相似文献   

16.
本专题除了对主题的介绍性论文,还收录了三篇一线教师的叙事,均来自北京教科院德育中心举办的、为期一年的第三期教育行动研究工作坊中的叙事行动研究班。作为指导教师,笔者目睹了一大批教师在做叙事行动研究中的专业成长,这三篇文章就是其中的代表。本文意在介绍为什么将叙事探究转换为叙事行动研究,这两种路径有什么区别,教师们在叙事行动研究中获得了什么成长以及这种成长的发生需要什么条件。通过分析教师的参与过程和研究结果发现,相比叙事探究,叙事行动研究在教师公开发声、改变心智模式的基础之上,还需要触及学校场域中人们惯习的改变,其风险和挑战更大。通过本次工作坊的初步尝试,教师对叙事主题的认识更加准确,对主题的反思更加深刻,减少了自己的自责和内疚感,而且能够采取行动改变现状。促使教师如此成长的条件包括教师敢于暴露自己的"顽症",创设安全、开放的学习氛围,及时分享相关理论,形成相互支持的学习共同体以及获得学校的理解和支持。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研究者应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为诸如叙事行动研究之类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丁钢 《早期教育》2005,(2):i002-i002
近一个时期以来,教育界似乎对叙事研究情有独钟,许多教师很热衷于“讲故事”,以致于原本“沉默”的教师在理论界面前发出了“讲自己故事”的呼吁。“让教师的声音被人们听到”,这一点正是教育叙事所要追求的目标之一,教师主动表达自己的声音,显然是对教育叙事实验的积极支持与响应,并为教育叙事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和素材。  相似文献   

18.
开栏语:新年新气象.新栏目“教育叙事”跟大家见面了。我们曾刊载了李润洲先生的“叙事研究,改变教师的教育生活”。本期.我们又推出刘良华先生的“如何做教育叙事”。希望能为广大教师做教育叙事研究提供一些从理论到操作层面的帮助.并在这块平台上看到您的“身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教育叙事研究:本质、特征与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通过描述个体教育生活,搜集和讲述个体教育故事,在解构和重构教育叙事材料过程中对个体行为和经验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教育叙事研究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思路和行动方式,主要特征表现为聚焦于个体经验,用年代学方法表述个体经验,搜集故事,重新讲述故事,编码并确定主题,描述情境与背景,与参与者全程合作。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所探究教育现象之中的研究问题,选择研究个体,从个体那里搜集故事建构现场文本,编码并重新讲述个体的故事,按照主题或类属解释个体的经验故事,撰写研究文本,确认与评估研究。教育叙事研究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自己独特的操作过程、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20.
金美福 《山东教育》2007,(10):F0002-F0002
今天教育研究所面临的困境之一,就是教育研究理论越来越抽象,与教育行为者经验的联系越来越疏远,这既形成了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隔阂,也造成了教育理论话语的苍白无力。那么,有没有一种教育研究形式,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理性与感性紧密结合起来呢?教育叙事(或者叫教育故事等)就是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教育故事的描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