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一贯先生口述,季科平整理的《周一贯口述:“一以贯之”的语文教育生命观》是国内首次以口述的方式编辑出版语文名家个人教学与研究史,周一贯先生是首辑中唯一一位从事小学语文研究的当代名家。阅读本书,可以从“越语文”的角度切入,把其视作一份践行“越语文”的历史镜像,可从童年立场、生命视角、文化自觉三个方面认识其语文教育研究实践对越地风土、人格、文脉的继承、弘扬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浏阳有个叫陈文的人,常年剪着个平头,鼻梁上架副眼镜,胳膊下夹个皮包,说话干脆利落,见人笑容可掬。如果碰到他,也许你一眼就能看出他是个教师,并且十之八九是个语文教师。确实,陈文的生活经历一直与语文教育结缘,举手投足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语文”味道。这些年,记者参加湖南乃至全国的一些语文教研活动,总会有人跟我们提及陈文,提及“浏阳教研室”与浏阳教研的关系。对外界来说,陈文的影响力来自媒体,来自于他的“文”。从《漫步教研幸福路》到《研究型教师导论》,几年间他先后推出了好几部语文教育专著;从《湖南教育》到《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3.
一、即题切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从“言”的角度学习了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今天,我们从“文”的角度继续来学习这篇文章。对一篇文章的解读,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对于本文,有人从标题切入,从标题的“小”“石”“潭”“记”四个字入手,寻找题文之间的联系。今天,我们也来从标题切入,但不妨试着从标题的中心词入手。同学们请看,整个标题的中心词是——“记”。  相似文献   

4.
<正>一、曾氏文章学继承和发展了对语文教育及其改革起到了指导作用的叶氏文章学 曾氏文章学是文章教育学,是一种要把文章学知识运用于语文教育实践的系统理论。其基本精神是:要改变“语文即语言文学”的偏狭观念,树立“语文即一语(语言)双文(文章、文学)”的正确思想,把文章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以文章学作指导进行语文教改从而实现语文教育的科学化。虽然曾祥芹文章理论的内容和意义并不限于语文教育方面,但由于他是从使语文教育科学化的目的出发进行学术活动的,为此他在发表了《呼吁开展文章学的研究——语文教学科学化刍议》(简称《呼吁》)之后,进入了文章学和语文教育学两大研究领域,并且这些研究一直  相似文献   

5.
“语史教学科学化”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求知”层面的语文教学特质的规律探求;二是“求实”层面的语文教学最优化的实践追寻。语文教学从属于“科学世界”语文教育,而非“生活世界”语文教育;语文教育是“交往教育”的主体和核心——宏观架构起了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6.
王为民 《内蒙古教育》2003,(1):18-18,31
2002年11月10日,来自全区百余名教研员、骨干教师,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了一个题为“丁培忠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会。《小学语文教学》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编辑专程参加了此次会议。为一位教研员、特级教师召开专题研讨会,在我区尚属首次。贫穷可以使我们的办学条件简陋,但不应使我们的思想匮乏。丁培忠先生是我区土生土长的学者型教研员,他在40多年的语文教育工作中,致力于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力求探索出一条符合语文教育规律、省时高效的语文教育之路。他的目的达到了。如今,他已成为区内外享有较高声望的语文教育专家。概括起来,我以为丁先生对我区的语文教育有三大贡献。一是,丁先生大量介绍、传播了国内外母语教学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使我们身处边鄙之地而不感到信息的闭塞;二是丁先生对先进的语文教育思想、理念不是生吞活剥,而是结合当地实际做了大量的消化、诠释、发挥、本土化工作;三是在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中,探出一条操作性极强的实践之路———“小学语文整体改革”。丁先生对内蒙古地区的语文教学,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功不可没。在此,我们编发的四篇文章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丁氏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若干方面,以飨读者。丁培忠: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  相似文献   

7.
2002年11月10日,来自全区百余名教研员、骨干教师,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了一个题为“丁培忠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会。《小学语文教学》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编辑专程参加了此次会议。为一位教研员、特级教师召开专题研讨会,在我区尚属首次。贫穷可以使我们的办学条件简陋,但不应使我们的思想匮乏。丁培忠先生是我区土生土长的学者型教研员,他在40多年的语文教育工作中,致力于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力求探索出一条符合语文教育规律、省时高效的语文教育之路。他的目的达到了。如今,他已成为区内外享有较高声望的语文教育专家。概括起来,我以为丁先生对我区的语文教育有三大贡献。一是,丁先生大量介绍、传播了国内外母语教学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使我们身处边鄙之地而不感到信息的闭塞;二是丁先生对先进的语文教育思想、理念不是生吞活剥,而是结合当地实际做了大量的消化、诠释、发挥、本土化工作;三是在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中,探出一条操作性极强的实践之路———“小学语文整体改革”。丁先生对内蒙古地区的语文教学,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功不可没。在此,我们编发的四篇文章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丁氏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若干方面,以飨读者。丁培忠: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  相似文献   

