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诗歌是通过精炼、生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来创造鲜明独特的形象,构成优美而深远的意境,能够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作者思想感情,表达作者理想愿望的文学体裁。诗歌是文学大家庭中的骄子,是文学的最高形式之一。刚刚跨入高中门槛的学生,  相似文献   

2.
1.古诗词的含蓄之美 诗词作为一种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除了在形式上具有特定的声韵、节奏、格律等要求外,还必然表现出其艺术思维和艺术语言高度的创造性的特征.而且,作为一种内容深邃而篇幅简短的文学样式,它对语言的简洁、准确和传神方面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历代的诗词大家都十分注意行文的含蓄曲折.  相似文献   

3.
诗歌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历史上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形态,体制种类丰富。了解诗歌的审美特征,以此作为鉴赏诗歌的突破口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诗歌意象的演变。意象的审美内涵,意象运动的心理历程,意象的审美经验类型和意象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孟浩然三首诗的分析,阐明孟浩然诗歌的重要艺术特征:看似表达人所常有的生活体验,其实是诗人独特的思想感情;看似明白易懂,其实暗用典故而不着痕迹,技巧高明。  相似文献   

6.
徐志摩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和《云游》,共计诗作290余首,其诗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颇受人们的喜爱。文章主要分析了徐志摩诗歌的意象之美,音乐之美,色彩之美,让我们对徐志摩诗歌的审美特征又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儿童生活的多样性造就儿童诗歌的形式和内容上的多样性及其表达的情感的多彩性。正因为如此,本文用实例对儿童诗歌中的情感的多彩性、诗歌语言的天真甜蜜性、表达方式的趣味性、艺术思路的简明性、想象的奇幻性进行科学地阐述,从而推进一定的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孟郊是中唐韩孟诗派的开山人物,他的独特经历和个性造成了他在诗歌审美方面与众不同的特征,即追求一种“不美之美”,他将关注的目光更多地转向不大引人注意的对象,如苦寒、贫病、怪奇、恐怖等方面,从而表现出一种以丑为美,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展示了唐诗大变于中唐的景观.  相似文献   

9.
大历时期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诗人的审美心态与艺术表现手法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一时期诗歌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为:精细新巧的意象,清雅深婉的追求,韵味悠长的意境,佛禅趣味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杨宏 《现代语文》2007,(12):83-84
诗歌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数量较多,诗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独特的作用。诗歌具有个性鲜明、语言凝练富有节奏、感情真挚强烈的特点,在诗歌教学中,如何抓住诗歌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是诗歌教学应该重视的问题。传统的诗歌教学仍然比较  相似文献   

11.
诗歌是一种简练的文学体裁。它高度集中地反映着社会生活,同时,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即所谓诗言志。《论语·阳货》中曾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我们可以从诗歌中得到熏陶,得到教益,也可以从不同的诗歌中,体味到作者的心灵和脉搏,直至产生深深的共鸣。  相似文献   

12.
时空被纳入审美意识结构,它同生活审美或社会审美融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审美境界——意境。时空与中国古代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没有时空的承载,古诗也就无从论“境”与“界”,也就没有意境可言。  相似文献   

13.
中唐社会盛行的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对以杜甫为代表的诗人产生了很大的审美影响,使这一时期的诗歌呈现出“忠君”“明道”伤时哀民的思想倾向和偏重静态、封闭、意象、意境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从唐代开始,石刻诗歌便出现在桂林的摩崖、岩洞中,成为桂林石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不断的发展,石刻诗歌对桂林景点的审美已形成相对稳定、较为一致的评价,其在景点中的审美特征日渐突出。独秀峰"高耸擎天、拔地而起、一枝独秀"的形象,叠彩山"层峦叠锦彩、边陲辋川图"的特点,虞山"帝德泽边、百代犹思"的人文意义都是石刻诗歌集中呈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张超天 《快乐阅读》2011,(9):122-123
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的文学体裁,跳跃性是其基本特征之一。古典诗歌都无一例外地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意境,我们在品读时,都能体会到一种从诗歌语音排列中所无法看得到的审美情感。如《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  相似文献   

16.
诗歌本体美,表现出鲜明的审美特质。诗歌美是诗艺术的整体性美,它使诗歌产生高度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7.
林建连 《中学文科》2006,(10):54-55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诗人通过具体、生动、典型的艺术形象,在其作品中多方面地展示了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描绘为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风尚及历史发展趋势的无比珍贵的“史诗”,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了补充和注解材料。本文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入“史诗”有何作用,如何运用“史诗”进行历史课堂教学这两个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散诗作为一种独立的体,具有独特的美学品格,且是一个复合的结构系统。散诗最重要的审美属性是心理特性。章基于对散诗的这种整体观照,并通过一定的比较分析,揭示了散诗有别于诗歌和散的个性美学特征,即审美视角的内向性,形象构筑的意象化,“韵在骨里”的节律美。  相似文献   

19.
杜春强 《现代语文》2006,(5):106-106
诗歌往往通过对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和鲜明的形象进行概括描绘来抒发感情,从而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因此,读除了具备学常识外,还必须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诗中的感情融为一体,根据不同类型的诗歌来把握诗的内涵,才能达到鉴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论诗歌语言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是语言艺术。诗歌语言既是载体又是信息本身,既是媒介又是目的,既是形式又是意味,是所谓“有意味的形式”。这里,载体和信息浑然一体,媒介和目的不即不离,形式和意味共生共灭。因而从整体上构成诗歌语言的审美特征:非实用性,非科学性,非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