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以助词"过"等几组虚词为例,从本体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课堂教学等三个方面对教学语法框架下的虚词研究成果展开了分析,结果表明汉语虚词研究必须在符合第二语言习得规律的基础上与汉语教学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第二语言习得,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它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大概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主要研究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结果,其目的是对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进行客观描述和科学解释。国内外语言教学研究表明,语言能力是后天习得而成的,而情感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的成功与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正确处理与利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3.
三语习得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吸取诸多领域学者的研究成果,到了本世纪初步入快速发展时期。至今取得了第一和第二语言影响第三语言学习的迁移规律,多语言学习与元语言意识的发展以及在普遍语法下第一和第二语言在三语中的作用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我国三语习得研究,尤其是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的研究有重要的启示。然而,目前研究尚处在初创阶段,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待拓展,需进一步界定和深入对普遍语法与三语习得的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4.
Ⅰ、引言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有不少共同点,但更多的是不同点。下面就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学习的异同谈谈自己的看法。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节谈到的“第二语言”是广义的,包括“外语”和“第二语言”。Ⅱ、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共同点实验证明‘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学习有许多共同点和相似点。这里仅以疑问句的习得过程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儿童习得疑问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陈述句未加升调,如;Openthedoor?第二阶段.在陈述旬前加疑问词,如:whytheydonotcome?whenhewillcome?…  相似文献   

5.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年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在语言迁移研究方面,学者们以更为开阔的视野重新认识和分析语言迁移现象;语音习得研究注重以理论为导向的实验研究,以及学习者中介音系统的研究;词汇习得研究将词汇习得与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习得策略研究以及词汇教学相结合;语法习得研究以汉语特殊句式和句法成分的习得研究为主。近十年汉语习得过程研究呈现三个特点:汉语习得研究东西合流;关注理论建树和学科发展;注重实验研究和方法革新。此外,汉语习得过程研究还有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维吾尔族学生汉语致使句式习得情况,用第二语言习得的中介语理论对其存在的问题作了简要分析,通过考察和分析,认为可在汉语教学中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性原则对习得汉语致使句式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7.
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大致归为两种类型,即基于语言本体的研究范式和基于个体认知加工过程的研究范式。两种范式由于关注的焦点、学术背景等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对语言习得规律的解释也各具特点。完整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既应包括语言本体研究,也应包括个体认知加工过程研究,并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对第二语言习得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形成了五个假设为基础的语言输入理论。五个假设分别是:习得——学得假设,自然顺序假设,监控假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的性状判断句包括无程度性状判断句和有程度性状判断句。这些句型句式的主观性是各不相同的。无程度性状判断句的主观性是最小的。有程度性状判断句的几个下位句式的主观性大小依次为S+A+C〉S+对N+A/S+比N+A〉S+Qp+A〉S+f+A("〉"表示"主观性大于")。研究性状判断句的主观性大小,可以为汉语习得者习得现代汉语形容词谓语句提供一个合理的习得顺序。  相似文献   

10.
第二语言习得的有关理论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语言习得的有关理论与外语教学罗立胜自70年代后期起,国外语言习得的研究逐渐转向第二语言习得和课堂外语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上。80年代以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开始介绍到我国的外语教学界并引起外语教师的广泛兴趣。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是探讨在非母语环境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