8.
董稚 《内蒙古教育》2003,(1):16-17,39
2002年11月10日,来自全区百余名教研员、骨干教师,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了一个题为“丁培忠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会。《小学语文教学》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编辑专程参加了此次会议。为一位教研员、特级教师召开专题研讨会,在我区尚属首次。贫穷可以使我们的办学条件简陋,但不应使我们的思想匮乏。丁培忠先生是我区土生土长的学者型教研员,他在40多年的语文教育工作中,致力于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力求探索出一条符合语文教育规律、省时高效的语文教育之路。他的目的达到了。如今,他已成为区内外享有较高声望的语文教育专家。概括起来,我以为丁先生对我区的语文教育有三大贡献。一是,丁先生大量介绍、传播了国内外母语教学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使我们身处边鄙之地而不感到信息的闭塞;二是丁先生对先进的语文教育思想、理念不是生吞活剥,而是结合当地实际做了大量的消化、诠释、发挥、本土化工作;三是在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中,探出一条操作性极强的实践之路———“小学语文整体改革”。丁先生对内蒙古地区的语文教学,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功不可没。在此,我们编发的四篇文章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丁氏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若干方面,以飨读者。丁培忠: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  相似文献   

9.
2002年11月10日,来自全区百余名教研员、骨干教师,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了一个题为“丁培忠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会。《小学语文教学》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编辑专程参加了此次会议。为一位教研员、特级教师召开专题研讨会,在我区尚属首次。贫穷可以使我们的办学条件简陋,但不应使我们的思想匮乏。丁培忠先生是我区土生土长的学者型教研员,他在40多年的语文教育工作中,致力于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力求探索出一条符合语文教育规律、省时高效的语文教育之路。他的目的达到了。如今,他已成为区内外享有较高声望的语文教育专家。概括起来,我以为丁先生对我区的语文教育有三大贡献。一是,丁先生大量介绍、传播了国内外母语教学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使我们身处边鄙之地而不感到信息的闭塞;二是丁先生对先进的语文教育思想、理念不是生吞活剥,而是结合当地实际做了大量的消化、诠释、发挥、本土化工作;三是在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中,探出一条操作性极强的实践之路———“小学语文整体改革”。丁先生对内蒙古地区的语文教学,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功不可没。在此,我们编发的四篇文章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丁氏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若干方面,以飨读者。丁培忠: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  相似文献   

10.
李志勇 《教师》2013,(34):60-60
郭沫若说过:“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文学家把自己的感情表现出来,而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或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渎者的心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所以“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充分发挥情感的判断作用、桥梁作用、移情作用,让情感教育与语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会使我们的语文教育更趋于完善。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收到好的情感教育效果呢?  相似文献   

11.
如果今天有人问:“你活着是为了什么?”程翔先生会明确回答:“其中一个目标——为了心中的语文!”那么,他心中的语文是什么样的呢? 教了22年的语文,他深刻体会到语文是学生成长中必不可少的营养;语文教师的使命就是从语文的角度为学生奠定一个文化的底子。基于此,学生的语文学习一  相似文献   

12.
黄耀红 《湖南教育》2003,(16):26-29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中国现代语文教育伴随着中国政治、思想、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曲曲折折地走到了今天。半个多世纪来,语文教育改革的宏音从未有过片刻的消歇,这种因不满而思变的历史印痕留在语文教育的煌煌史论中,更留在一些“过来人”关于语文课堂的回忆里。我们且以十年为期,在对建国后各年代语文教育思想理念扫描的基础上,再切入语文名师、编辑记者当年学习语文的点滴回忆,试图整合宏观与微观、理性与感性、议论与叙事,以期为我们认识当下的语文新课程改革提供一种历史视角,增添一份时代使命感与历史厚重感。普遍的理性…  相似文献   

13.
一、切入——匠心独具一篇课文,从哪里入手进行教学,即选择教学的突破口,大家管它叫“切入”。对于被称作“艺术”的语文教学来说,这“切入”是很有讲究的。有人形容:一篇课文就像一块好看的花布,高明的裁缝总是能够就着图案缝制成一件漂亮的衣裳,而他裁下的第一刀(所谓切入),对能不能缝制成一件漂亮的衣裳至关重要。成功的语文教学总是与这切入有着重要关系。宁鸿彬老师是很重视教学的这个“切入”的。在他的教学中,创造了多种“切入”的方法,而且行之有效。简单概括一F,大致有这样几种:1.从题目N手(l)另拟题目法。教师…  相似文献   

14.
在学校教育中,主要有两种教学方式:一是近距离教学,其特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这是一种“人——人”教学模式,即一位教师面对几十位学生进行教学;二是远距离教学,其特征是以媒体教学为主,这是一种“物——人”教学模式,即以教学媒体对成千上万的学生组织教学.很显然,没有教学媒体,也就没有远距离教育.所以,教学媒体是远距离教育的重要要素.  相似文献   

