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预测》1984,(Z2)
1、日本国家发展战略转向“自主技术”日本政府认为,为了在八十年代以后求得继续发展,克服许多经济部门在重大技术革新方面的停滞趋势,解决生产能力大量过剩的现实危机,生产更加价廉物美的产品,从而在国际市场上继续保持强劲的竞争能力,正在及时调整国家的发展战略,把以往那种以引进和改革外国现成科技成果为主的“吸收型”做法,转到以独创开发“自主技术”为主的“播种型”轨道上来。同时,日本政界、经济界一部分人也主张,为了从  相似文献   

2.
《韩国科技发展长远规划2025年构想》剖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国是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代表,后发国家快速发展的典范。目前,韩国正在进行“全面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韩国科技发展战略正由“引进—消化—吸收”向“自主创新”转变,“科学技术导向”开始成为韩国科技政策纲领和经济发展的立足点。在一定意义上,韩国经济、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长  相似文献   

3.
日本在系列科技战略与政策引导下,从引进消化吸收到走独立研发、自主创新的道路,结束其对国外先进科技“追赶型”时代,迈入成为科技实力“领先型”时代。系统分析日本历次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及其典型科技创新政策法规,在对日本科技创新主要成效分析基础上,提出日本科技创新战略及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王承云  杜德斌  李岩 《科学学研究》2006,24(Z1):125-131
在战后的60年里,日本走过了从“贸易立国”到“技术立国”到“科技创新立国”的独特发展道路。从战后初期的“吸收型”、“模仿型”技术发展路径,逐步实现了“追赶型”,最终建设成为“领先型”的创新型国家,成为当今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在每一个关键的转型时期,日本政府都分别制定了有步骤、分阶段的政策与对策,并选择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随着美国加速拉拢盟友与伙伴国家对华科技围堵,日本等重要的第三国在中美科技博弈中的作用凸显。研判日本智库对中美科技竞争及日本立场的基本观点,是分析日本相关舆论走向、战略认知与政策取向的重要依据。[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方法以日本9家主流智库的23份代表性成果为研究样本,系统性剖析日本智库关于中美科技博弈的动因、走向、影响及日本立场的认知。[研究结论]研究发现,日本主要智库对中美科技博弈的动因及影响达成了较高共识,对其走向的研判存在一定分歧,对日本立场的认知愈加清晰,逐渐形成了以“自立型”立场为主,以“协调型”“借力型”立场为辅的观点。鉴于此,中国应强化对日本涉华科技舆情的跟踪研究,推进中日智库间沟通与交流,重视科技对外宣传。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以来,日本立足于既有的国际科技合作基础,通过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实践创新、构建国际多边科技合作网络、推进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等政策工具,逐步建立起以实现国家利益为导向的科技外交战略体系。在政策实践过程中,日本政府注重发挥科技外交“以科技促进外交”和“以外交促进科技”的功能,由此开启了科技与外交融合发展的制度化道路。本文聚焦日本科技外交战略发展的主要历程,具体分析日本科技外交战略发展的现实动因、历史演化以及路径选择。借鉴日本科技外交发展的实践经验,未来中国可以通过统筹优化科技外交的顶层设计、建构多元行为体合作实践网络、积极参与国际问题的全球治理、搭建国际科技领袖的合作网络等方式,全方位发挥科技外交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讨论了几个国家科技发展的模式类型,做出了关于日本“应用型”、英国“基础型”和美国“混合型”的论断、分析和评价。在借鉴这些国家发展科技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尝试探讨了我国现行的科技发展模式,并做出了分析和评价。文章还进一步探讨了我国科技发展中有关(1)借鉴日本“收割型”经验、(2)发挥应用研究主战场作用、(3)基础研究投资比、(4)科研经费来源多样化、(5)稳定基础研究队伍、(6)科研经费总投入等具体问题,并提出了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8.
进入20世纪70年代,伴随日本综合国力的提升,其在金融、贸易、科技等领域遭到美国施压。为应对国内外危机,20世纪80年代伊始日本提出“技术立国”战略。该战略以实现“技术引进”向“自主技术创新”转变为核心理念,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充分发挥“官产学”不同主体优势,实质内涵是重塑日本国家创新系统,为日本未来的科技竞争优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出发,系统分析日本“技术立国”战略及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相关配套措施,讨论该战略下国家创新系统各主体的角色定位及职能,总结日本实现自主技术创新的相关经验以及对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从“九五”后期起,我国加强了科技发展战略的研究。针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特别是加入WTO后所面临的科技、经济形势,国家科技部提出“十五”期间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根据新的科技方针,制定了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战略部署,对“十五”科技计划作了重点安排,并在科技计划管理上实施了新举措和新办法。  相似文献   

