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致 《红领巾》2011,(1):24-25
作家巴金是我的叔父,我叫他四爸。 四爸在一九二三年离开四川去南京读书。以后又到法国留学。我出生的时候他在上海,所以,我十一岁前没有见过他。  相似文献   

2.
提起季羡林.人们总会把他与北京大学东方学系联系在一起。是的.从1946年留学回国到北大创办东方学系.直至现在,季羡林一直没有离开过东方学系。五十多年采.中国的东方学就是季羡林,季羡林就是中国的东方学。  相似文献   

3.
季羡林先生说:“如果读书也算是一个嗜好的话,我唯一的嗜好就是读书。”他小学中学阶段,最爱读的是“闲书”(没有用的书),比如《彭公案》《施公案》《三侠五义》《小五义》《东周列国》《说岳》《说唐》等等,读得如痴如醉。“读这样的书是好是坏呢?从我叔父眼中是坏。但是,我却认为是好,至少在写作方面是有帮助的。”所以,他反复说到张元济先生(出版家)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因为人类之所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季羡林先生除了学术与翻译外,在散文创作上也有相当  相似文献   

4.
【原文再现】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季羡林我从高中时代起,就读老舍先生的著作,什么《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我都读过。到了大学以后,以及离开大学以后,只要他有新作出版,我一定先睹为快,  相似文献   

5.
两个老乞丐     
这老乞丐却哪里去了呢?我感到凄凉,感到孤寂,好几天心神不安。1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70多年,但是两个乞丐的影像总还生动地储存在我的记忆里,时间越久,越显得明晰。我说不出理由。我小的时候,家里贫无立锥之地,没有办法,6岁就离开家乡和父母,到济南去投靠叔父。记得我到济南不久,就搬了家,新家是在南关佛山街。  相似文献   

6.
正学习高手们往往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来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学习是一项艰苦、复杂的工作,仅靠个人的努力远远不够,还要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来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借力,首先要借家长和家庭教师之力。从成功名人的成长经历来看,家长和家庭教师是他们成长进步的重要依靠力量之一。季羡林先生的父母都在农村,生活贫困,读书条件不好。叔父家境相对较好,便将他接到济南读书。读中学  相似文献   

7.
孩子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是他们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大多数孩子离开父母温暖的怀抱会哭闹。我班有个叫全全的男孩,刚来园时趴在妈妈肩上哭得像泪人一般。那几天,我天天抽时间抱他在腿上玩。有一天,他突然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对我说:“老师眼睛里有个全全。”看着孩子那惊喜的目光,听着他那稚嫩的声音,  相似文献   

8.
季羡林,语言学家、比较文化学家、佛学家、翻译家、散文家。1911年出生于山东临清县。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至1945年留学德国,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至今,为终身教授。主要著述有《糖史》、《土火罗文(弥勒会见记剧本)译释》、《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大唐西域记)校注》等,并翻译印度古代史诗《罗摩衍那》。已出版《季羡林文集》24卷。季羡林从穷乡僻壤走向了世界,走遍了几个大洲、几十个国家,成为见多识广的著名学者。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出众?他在自传中回顾小学到高中的经历时谈到:“现在回想起来,我今天这一点不管多么单薄的基础不是那时打下的吗?”在他的成长经历中,他的叔父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家长——懂得教育投资,实施严而慈的家教,这对现在的家长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98岁的季老季羡林、93岁任老任继愈,在2009年7月11日同一天辞世。 “人生不满百”,一语成谶。季羡林先生尽管久居医院。但对高寿者来说.他的身体算是较好的,精神状态更是不错。逝世的前一天他还在挥毫,用毛笔题写了“臧克家故居”等。他是因心脏病突发。突然离开人世的。  相似文献   

10.
季羡林先生是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史学家和教育家.他1911年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临清市)康家庄,6岁时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始入私塾读书,1年后转入济南一师附小念书,后又转入新育小学插入高一. 季羡林10岁开始学习英文,高中开始学习德文.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为德文.大学期间,因成绩优秀,曾获得家乡清平县政府所颁奖学金.1935年9月,季羡林作为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在哥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学,学习梵文、巴利文,选修英国语言学和斯拉夫语言学,并加学南斯拉夫文.1940年12月至1941年2月,他在论文答辩和英文、印度学、斯拉夫语言考试中获得4个“优”,被授予博士学位.1945年,季羡林转道瑞士回国,于1946年5月抵达上海.  相似文献   