15.
对语文教育“味”的探索,当代学者陈本源先生有《谁解其中味——谈古代语文教育中关于“味”的理论》,他把“味”和语文联系起来,认为:在语文教育的领域里,有两个密切相关的基本含义.一是指语文材料的丰富意蕴和审美特征,亦即语文材料中蕴含的理性意义和美感力量.……二是指在读写活动中,对语文材料的一种认知方式和审美体验.真正把语文和“味”组成词并变成一个概念的,当首推程少堂老师.  相似文献   

16.
一年多以前,《江苏教育》两位年轻的记者用生动、洗炼的文字浓墨重彩地谱写了一曲青年教师成长的赞歌——《南湖一小的语文教学“M4”》,讲的是潘文彬、祝瑞松、邢跃武、刘荃这四位优秀教师,也即“四条汉子”的故事。当时留下的印象很深,私下期盼有机会见识一下“四条汉子”。不久前,居然在南湖一小遇到四位,不过此刻其中三位已离校而去:祝瑞松当了另  相似文献   

17.
广敏 《语文新圃》2010,(5):32-33
王立根老师是一位可敬、可亲又很可爱的语文老师。这点,从他的新作《我说语文——语文教学退思录》中,可以很容易地找到理由。书的开篇,他在一次获奖感言时说起一位学生的留言.“当我们未与您谋面时,我们觉得您很神秘;当我们有幸聆听您的谆谆教诲时,我们觉得您很亲切。您让我们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在我们脑海里留下了不可抹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8.
韩军说,我们在语文教育的路上失落了太多的“根本”,于是他“呼唤中国语文教育返本归根”。在《中国教育报》组织的“在语文教育的路上我们失落了什么”的讨论中,有人认为,“我们失落了眼泪”;有人认为,我们失落了“语文基础知识”、“讲授式教学法”、“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等等。其实,细想来,最根本的是,在语文教育的路上,我们迷失了自己。一自清末“废科举,兴学校”以来,中国的教育一直在探索中艰难前进。就语文教育而言,教学内容从文言文转变为白话文;教学方法从注重评点串讲变为讲求师生互动;教育目的从以“传道”为主到以学习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19.
初春的一天,记者来到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冯伟国副院长“对话高职”。选择这所学校是因为近几年来该校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和超常规举措,从而在举步维艰的高职领域里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选择这个人物是因为冯伟国有着不同寻常的个人经历——当过大学校长助理,插队落户时从小学教到中学,担任过上海市教委办公室主任,中国教育的各个类型他几乎都涉及了,他甚至把现在从事的高职教育当做自己的博士论文来做。与冯伟国对话时,他曾指出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高职教育界缺少发言权,在上海的大小会议上很少有高职代表。可几天后,记者却发现这位自信的院长也有“失误”的时候——今年的上海“两会”,来自高职教育界的新委员、新代表已猛增至10位之多。于是,走进“对话”现场的又多了几位嘉宾,我们希望能集聚众人的智慧为高职发展号脉。  相似文献   

20.
继2001年本刊发表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的《新语文读本编写手记》(当时署名“群言”)一文后,本期我们又发表他的《关于中小学写作教育的断想》一文。两篇文章,都是钱教授参与中国新语文教育建设的实践,一边躬行、一边思考的文字记录,是一位现代知识分子深切关注中国语文教育、关注基础教育、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的情感结晶,是一位严谨的学者对语文教育理论理性思考的学术文本。写作教育,在语文教育中,地位非常,它是一杆标尺,最能衡量和检验语文教育的成效。写作教育,在我国,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关于写作教育的阐述,杂多纷繁,异彩纷呈。即使今天,写作与写作教育,仍然是一个几乎人人关注的持续的热点。但是,不得不承认,我们,还很少把写作教育(尤其基础教育中对少年儿童的写作教育),放在人类社会的“现代”意义上,去认识,去观照,去把握;还极少把写作教育放在“立人”的高度,去理解,去考察,去实施。时常,我们把写作当成了一种技法,当成了一种调遣语言文字的纯粹技能,一种才华炫示;有时,又当成了一种言不由衷、言不及义的“伪圣化”表白。写作教育,快要异化成了一种纯粹的技术操练,它已与精神无涉。本文正是从“现代”意义,从“立人”高度,对古老而悠久的写作教育,进行重新省察。这,正是它的意义所在,价值所在。作者提出的几个核心概念,“对话:一种生命运动”,“发现:生命的开发与提升”,“写作状态与师生的生命互动”,“儿童情趣写作”,“少年率性写作”,“公民自由写作”,都紧紧扣住“现代”“立人”这四个灼灼大字。这,在中国语文教育史上,理应占有一席之地!当今中小学写作教育理念与实践,异常活跃,确亦不乏精彩,作者非专门从事中小学教育研究,对此的体察,还难说全面,但这是难免的。愿本文能像《新语文读本编写手记》那样,引起语文教育内外的人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