10.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为新征程上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推进保证,指明了前进方向。 “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战略的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中走在前列。文章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例,试图探讨在中国科学院“全院办校、所系结合”办学方针的指导下,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经济再生,日本政府努力落实2013年6月推出的《日本复兴战略》。该战略提出了“日本产业复兴计划”、“战略市场创造计划”以及“国际拓展战略”,强调了制度改革和科学技术创新在日本经济再生中的关键作用,重申了要强化日本综合科学技术会议作为科技创新总司令部的职能,推出了推动跨部门的战略性创新项目、设立国立卫生研究院等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对世界各国的人口健康、经济、社会、安全等方面,以及全球化进程都产生了灾难性的影响,同时也对全球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重大创新需求。应对世纪疫情的挑战,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科技强国及欧盟都不断尝试利用科技创新转“危”为“机”,积极在前沿技术、数字经济、生物技术与生物安全、气候环境等领域进行战略布局,加快促进经济复苏。文章在介绍这些国家和地区科技战略新动向的基础上,归纳出全球在关注前沿技术、推进数字经济、重视生物安全与生命健康、强调保护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共性战略谋划,并总结出数字化、智能化、人本化、生态化和国家化五大发展特点。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前瞻性布局科技发展战略提出建议:摆脱疫情影响,实现科技自主自立自强;制定国家数字经济战略,推动经济社会数字转型;关注生命健康,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生态环境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引言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强调“保障与改善民生”,“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加科技创新能力”。要落实胡锦涛主席指示“要营造成鼓励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大力倡导和弘扬崇尚创新,鼓励创新精神,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相似文献   

14.
科技创新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中起到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实现“双碳”目标要在能源生产、能源消费、固碳3个方面持续发力,构建以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清洁能源规模利用与多能互补、工业流程低碳再造、建筑交通智能化多能融合为主线,以甲醇、氢能和储能为平台的多能融合能源生产和利用新模式,支撑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2022年中国科学院启动了“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行动计划”,通过实施科技战略研究、基础前沿交叉创新、关键技术突破、新技术综合示范、人才队伍建设、国际合作支撑、创新体系能力提升、“双碳”科普等八大行动,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5.
当今,科技的发展越来越成为一个地区乃至国家实力与竞争力的体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发展,再沿用东部当时靠主生产一些低水平产品来积累资金的发展模式行不通了,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的发展模式,朱总理特别指出: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这是实施西部大七发的重要条件,科技部副部长邓楠同志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指出:“西部]开发一靠政策,二靠科技”,西部高校尤其是科研工作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抓住机制,配合大局,发展自己,同样有一个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6.
当今,科技的发展越来越成为一个地区乃至国家实力与竞争力的体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发展,再沿用东部当时靠生产一些低水平产品来积累资金的发展模式行不通了,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的发展模式。朱总理重要讲话特别指出: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这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条件;科技部副部长邓楠同志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指出:“西部开发一靠政策,二靠科技”。西部高校科研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抓住机遇,配合大局,发展自己,同样有一个战略问题。进一步学习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 明确高校自身战略发展思路实施西部大开发是…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是我国科技发展历程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一年。10年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从而拉开了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序幕。2006年,我国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目标,我国科技发展战略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由“科教兴国”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演进历程和特征,总结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实施基本演进路径与模式,对新时期进一步推进科技发展战略实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科技强国是现代化强国的核心要义,科技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从战略体系视角,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全局中系统推进新时代科技强国建设,具体包含:(1)界定科技强国战略内涵,建立“战略环境-战略目标-战略能力-战略行动”战略体系分析框架;(2)分析科技强国建设战略环境,准确研判长远发展大势,牢牢把握科技战略机遇;(3)丰富科技强国建设战略目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前列,建成世界科技强国;(4)提升科技强国建设战略能力,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国家战略人才力量;(5)深入推进科技强国建设战略行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19.
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布局建设,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创新主引擎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际,对比分析主要地区和城市群科技创新发展基础,提出新时期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优先选择。在此基础上,多维对比分析建设西安兰州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与优势,提出以“点线面”结合方式,以“秦创园”和“陇创带”建设“串珠型”科技走廊和10个方面的创新联合体,积极主动融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探索建立协同联动、高效高能、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国家发展战略的迫切需求下,创建和发展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新定位的“创新型研究型大学”已成为当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现“卡脖子”科研与技术攻关、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新突破点。上海科技大学于 2013 年成立,作为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10 年间围绕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推动学科交叉和科教融合方面做了一系列探索和创新。文章结合上海科技大学 10 年来的实践经验,探讨创新型研究型大学如何促进科学知识创新、培养高水平人才、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并助力我国高等教育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