11.
季羡林先生是山东人,1911年8月6日出生在山东省清平县(今临清市)官庄,7岁时随叔父迁居济南。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到德国格廷根大学专攻外国古代语文,主要是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1941年通过论文考试后,从事印度中世纪语言与佛经的研究。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他是中国现代屈指可数的梵文专家。 留学期间,季羡林先生虽然学习和研究工作都非常繁重,但他没有中断散文写作。从1994年第3期起,本刊将在‘留学生文学’栏目中连续选登季先生留学时期写下的5篇散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著名学者季羡林说:没有一流的大师,就没有一流的学生。我说:没有一流的校长,就没有一流的教师。台湾作家刘墉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钱之前,早就有了爱。我说:在这个人世间,没有教科书之前,早就有了教育。哲学家周国平说:一个人无论多大年龄上没有了父母,他就成了孤儿。我说:一位  相似文献   

13.
朱琦 《教师博览》2005,(10):44-45
1993年夏在北京国际机场和父亲告别的时候.他还可以说是中年人。如今多年过去.父亲已跨入老年门槛。但我竞没有想到他巳到了花甲之年。我17岁离开故乡.越走越远.与父母聚少离多.不觉之间.将近20年时光就匆匆流去了。流去了我的青年.流去了父母的中年。父亲却明显的老了。看着父亲,我难过起来。  相似文献   

14.
学术大师季羡林在下面这篇文章里讲述了自己的中学学习经历。初中的时候,他沉溺于钓大虾、青蛙,但在叔父的要求下,上了不少补习班。高中时,因为小小的虚荣心,一直保持着甲等第一名的好成绩。总结中学的学习,季先生认为自己是一个十分平庸的人。一个人成名以后回头叙述自己的经历,还能保持谦虚和诚恳的态度,是可贵的,这也许就是他在学术道路上越走越远的原因吧。  相似文献   

15.
寒风凛冽,我捧着祖母的骨灰盒,堂弟徐海平捧着我叔父的骨灰盒,叔母、堂妹徐海红夫妇和孩子,一起走在通向松江天马山公墓墓地的小路上,大家泪眼涟涟,叔父、祖母的落葬仪式就这样简单而又庄重地举行了。当祖母和叔父的骨灰安放到墓穴后,蜡烛的火在寒风中摇曳.我的思绪在翻腾:1977年8月21日病故的我的敬爱的祖母,终于在二十多年后“入土为安” 了。祖母的骨灰盒跟随叔父从上海到青海,又从青海到上海,叔父日日夜夜伴随它度过了整个晚年生活。叔父,一个多么想为文学事业再多做一点工作的老作家,他真想再多活几年,再写点东…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就要"品",在重点的词语上,在情感丰富的句子上学会逗留,多走几个来回,多搞几次"摩擦",看看能不能碰出一点听说读写的真"火",品出一点语言文字的真"味"。一品"悔恨"——读味师:提起季羡林,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他头上的光环,然而,当我们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我们会发现作者心中有一个深深的痛,永久的悔,他曾说,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这悔、这  相似文献   

17.
孝子与慈父     
我们兄弟三人都是在父母的棍棒下成长起来的孝子,在那样艰难的年代,我们都考上了大学,给父母挣足了面子,父母好不自豪。所以,我很欣赏父母的棍棒政策,在教育我的儿子时也使用棍棒政策,对他从方方面面高标准、严要求,不训即骂,有时候还动手打他呢!去年的一天,当我用拐杖吓唬他时,他竟然缴了我的械,还气呼呼地说“:我都15岁了,你还常常打我。你再打我,我就离开这个家。”父母的棍棒政策在我们兄弟身上灵验,我的棍棒政策在儿子身上却失灵了。怎么办?事情过去之后,我与儿子做了一次推心置腹的交谈,最后我向儿子保证“:今后,爸爸再不打你了,要学…  相似文献   

18.
<正>一都说季羡林这个老先生写的东西朴实无华,可你不一定能读懂。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一篇季羡林的文章《怀念母亲》,不长,原文如下: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  相似文献   

19.
大龙小龙是一对双胞胎兄弟,他们在同一所学校读书,上初三了。前不久,爸爸妈妈突然紧张起来,因为小龙告诉父母——哥哥大龙得了强迫症。父母让小龙拿出证据来。小龙振振有词:“每天我们一起离开家,明明门锁好了,可大龙总会在刚刚离开家的时候问我,门锁好了没有;有时他会跑回去看看。还有,我们正上课呢,他突然给我写条子,问我某个课本带没带。晚上,我们都躺下休息了,他还要念道,英语作业没落下吧?数学题会不会错……这事儿多了,不是强迫症是什么呀?”  相似文献   

20.
我心事重重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肩上的书包异常沉重,因为我最要好的朋友说他要离开学校了。“我不想虚伪地坐在教室里欺骗自己和父母。”他对我说,“如果你也有这种想法,就勇敢地决定吧!早点接触外面的社会是好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